<h3>
依据学校研训处本学期对教师阅读的总体安排,3月20日,全体语文教师在图书室开启了-------共读一本书活动。本次要共读的书目是钟启泉的《核心素养十讲》。张丽雅主任就本次共读一本书的实施和计划给老师们做了详细的解读。并分年级布置了任务。会后,张主任和老师们共同研读了书的引言和第一章。
张主任讲到:“核心素养” 旨在勾勒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形象,规约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和方法。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同职业上的实力与人生的成功直接涵盖了社会技能和动机、人格特征在内的统整的能力。“核心素养”的核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在于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这意味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各门学科的内容进行思考、判断,并且需要通过记录、概括、说明、论述、讨论之类的语言性活动来进行评价。</h3><h3> “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校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的信号,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课程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因此,意味着学校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重心实践需要从“教” 转向“学”,实现以儿童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br></h3> <h3> 3月27日和4月3日,在老师们自学基础之上,分别由各年级组派代表进行了研读交流活动。老师们学习气氛浓厚,讨论热烈,交流有深度。
通过研读学习,老师们不仅从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洗礼,更把这种思想意识运用于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并达成了以下共识:
应试教育的课堂一味追求知识传递的所谓“有效”“高效”,其实恰恰是“无效”“低效”的。在“问”与“答”之间倘是短路式地求得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场景,那不是教学。唯有在问与答之间存在曲折的思考过程,儿童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变革的可能性。教学唯有把学习对象同儿童既有的知识关联起来,让他们发现自己理解的不足之处,并且通过否定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停滞的、固化的认知,才能让他们的知识、技能上升到新的高度。教学的过程不是单纯识记的过程,而是借助集体思维,在多样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形成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的过程。教师联系儿童的回答、反复追问使其意识到自身回答的角度、视点和根据,从而让儿童发现新的关系与关联,并产生新的课题。唯有展开这样的问与答,才称得上有效的教学,才是真正能动教育。
佐藤学说,“学习共同体”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培育每一个儿童成为“学习的主权者”。不过,要实现这个目的绝非易事,症结在于学生苦于“异化的教学”。教学的异化衍生了三个局面:学习对象(内容)的丧失,学习伙伴的丧失,以及学习意义的丧失。所谓“学习”的实践无非就是克服这三种异化的实践。学校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一实现传统文化知识的学术世界与现代社会课题的链接,同学习伙伴的链接,同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自我学习路径的链接。让每一个儿童在回顾各自的学习之中,形成前瞻性的作为学习之经历的课程,保障作为学习者的“我”的自我建构。真正的学习实践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参与”,一种“文化实践的参与”。
“教育即对话”。 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知识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各自的学习者拥 有自身的思考,运用作为工具的“语言”,在“对话”的同时展开协同活动, 据此同他者进行交互作用,在这种过程中知识的建构成为可能,从而建构知识。有倾听才会有对话,倾听是对话的根本。所谓对话教学,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话进行思考,使得学习者自身能够解决因惑。这种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征如下:教师与学习者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对话。多创造学习者自身总结思维活动成果的机会,探寻怎样做才能避免错误。如何来说明自己的思考。就是说,与其说出正确答案,不如注重调动儿童思考及其思考过程,进而超越学习者自身的困惑,使其掌握所必需的“思考的技能与知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