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秦时《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辈就是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种植希望的。科技进步固然是好事,可深埋于我们内心的农耕血脉也同样需要被唤醒,被发扬。在这万物萌发的季节,环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来到金华市农耕文化园进行了研学活动。</h3> <h3>出发前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每到乡下做饭时,在土灶旁,听着劈柴声、炒菜声,是最幸福的时刻。坐在土灶前添柴烧火,除了能光明正大的玩火,还可以伺机偷上几嘴。</h3> <h3>民以食为天,自然的馈赠总在勤劳付出之后显得特别美好。我们得到原生态食材后应该怎么做且做得好吃呢?当我们亲手体验美食的制作过程,才会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最直观的感受。</h3> <h3>锅台四壁被烟熏得黑漆漆,旁边堆满了柴火!锅台前闪烁着的火苗,舔着锅底,火燃得旺的时候,在锅台口窜动着,扑向早已被熏得幽黑的我的脸。大铁锅里做的可口饭菜,才是最温暖的味道。</h3> <h3>成长不应该仅仅只局限于课堂,譬如饮食,得有丰富可口的菜肴作为调剂。在农耕文化园,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我们开启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h3> <h3>越土越鲜香,最传统的手艺做出来的就叫人间美味。幸福感是从土灶里散发香味的时候就开始蔓延~ 脆皮感!</h3> <h3>丰盛的午餐自己动手,有成功也有欠缺。速度还挺快,能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定是热腾腾,香喷喷,满载幸福与快乐的一餐!</h3> <h3>春光明媚,饭后让我们一起来滑草,坐坐小火车吧!同学们的欢笑,胜过这四月的暖阳,单纯的快乐令人难忘。</h3> <h3>这次的农耕研学活动,我们洗菜切菜炒菜,井井有条不慌不忙;我们心怀感恩,体会农耕快乐;我们充满欣喜,尽情尝试做一次大人。我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农耕文化里承载的优良品德,教会我们拥有自力更生、吃苦耐劳、感恩父母等美好品质。我们的成长,由此将更加丰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