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绿色理念】 美丽乡村——兴庄村

视野

<h3>兴庄村,20世纪90年代前又叫王家辛庄,因村中90%的人姓王而得名。撤村并村改革政策实施以来,2016年6月兴庄村同王家墕、腰岩峁、李家墕、英家山、郝家墕6村合并为东山村,兴庄村则隶属东山村兴庄自然村。</h3> <h3>兴庄村位于距绥德县城47公里的东南方向,距离定仙焉镇政府5公里,全村共有76户,212人,党员15人,贫困户5户11人;</h3> <h3>远眺村里大景</h3> <h3>曾经的老村落,全村人相依相聚地居住在一块,留下了太多乡村趣事。</h3> <h3>如今变的衰落荒凉,留给老一代人无尽的回味。。。。。。</h3> <h3>老村视频回放</h3> <h3>全村土地总面积1100 亩,退耕还草200亩、还林59.6亩。</h3> <h3>村民经济收入以苹果、梨等经济林和小米、高粱、土豆等绿色农作物为主,养殖畜牧业为辅。</h3> <h3>1971年,村里建起林场,大力开展山坡荒地造林工程,发展以苹果、梨、桃树为主的经济作物,定仙墕公社的第一辆四轮拖拉机就是在林场投入使用,如今已经成为全县的“千亩林场”示范地。</h3> <h3>定仙墕公社的第一辆四轮拖拉机</h3> <h3>兴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的人民最早参加宣传闹红革命运动,刘志丹领导的黑圪崂战役遗址就发生在这里。</h3> <h3>1935年8月20日早上,晋军第二旅旅长马延寿,亲率第六团由枣林坪出发,沿尽绊拦沟及石墕圪瘩、黑圪崂一带,向定仙墕方向搜索前进,妄图救援被红军围困在定仙墕镇及周边据点的晋军71师412团的史泽波营。</h3> <h3>闻讯,刘志丹把指挥所搬到黑圪崂西侧的东山顶上,急令红军主力到黑圪崂一带抢占制高点,并在尽绊拦沟两侧设下伏击圈。时近中午,敌军进入伏击圈,刘志丹一声令下,红27军84师各部如同天降,激战三小时,击毙与重伤晋军200余人、俘敌1800余人;缴获轻重武器2000余支(门)、骡马80多匹及其他军用物质。黑圪崂战役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创造了西北红军首次歼敌一个整团的作战纪录,也点燃了绥德武装革命斗争的烽火。</h3> <h3>兴庄村历来重视教育事业。20世纪40年代与王家墕、腰岩峁、李家墕、英家山、郝家墕6村合办学校,因学校坐落六个村子中心位置的东山上,故起名“东山小学”。</h3> <h3>1995年因刘志丹之女刘力贞捐资助学,将“东山小学”更名为“志丹小学”,长期以来,所有适龄儿童均能接受义务教育,截止目前,全村通过教育就业人数达35人。</h3> <h3>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功能完善,水、电、路全部配套,移动通信信号实现全覆盖。</h3> <h3>1990年家家户户通了电,结束了煤油灯时代。</h3> <h3>村里交通便利,连接定仙墕至义合两镇的路井路和至枣林坪镇公路交叉而过,2004年路井路柏油路贯通,2013年连接枣林坪和东部行政村水泥路贯通,至此村落主要道路全部硬化,主要生产道路全部拓宽;</h3> <h3>2017年饮水上山到户,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h3> <h3>兴庄村村容村貌整洁、村风纯朴。</h3> <h3>因林场的建立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山更绿、天更蓝,村里的绿化率达95%以上,整个村落错落有致,村貌整洁,民风纯朴,村民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h3> <h3>多年来,大家互相尊重,相安无事,情同手足,互帮互助,乐行善事的传统习惯一直延续传承。今后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勤劳致富,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h3> <h3>定仙焉娘娘庙花会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活动。涉及清涧、绥德两县河底、定仙焉、石盘、崔家湾、苏家崖、枣林坪6个乡镇64个村,64个村又分为6大神社,即王家沟社、寨山社、安沟社、郝家沟社、前李家焉社、大庄社。花会有大会、小会之分,大会指总会主办在娘娘庙上举办的活动,小会指轮办花会的村社在自己村里举办的活动。</h3> <h3>娘娘庙花会一年一次,会期三天,农历3月17日、18日、19日。18日为正日子,以给神敬献纸花树为主要活动,花树由六大社轮流敬做,每年两个大社,三年轮一遍,办18日、19日花会。</h3> <h3>2019年定仙焉娘娘花会由兴庄村主办,欢迎各位父老乡亲前来参观助兴,兴庄村欢迎您的到来,3月17日设宴感谢前来的亲朋好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