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_原创</h3><h3>图片_自拍</h3> <h3>故事〈一〉</h3> <h3>家乡美</h3><h3>细雨润大地:微风花正红。</h3><h3>迎春是黄花:雪白梨花香。</h3><h3>耐冬不示弱:木瓜花桃红。</h3><h3>桃花又一春:家乡美如花。</h3> <h3>故事〈二〉</h3> <h3>老公的大姑</h3><h3> 老公的老家是在黄岛开发区,台子沟社区,清明过后和老公一起去看望87岁的大姑。大姑一生没有离开过台子沟社区,走进大姑的住处,大姑正和邻居的老人在外面聊天晒太阳。大姑看清楚了是我们,喜出望外,本来晒得微红的脸颊,显得格外通红起来。</h3><h3> 大姑看上去身体很好,谈吐敏捷,说话流利,她和邻居说,这是我青岛的侄子和侄儿媳子。是专门来看我的。说话间透露出了自豪。</h3> <h3> 我和老公搀扶着大姑走进客厅,只见大姑的客厅内干净、明亮、透彻,一缕阳光从窗户射进,落在了大姑家的茶几上,光的反射使客厅内暖融融的。这时的大姑有点激动。她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h3> <h3> 大姑在炫耀的说:侄媳子,我娘家有8个侄子,8个侄女,再加上我自己6个孩子,我的子孙们,加起来。现在应该有百十口人了,这是我熬的,熬到这个份上我满足了。</h3> <h3> 是啊,大姑在娘家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哥哥,当年小珠山脚下的台子沟十分贫穷,老公的父辈家里男孩又多。显得更加贫穷。唯一最小的女儿大姑,十分懂事,大姑有一个坚强不服输的性格,13岁就开始当儿童团长。16岁当识字班指导员。21岁结婚以后就在村里当妇女主任。虽然大姑嫁了人,但离娘家不远。娘家的事和大姑村里的事都是由大姑来处理。直到现在大姑在村里。只要提起大姑,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现在村里,还给大姑额外补助60元的干部补贴。</h3> <h3> 大姑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有一年娘家连国,大国,国华,同年过百天,是姑姑一针一线缝制了人生第1双鞋。当地有句谚语叫做《姑的鞋,姨的袜,老娘做条裤》。说是这样的孩子好养活。</h3> <h3> 大姑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一生养育了5个漂亮的女儿。和一个帅气的儿子。提起孩子,大姑的语速更加加快了,儿子一直在村里当书记,只见他高高的个子一副朴实的模样。是大家信任的好书记,女儿们有开饭店的,一开就是20多年。信誉非常好。孙子在电视台工作,个个出息能干。提起儿孙们大姑为之自豪。</h3><h3><br></h3> <h3> 大姑年轻时不但在赵家和自己的小家庭里立下了汗马功劳,说起来是讲不完的。大姑,是现在台子沟社区发展进步,人们走向富裕的见证人。台子沟本来是小珠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附近还有其它小山村,听听都叫些什么名字吧?杨家洼、几家人、马虎窝。别看这些名字有点土,但每个名字都有它的历史故事。现在通称为台子沟社区。</h3> <h3> 现在的台子沟社区家家庭院宽大,有自来水,太阳能,家家有自己的卫生间,有的家庭有多辆汽车?孩子们都上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孩子们都去上特长班。原来的陈年小道现在都是柏油马路。村村通了交通车,办起了超市,生活极为现代,大姑都会用手机,大姑,一条一条的在讲诉着。已经是中午12点了。但大姑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h3> <h3>故事〈三〉</h3> <h3>田园春景</h3> <h3> 在小珠山山下的小村庄里,春天的珠山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巨人,又像一只乌龟,又像一条巨龙,住在这山顶古香古色的小别墅内,像隔世的梦幻仙境,满山遍野的颜色都是绿的,昨天一场春雨后,桃花带露浓,可爱深红爱浅红,点缀在一片绿色之中,美哉美哉!别墅的那别一边,一颗颗耐冬树昂首挺胸,高一点的像父母,矮一点的像儿女,正像家人在吃团圆饭呢!这时在山间的小路上,走来一位,正在品尝田园生活的女士,提着刚从鸡舍里捡来的鸡蛋和鸭蛋,远远望去好一副别致的春景,留在了此刻!!!</h3> <h3>故事〈四〉</h3> <h3>孝顺!孝顺!顺者为孝!!!</h3><h3> 在昨天的一次聚会中,王老板说:“大家都说我很孝顺我母亲,感觉我自己没有孝敬母亲什么?”回家对母亲说:“朋友都说我很孝顺您,您赶快给我一个机会吧,让我孝顺您一下好吗?”作为王老板今年70岁的母亲,退休前是某个国企单位的一名会计,有自己的退休金,儿子是老板,儿媳也有自己的事业,做得红红火火。老人不愁吃穿,身体又好。她对儿子说:“我要种地!”于是,儿子就从三妹的山上要了一块地,这位妈妈如获似宝,每天平地、种菜、浇水,儿子用他的奔驰汽车把买到的肥料运到山上。老人高兴的说:“这比叫我去旅游可爽多了!”有一次老人外出,非要自己坐公交车去飞机场,儿子想别人去飞机场我都要送,何况她是我70岁的母亲,这怎么能叫我放心呢?不解!懂事的儿媳拉住自己的老公说:“随了母亲吧,孝顺、孝顺、顺者为孝!”</h3> <h3>故事〈五〉</h3> <h3>我的姐妹们</h3> <h3> 回到老家也有几天了。家乡的姐妹们。准备放下手中的活。抽时间陪我去青岛的西海岸生态园去玩玩,去看看家乡的变化。一早上,姐妹们各自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坐公交车出发。</h3> <h3> 青岛的西海岸生态园是青岛灵山湾景区的一期部分。园内以花海,园林、山体、水素为生态要点,围绕“慢生活”为主线。</h3> <h3> 4月的园内,油菜花开期正盛,小巧玲珑的金黄色的花,漂亮极了。一阵微风拂过。油菜花扭动着那苗条的身躯。姐妹们兴奋极了,高兴的互相拍照着,在木栈道的小路上。来回走着。欢快的笑着,欣赏着。录制着视频。灿烂耀眼的油菜花,和淡淡的油菜花香。交织成了一幅美丽的,清新的诗画!</h3><h3><br></h3> <h3> 我和姐妹们一边欣赏这美丽的西海岸,一边聊着这些年来家乡的变化和姐妹们每个家庭的变化。每每说起自己的生活,大家脸上都泛起了满足的笑容。</h3> <h3> 大姐今年69岁,小巧玲珑,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只是一直在地里干活,难免有些关节肌肉疼痛,她有微微黑色的皮肤,但看上去很有弹性。拍出来的照片,比65岁的我可年轻多了。大姐遗传了三婶,大度、善良的一面,她操心着每一位弟弟妹妹,并容纳着全家30多口人不同的性格。活像三婶在世。大姐不识字,但她懂得,家和万事兴的老理,我和老公在山上居住的这几天,大姐就一早去赶海,挖海蛎子,回家拨成海蛎子肉,买上豆腐,从台子沟给我们送到山上的住处。我们俩感激万分,大姐我们好心疼你啊,这哪是普通的海蛎子,分明是骨肉相连的心啊。在游玩拍照时,我特意多给大姐多拍一些,抒发一下我和老公对大姐的感激之情!</h3> <h3> 二妹,61岁,微胖,前几年脚不好,经过积极的治疗,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二妹,性格开朗。说话爽快。并有一位好老公,不多言语,是一个干实事的好人。二妹说起老公时,脸上流露着无比幸福笑容。二妹经常和老公一起晨起劳作。给树浇水时。老公开着车。他站在车上拿着水龙头喷洒。我听后真是感觉夫唱妇随是为二妹而写。二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她是我们的群主,这次游玩也是她组织的,前几天她和姐妹们一起去厦门旅游。给我们买了好多礼物,二妹也是一位爱美的女士。她衣服很多,游玩时不断的换衣拍照。把那油菜花比得羞羞答答低下了头。并引来了小蜜蜂和蝴蝶的关注。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h3> <h3> 灿烂的小弟妹,年轻漂亮,是我们姐妹中思想最敏捷,聪明伶俐,她会唱戏。K歌里有她多首戏曲和歌曲的录制。使我们大家羡慕不已。金色的油菜花一望无边,像一位母亲一样哺育着蜜蜂和蝴蝶,我想想,这不就是小弟妹吗?她在家里相夫教子,扶持小弟弟的事业,儿子现在非常有出息,长得也帅。两个小孙女,从小就是她带大的。大孙女现在上二年级,聪明伶俐,正在攀登的学业高峰。小孙女在幼儿园里,老师非常喜欢。我们姐妹在这油菜花边的木栈道上。走着笑着。拍照着,彔制着,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鞋子上沾满了松散的泥土。衣角也不知不觉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油菜花粉。小弟妹,你就是那朵最烂灿的油菜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h3> <h3> 老家的每一位姐妹,我是讲不够,说不完的,这里是我的家,我永远怀念的家。</h3> <h3>故事〈六〉</h3> <h3>挖野菜随笔</h3><h3> 来三妹的山上小住,已有十几天了。三妹的山上到处都是野菜,二妹曾经教过我,什么是苦菜,婆婆丁,荠菜的等。当时感觉已经都记住了。安顿下来以后,我提着篮子自己去挖野菜,这下可傻了,除了苦菜其他什么都分辨不清。</h3> <h3> 今天是星期天,老公决定亲自出马了,陪我采野菜。感受一下更深层次的田园生活。4月的天满世界的野菜已经有些老了,但我只想感受一下过程,这样味道会更加鲜美。</h3> <h3> 在一小片桃花园中,初升的太阳阳光格外柔和,照射在桃花上,透过逆光,花瓣显得格外娇美,透亮,但昨夜的雨滴应验了唐.周朴的《桃花》,(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映红片片点莓苔)。</h3> <h3> 我们提着小篮子,在桃花园里找来找去,这里并没有许多野菜。但是小桃园的下面种了许多小葱。小葱绿油油的正旺,我顺手拔起一颗。用手擦了擦,就往嘴里吃,小葱又甜又脆。我吃的拿不下嘴来。旁边还有韭菜,芹菜,菠菜,油菜,花菜,应有尽有。这十几天来,我们从来没有买过青菜。</h3> <h3> 这时老公说,咱们先去看看鸡下的蛋吧。好,去捡鸡蛋。这是我来山上最爱做的一件事,其实吃鸡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获鸡蛋的那一瞬间,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每天我都去捡鸡蛋。有一次捡了18个,高兴的是像孩子似的。有一次捡了一个。也可以。但有时候一个也捡不到,非常失落。有一次我竟拿了家里的鸡蛋。提到鸡窝里一个一个的摆上去。共30个。又一个一个的捡回来。感觉也非常好。再说说公鸡母鸡吧,我每次去捡鸡蛋时,一群公鸡母鸡,都咯咯的叫着向我飞来。我拿着菠菜剩饭抛向它们,我真像一位能干的村姑。</h3> <h3> 提着小篮子来到三妹山上的小亭子前。这里山菜很多,我和老公兴致昂然的采着。一会儿采了一大堆。看看已经够中午吃了,剩下虽然是野菜也舍不得再采了,留着明天再采吧。时间还早,坐在亭子的石凳上。仔细的观摩着小小的亭子。砖红色的柱子,蓝色和深兰秀美的彩绘。古乡古色。顺势透过这优雅的空间,看看亭外的风景,小厅外种着一小片松树,透过松树可以看到小珠山山连山的一面。山下就是台子沟社区。绿绿的山峦下,红红的屋顶。旁侧是新起的一片高楼大厦,那是新兴的黄岛市区。小小的厅子内是一个悠闲的场所,在这里可以执笔抒发我内心的情感,可以听春雨的滴答声和花开的清脆声。</h3> <h3> 提着满满一篮子野菜,沿着石路向住处走去,眼前云峰二字的奇石非常显眼,一看就是主人的名慧,三妹和妹夫的智商、智慧、审美融入在此。路边有小紫花,小黄花,小白花。真是满园春色,花开正旺。我闭上眼睛,进入了世外桃源。</h3> <h3> 三妹在山上盖的房子非常古朴,大门是黑色,老式的两扇大门贴着大红色的对联。大门以老式的打关做门锁。进门是堂屋,东西两侧有厢房,内涵深沉。有归隐田园的感觉。</h3> <h3> 三妹的厨房更有特点,是大锅灶烧柴火,白天做饭,晚上睡热炕,白天我和老公捡来松树的球和松针做引火,再加上山上的树枝烧火。我摘好野菜,准备着午饭。(真是双栖飞影不离、同劳同歇形相依、归来何须分宾主、携手烹煮乐朝夕)。这时的我们不想去任何地方玩游,只想(炊烟袅袅穿林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