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月报了一期手机微距摄影课的学习,使我对微距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眼睛一般看到的都是宏观世界的事物,或者微观世界的表象,往往忽略了微观世界的细节,当我拿起微距镜头,展现在眼前的被放大🔍的微观世界是那么的奇妙和精彩,蜜蜂的前额原来是扁平的,蚂蚁的触角那么纤长,原来臭大姐的学名叫蝽,小巧的跳蛛在镜头里是那么的萌态,奇幻的水珠花是那么的晶莹,花蕊除了浓郁的花粉还有稠密的蜜汁,我看到蚂蚁深陷其中的贪婪,更看到蜜蜂采食花粉的曼妙,一切让我享受在这种好奇和玩乐中。</h3> <h3>中华蜜蜂(Apis cerana)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h3><h3>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2003年,北京市在房山区建立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h3><h3>蜜蜂在花间不停的飞来飞去,两只前腿忙碌着,在它们采花粉时刚把镜头凑过去,就飞到另一处花上,不停的追着它们的踪迹,蜜蜂采蜜我逐蜂,好不惬意。</h3> <h3>食蚜蝇:这个外型看起来似苍蝇,学名食蚜蝇,英文俗称syrphid flies或flower flies。形似蜂,腹节上常有黄黑相间的斑纹。R脉与M脉间有一游离的伪脉(spuriousvein)。成虫通常在阳光下取食花蜜和花粉;飞翔时能在空中静止不移又忽然突进。</h3> <h3>蝽:蝽科 Pentatomidae; stinkbug 半翅目的1科。旧称蝽象。此类昆虫有臭腺孔,能分泌臭液,在空气中挥发成臭气,所以又有放屁虫、臭板虫、臭大姐等俗名。中国已知约500种。蝽是危害庄稼的害虫。</h3><h3>记得最清楚的是小时候一见到颜色如土黄色的臭大姐就捂鼻子,因为它们会释放出奇臭的气味。</h3> <h3>蚂蚁: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一般体小(0.5mm-3cm),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它们爬的极快,追随者它们的身影,不停按动着快门。</h3><h3>蚂蚁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二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h3> <h3>金龟子:非常小的昆虫,体型如芝麻大小,在草叶上发现了不少,在阳光照射下发出灿灿的蓝光,但是镜头凑过去就呼一下飞走了,只捕捉到这张清晰些的。</h3> <h3>跳蛛:跳蛛善蹦跳而得名,它体型娇小却长有八只眼,跳蛛是唯一一种视力能与人相匹敌的蜘蛛。你要是面对面看着一只跳蛛,它也会瞪着一双大眼朝你看。不过今天我拿着手机追踪拍它时,它似乎不敢跟我对视,择路逃跑,这只跳蛛体长不过5、6mm。</h3> <h3>下面两种是不知名的昆虫,静静的趴在绿草上,很不容易被发现,镜头贴过去一点反应没有,是我碰到的最淡定的昆虫。</h3> <h3>水珠花</h3> <h3>花🌸</h3> <h3>第一次尝试用手机微距镜头拍摄昆虫和花蕊,蹲在花草间寻觅,当发现它们的踪影如获至宝,抖动着双手凑过去,对焦扫射,往往画面锁定的是一堆乱糟糟的花草,虫儿早已不见踪影😂😂,如此反复捕捉追踪,乐在其中。</h3> <h3>图文:晓荷(部分昆虫知识来自百度)</h3><h3>谢谢您的阅览关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