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行(上)-----城镇

丘陵

<h3>平昌是巴中市最南边的县。早在西晋就是平州县,北周时改为同昌县。但叫平昌的时间是从民国37年(1948年)才开始的。平昌是大巴山南麓的山区县。县城是山城,在巴河与通河的汇合处,大桥建成前,人车都要从两河汇合处的码头乘船渡江。下图就是两河相汇处的平昌县城一隅及河边的王家咀码头。平昌一位诗人写王家咀码头的诗,可以看到平昌的巨大发展变化:"上接通巴河流域/下通万里渠江长江/......巴山背二哥和南来北往的客商/倒映着王家咀码头的繁华/通巴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小山城的乡愁插上翅膀/焕发青春/一张崭新的名片/承载着平昌发展的梦想和希望......"现在平昌不仅有水路,还有陆上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全国相通。</h3> <h3>从县城北侧的佛头山可见平昌变化的一斑。1961年9月赴南江工作,路过平昌。我听早几天到平昌工作的同学说,佛头山得名于观音派佛头童子下凡,镇守龙潭溪的传说。山上有庙子没香火。以后多次路过平昌,第一次上佛头山是2001年。山上除了不少树木,顶上一座凉亭,没有更多风景。这次上山,林木更加葱茏,还有沿路的大片梅林。山上竟有香雪海!</h3> <h3>平昌一位诗人写道:"一大片粉红的梅花/绽开在佛头山的前额......//用朵朵梅花点缀山水/寺庙竹林古建筑/这些平静的物象/仿佛就有了诗意和内涵......"佛头山森林覆盖率达90%,是国家4A景区,也是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难怪平昌成为省内森林康养目的地,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h3> <h3>这次去平昌,是应四月天同学之邀,以拍照为目的去的 。前年在成都牧马山与同学中的几个摄影高手一同拍照,让我受益匪浅。如今到平昌作摄影游,有更多学习机会,当然机会难得,加上白内障手术延迟,得到与林夏一度同行的电话,爽快答应。当然,这都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h3> <h3>出平昌县城南行25公里就是平昌南大门白衣。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晋称柳州。据说当时巴河边一巨柳,其一枝长十数丈,伸至河对岸,行人不假舟楫,从树上往来。明清设永睦县。明末镇里建佛殿供白衣观音像,白衣由此得名。现在的白衣是清咸丰年间严重火灾后,光绪时重建,前年又修葺的。</h3> <h3>这次平昌行,有平昌摄影家协会主席及几位摄影家同行,一路得到他们的指导,从最佳机位,构图到快门速度他们都不吝赐教。在白衣从上码头过翰林桥,拾级而上,进古镇街门是最繁华的古街----永睦街。</h3> <h3>这就是永睦街。一连几家都卖油炸面魚。油炸面鱼是种街头小吃,也能上大宴正席。白衣历来盛产鱼类,全鱼宴还上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永睦街与白衣其他古街一样,青石板铺路,路上不知留下多少匆匆过客和南北商贾的脚印才使今天路面略显不平。</h3> <h3>永睦街尽头是戏楼的侧面。</h3> <h3>戏楼比许多地方的同类建筑要高大宽敞,显得气势恢弘。</h3> <h3>下图正面是紫云宫。紫云宫牌楼上三位清代大官及六个小吏,共九个塑像。九是最大的数,表明白衣出了许多官员,他们都出自吴家。从白衣走出的第一个官员是进士吴德溥,咸丰二年他从贵州的一个县令做起,经三十年历任贵州按察史、云南布政史等。光绪甲申年(1884年)白衣吴家失火,光绪下令重建并准予取样皇宫,这样耗时十年建成六庙三宫和吴氏官邸、家祠、孝节牌坊等,白衣浴火重生,焕然一新。紫云宫就是新建的三宫之一。</h3> <h3>这图左边是吴氏宗祠。吴家在清代共出了三个进士,七品以上官员十多人。其中进士吴德肃是"戊戌变法"时上海强学会发起人之一,变法失败被害。其子吴铁樵也是戊戌变法的激进分子。</h3> <h3>孝节牌坊是为纪念吴家两代主妇而建,原有三层,上龛已毁。现建牌楼式屋顶保护牌坊,个人认为此法比重叠个新上龛在牌坊上好。这样既能近看被毁的情况,又可远观牌坊的整体。牌坊楹联由两江总督李宗义题写,下龛序款由大学士萎仁题,但文字风化严重。牌坊正背两面刻有多幅人物和动植物图案,均极精美。</h3><h3><br></h3> <h3>我在几位摄影家带领下拍白衣古镇夜景,由于天色已晚,几乎没有游人。</h3> <h3>白衣有名景点有十个之多,"凤凰展翅扑蒙溪,小阁点灯照白衣。鲤鱼板子回头望,步步登高上云梯。"这首诗和下面的歌,都对白衣古镇风景作了生动描述:"白衣码头千年的守望,鸟儿水中飞鱼游云上。婀娜的翠竹伴舞白帆,等谁迎进了少女的心房......</h3> <h3>白衣也是国家4A级景区。在如画景区里有几位摄影家指导,个人收获颇丰。下面,我会报告拍摄乡村风景的情况,请期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