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石梯子---喜峰口这段长城我已经去过好多次了,分别从四条不同的路线走到喜峰口。早就想把它写出来,但是几次提笔又几次放下,总是不知道如何去写。皆因为这段长城太凝重、太悠久,怕我的文字描写不出来,因而亵渎了它!</h3><h3> 说它凝重,是因为在这里爆发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将士用大刀给了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迎头痛击、使其死伤惨重,我二十九军将士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喜峰口长城抗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激发了全国抗日热潮。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就是根据喜峰口长城抗战谱写的。</h3><h3> 说它悠久,因为历史上这里就是著名的关隘。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就有记载,喜峰口,古称“林兰径”。古代喜峰口和潘家口都属卢龙塞道,从东汉曹操北征乌桓、东晋时前燕慕容俊进兵中原,到近代的东北野战军进关打响“平津战役”,都是走的喜峰口。历史上也曾有很多王侯将相、文人墨客赋诗、作文来赞誉它!</h3><h3> 为了把迁西境内长城写完,斗胆提笔,权且当做“流水账”,万望各位读友见谅并指正!</h3><h3> 石梯子峪寨,位于迁西县滦阳镇境内。《四镇三关志》载,此寨建于明洪武年间,“关外通大川,关口狭窄,通步”,归喜峰口守将管辖。《蓟州志》载:“东十里至椴木峪寨,西五里至大喜峰口关。水口数丈,两旁通单马”。《卢龙塞略》载,明万历八年(1580)五月并入李家峪关。</h3><h3> 如今,石梯子峪寨已经成为喜峰雄关大刀园一部分。为了纪念 1933年的长城抗战和牺牲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将士,张国华先生出资在这里修建了“喜峰雄关大刀园”供后人凭吊,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h3> 这是位于景区内的、由民革中央中央主席何鲁丽所题的《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碑》。</h3><h3><br></h3><h3><br></h3> <h3> 这是景区内的长城抗战浮雕,表现的是二十九军将士挥舞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h3> <h3> 这就是石梯子峪寨,这里建有唯一的一座敌楼,坐落在狭长幽静的山谷中。早先,看到此处敌楼,一直疑惑它两侧高山石崖之上有没有长城?它们是否是相连?直到多年后走完这段长城才明白,它的东侧就是李家峪长城的延伸线。从这个敌楼往西攀登石崖后就是老婆山上的长城,它们是一体的。长城从老婆山向北经二道边到喜峰山,然后在喜峰山向西奔喜峰口而去。</h3><h3> 《域内长城》一书记载:石梯子峪寨关口外2公里的西沟山洼处有一道长城分支......的描述不正确,实际为长城从李家峪--石梯子--老婆山--喜峰山--喜峰口这段路线形成了一个“Z”字形,李家峪到这个敌楼是Z字下面的一横,老婆山--喜峰山是中间那一竖,喜峰山到喜峰口是上面的那一横。</h3> <h3> 这是一座五眼敌楼,呈东西走势。因受地势左右,楼体狭长,横跨在峡谷之中。此楼中间部分以南均已坍塌,只剩北边这道墙体,但仍显示出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h3> <h3> 从此楼往西,攀登山崖可至老婆山顶,大概“石梯子”的称谓就来源于此吧!</h3> <h3> 过了敌楼顺峡谷往前走,来到一个三岔路口,路边的树上挂有“去二道边长城”的指示牌。在此去长城需走左边,走右边可以出关走到潘家口水库。</h3> <h3> 这里就是“二道边长城”,北面山顶就是喜峰山主峰,南面是老婆山。两条山脉中间是山谷。山谷中间的二道边就像一条高架桥把两条山脉连接起来。1933年的长城抗战,这里是敌我双方厮杀的主战场,双方都死伤惨重。</h3> <h3>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喜峰山、松亭山等长城制高点都被日军占领,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为了夺回制高点,我方多次血拼,均无成效。3月11日夜,我方将士手握大刀从东西两路绕道关外,对日军炮兵阵地、营地进行夜袭。本次夜袭,砍死砍伤鬼子3000人以上,我军生还者也个个遍身血污,大刀残缺如锯。</h3><h3> 据记载,喜峰口抗战,震动全国。各方民众以至欣至佩之精神,组织各界慰劳团体。即日出发前方,携带大批慰劳物品......前来阵地慰劳我军。</h3> <h3> 这是根据上面的图标注的喜峰口抗战时敌我阵地,当时日军不仅占领了喜峰山有利地形,而且在关外还有飞机、大炮支援,对我军极为不利。</h3> <h3> 这是从松亭山往东看今天的喜峰口,水面部分就是喜峰口古城所在。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喜峰山、老婆山呈对峙态势。</h3> <h3> 这是喜峰口关的水下长城</h3> <h3> 这是从喜峰山往西看,长城抗战时,松亭山、黄崖山也被日军占领,我军阵地在桃山。</h3> <h3> 二道边西侧山脊也有一道长城,也和二道边一样,连接南北两山。</h3> <h3> 二道边现仅存南北两座敌楼,中间的仅剩残址,两座敌楼建筑形式一样,均为单筒敌楼。</h3> <h3> 这是喜峰山主峰,当年这里应该是一座敌楼或者烽火台,现在只剩一堆碎石、砖瓦。</h3> <h3> 从喜峰山往南看去,老婆山非常形象。</h3> <h3> 从喜峰山往西,沿着山脊行走,不远可见山脊凹处有一座敌楼。</h3> <h3> 这就是当地人所称的“岳家楼”</h3> <h3> 敌楼保存基本完整,内部损坏不严重,这是上楼的阶梯。</h3> <h3> 敌楼内部券顶构筑比较精美,保存也很完整。</h3> <h3> 这是敌楼内部结构现状</h3> <h3> 敌楼西门有些损坏,两根门柱已经脱落。</h3> <h3> 岳家楼西侧就是一个石崖,需从这里攀登上去。</h3> <h3> 回头看看,岳家楼所在的山凹,当年可能也是能通关内外的人行小路。</h3> <h3> 继续前行,山脊上的路不是太难走。</h3> <h3> 这是山脊上的一座石头砌筑的烽火台,大部已经坍落。丛生的灌木几乎将它掩没,显得格外苍凉。它曾亲历了从古代到近代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也看到了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只是,它所知道的一切无人诉说。</h3> <h3> 这是二道边西面的那道横亘在南北两山的城墙,损毁严重。</h3> <h3> 前面又是一座烽火台,跟之前看到的那座一样,仅剩基座。</h3> <h3> 已经隐约看到喜峰口了</h3> <h3> 在山脊之上,修筑一段不长的石墙,大概因为来的人少,故而保存的较为完整。这里,我们小心通过,恐怕对它造成破坏。</h3> <h3> 回头看看,不知不觉我们又翻过了一个山头,二道边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h3> <h3> 这又是一座石头砌筑的烽火台,大部保存完整。</h3> <h3> 继续前行,从前面的山下去就该到喜峰口了吧?</h3> <h3> 看见喜峰口了,但是前面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h3> <h3> 前面又是一处山凹,山凹西面的山顶又是一座烽火台。</h3> <h3> 前队已经在山凹处休整等待我们,由于这里有下山的路标,有人提议要从这里下撤,为此我们还发生过争执。考虑到队员们的体力都没问题,我坚决不同意下撤。因为,我们还没走到喜峰口,既然是行走长城,就必须把它走完整。</h3> <h3> 思想是行动指南,统一思想后,全体队员同意继续前走。于是,休息后我们又开始出发。</h3> <h3> 爬上山崖后,来到了烽火台,这个也是石头砌筑,保存较为完整。</h3> <h3> 这是烽火台西南侧,虽然烽火台上长满荒草,但能看出最上面用砖铺筑的地面。</h3> <h3> 这是烽火台北面,坍塌严重,估计是当年长城抗战时候被炮火击中过。</h3> <h3> 从烽火台下来, 这段山脊起伏不大,自东向西一直是下山的路,较为好走。</h3> <h3> 已经隐约看到喜峰口水下长城了,那里才是我们下撤的终点。</h3> <h3> 远远看去,前面还有一座烽火台。</h3> <h3> 这是一堵石墙,与我们脚下的墙台连接。</h3> <h3> 下了墙台,从这里看上去,墙台又像烽火台。墙台、石墙均为石头砌筑,中间用石灰粘接。</h3> <h3> 这段山势有些陡,石墙沿着山崖砌筑,石墙上部已经损毁,我们只能从侧面绕行下来。</h3> <h3> 下来后看到一段石墙,大出我的意料。这段石墙从墙基到墙体到垛口,均为石头砌筑,石灰粘接,下面的石雷口、上面的箭口以及墙体保存都很完整。这是迁西唯一的一段保存完好、建筑精美的石筑长城。这段长城在《域内长城》等记录迁西境内长城的书籍中没有过记载。</h3> <h3> 就是这段长城,因为人迹罕至,所以几乎没有记载。也奇怪,喜峰口自古就是重要的关隘,为什么这段长城没有用砖来砌筑呢?</h3> <h3> 过了石墙,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这里都是山险,山脊两侧的坡度都超过80度,有百米之高,几乎垂直,看起来就令人心惊胆颤。内侧山崖下面是水库,外侧深不见底。这天是18年冬天最冷的一天,也是风最大的一天。行走在这里,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考验。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艰难的走完了这段山险。,</h3> <h3> 喜峰口水下长城就在下面,但是,行走却越来越难,有些地方每个人都得小心翼翼的趴在石头上面慢慢挪行。</h3> <h3> 山脊怪石嶙峋、犬牙交错,山下就是深渊。这里,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信心和勇气。</h3> <h3> 最后的一段断崖被我们征服,全体队员平安的下来了!</h3> <h3> 喜峰口长城,像一条巨龙,身子在山上盘卧,把脑袋伸进水库中去探水。</h3> <h3> 喜峰口这段长城现如今已经开始修缮,这是修缮后的长城。</h3> <p class="ql-block"> 修缮后的长城非常好走了,队员们带着胜利的微笑踏上了新的长城。</p> <h3> 从这里回头看去,新修长城的宽阔平坦与我们走的山险长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h3><h3> </h3> <p class="ql-block"> 从石梯子寨(大刀园)到喜峰口,有四条路线可走,第一条就是从铁门关出关,经宽城桲罗台到喜峰口;第二条从大刀园走二道边,然后去岳家楼,从岳家楼至喜峰山和老婆山之间的山谷行走到谎城;第三条,从大刀园驾车开到谎城南边停车场,这条路线受水库水位影响较大,水位高时部分路段被水淹没,因而不能通行;第四条路线就是从大刀园乘船直接前往喜峰口。</p><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我们参加大刀园举办的第五届杏花节期间,乘船前往喜峰口,照片中就是喜峰口古塞。右侧山上的是“谎城”,左侧长城是喜峰口西山的城墙。</p> <h3> 谎城是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军徐达所修,又称“徐太傅城”,距今已经600多年,这是谎城的南门。</h3> <h3> 每年的三月,这里万亩杏花竞相绽放,长城、碧水、杏花相互衬映,怎一个“美”字所能描述?</h3> <h3> 当年古塞雄关,如今已经变成碧波万顷、湖光山色、渔舟唱晚的世外桃源。</h3> <h3> 万亩杏花,开在谎城南侧、碧水之畔。</h3><h3> </h3><h3> 以下照片均为喜峰口长城没有修缮前所拍摄,发出来让大家对这段长城的变迁有个更深认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