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勤于练 悟且记
毫盈墨 心有戏
痴醉 笔墨演绎<br></h3> <h3>有幸此首诗作及书法作品已被【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收藏[爱心]</h3><h3>【交子】(古风)</h3><h3>文/文玉墨石</h3><h3>以物易物太繁重</h3><h3>贝骨石币略轻松</h3><h3>金银铜铁赋显贵</h3><h3>交子尽展千年风</h3><h3>2018,3,26晨</h3> <h3>【阳光洒天府 花雨润川江】书法作品收录于四川省文旅厅《阳光艺术团》</h3> <h3>【风格与变化】
风格的形成就好比从“借鸡下蛋”到“养鸡下蛋”
从模仿开始,慢慢地转化成你自己
做艺术思想要活跃,要懂得“过河拆桥”
传统给了你什么
你要能马上对它进行转化
再不断地取舍和调整
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就是风格形成的过程
“发现大于创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发现古人、发现今人、发现自己
研究他们从哪里来,研究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拿过来提炼,形成自己的面貌
书法,越写越难
是因为它对综合的考量越来越强
而变化和上升的空间越来越小
所以,变与怎么变也是一种考验<br></h3> <h3>【风平赏墨】
文玉墨石老师把蕴藏在身心的情感化作一种有形有色,有歌有韵,有震撼力的结晶体。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单位,字与字承接呼应连贯。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书法是心灵的艺术,欣赏老师的墨宝,从中欣赏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节奏、气韵;从中感受到厚重的文化积淀;从中体会意 境中想要表达的美。爱赏老师的墨宝,总能给人带来视觉和精神、多重的愉悦享受。<br></h3> <h3>【教与悟】
法可教,书法不可教
从精神的层面理解书法
要思考、琢磨,要悟
赵之谦很早就说过了,写字写得好的有两种人
“三岁稚子”与“积学大儒”
前者在于心性的本真,后者在于内涵的厚重
所以,书法家是教不出来的,可以自学
教和不教,交流很重要
古人讲“屋漏痕”、“船荡桨 ”
大自然和生活也可以教你
外在的一切都可以教你
关键在于你的心能不能敏悟
心是宇宙万物之本,一切杂念皆由其生。
唯有静心养性,才为智者。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
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书写不是为了功利,书写是为了修养身心,
书写是为了放松自己,享受这宁静的时光。<br></h3> <h3>文玉墨石(袁赤),男,四川成都五零年生人,国企退休职工。习书六十余年;从事文宣,广告工作三十余年。尤喜诗词,赋文,楹联,制谜……闲好 : 收藏旧物;残木怪石……。
现为《沙河梧桐文学社》社長,《关东鹿鸣》四川总社社长、《0世网成都馆副馆长》。
开原历史学会(筹委会)特约书法家。《贵刊》书法艺术顾问《小杜牧詩刊》《心心詩刊》《國際桃源書畫苑》書法顧問。<br></h3> <h3>—版权声明—
部份文章段落选至【书法指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