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天经四季,穿着羽绒服登上南下的飞机,落地时换上薄薄的夏季的衫衣,我和我的名师工作坊的团队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邓小平同志画圈的地方——深圳。</h3> <h3> 为了更好完成此次培训,教研中心的丁主任在做培训要求。</h3> <h3> 10号上午,龙岗区教师进修校的梁宏鑫老师做的最佳实践萃取在教研中的应用,他用具体的事例深入浅出的道出如何将理论变成有效的教学行为,怎样由一个名词到行为的过程,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你没有获得二十五年的经验,而是你是一个经验用了二十五年,我们之所以没有进步和提高,是总固守在自认为“好”的经验里。</h3> <h3> 10号下午我们来到龙岗初级中学,听了一节语文课,在老师和学生有磁性的声音里,随着主人公杜小康的喜怒哀乐,我们的心也在跌宕起伏,这就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他们用声音和文字一起分享着中华文字之美,作为老师的我们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是最低要求。</h3> <h3> 11号上午,我们来到了华南师大附属龙岗大运学校,听了一节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课,此课是说明文观察蜗牛,孩子们在肖老师鼓励和帮助下,由观察的顺序,观察的方法入手,到实际观察,再由关键词拓展到句,最后孩子们自己写作文,肖老师将干巴巴的说明文讲活了,孩子们入情入境的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写作任务,这样的课,焉有不喜欢之理,焉有不会写作之理?</h3> <h3> 11号下午,雷斌老师现场为我们解读和示范了如何随时,随地制作微课,如何嵌入到课堂和备课中,在这之前我感觉微课是神秘高深,不是我能学会的东西,今天是拨云见日,豁然开朗。</h3> <h3> 12号上午,是来自于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校的王娜娜老师做的:基于目标导向的观课,议课。王老师用她深入学校视导的事例及在国内外的见闻来解读如何观课,议课;使人觉得改变一个老师要从根开始~教学理念,理念是一棵树的根;其次要想使老师提高教学效率~目标要明确,目标是树干;围绕目标去做有用的活动才能使目标得以实施,活动是树干和枝叶;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就像果实有了发达的根系,有了足够的水分,营养后树干才粗壮,枝叶才会茂盛,才会有你想要的果实。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让老师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授之以渔。</h3> <h3> 12日下午,深圳市平岗中学刘静波老师用分析概念的方法讲解~整合下的教学设计,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同时将知识,技能,能力及素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做,是真正的学科融合,但我们仅处于讲知识阶段,并且没有讲好的阶段,所以我们课堂效率很低,如何改变?</h3> <h3> 13号上午,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的何兰老师从当下教育热词入手,用身边的生活事例来解读了教育的本质~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最理想的教育是让有不通潜能,不同理想的学生得以释放和实现;其次从不同教育大家对好课标准入手谈到自己对好课的看法,一上午的收获是如何更好的去观察课堂~有趣,有效很是关键。</h3> <h3> 13号下午是杨勇老师讲的是教育者惯常思维的反省,他诙谐幽默,从他经历之中我们要知道~最优秀的教师肯定是位人师,我们教研员是如何引导老师成为人师,而不是分数的打印机。</h3> <h3> 14号上午是来自于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研修员~胡轶群老师,关于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变革的讲座,胡老师通过对比,事例及教学案例,视频来展示,信息技术已经进入课堂,已经由不得老师的意愿影响着课堂教学,如果你还在门外徘徊,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呼吁不留电子作业的想法是不是值得商榷,不是不用而是怎样更有效。信息技术是智能时代的产物,我们不应该因为它有缺陷而禁止使用,不因家长的反对而不去使用。否则,我们会越来越落后~发达地区小学生已经开始研究机器人,我们学生还在开机关机状态,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了。</h3> <h3> 14号下午,我们听的基于学习学科的教学设计原理,老师从大脑结构入手分析了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想到多感官让学生大脑更兴奋,因此我们教学需要艺术,去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来参与到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h3> <h3> 这是刘宪华老师在做学科课程顶层设计与学科整合,她以语文为例,道出了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学科整合很有必要。</h3> <h3> 总之,深圳之行,虽是短短的几天,我们却收获满满~不仅有理念,方法,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惯性思维打破,作为教研员的我会带着思考,重新审视我的工作——将小学英语教学及小学英语教师引向何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