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不负韶华 砥砺前行</b><b> </b></h1><h1><b> —</b>2019义乌市中小学美术学科组长教研组建设能力提升高端班开幕</h1> <h3> 由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共同举办的2019义乌市中小学美术学科组长教研组建设能力提升研修高端班于2019年4月10日在义乌市实验小学正式拉开序幕,参加高端班开幕式的领导有: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军德教授,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副院长王康先生,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培训部方大学老师,义乌市美术教研员缪绪乐老师、吴立文老师。</h3> <h3> 开幕式上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军德从专业分类、师资力量、艺术创作、教育成果等方面介绍浙师大美术学院发展概况,并全面阐述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及内容安排。更新教师在新美育观下的职业理解和对学生素养发展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发展的核心理念、变革教学内容体系、学生学习发展观及对美术教师教学变革。掌握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与发展策略,建立以教研组为共同体的研究团队的模式与链点。</h3> <h3> 本次培训活动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思维拓宽教学方法,解决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发深度校本课程,挖掘整合课程资源,重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品质课程和品牌课程。站在新美育的发展时代,我们共同思考: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落地?教师需要怎样的视野与情怀应对社会的发展?未来5至10年中小美术教学的趋势是什么?</h3> <h3><b>第一部分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未来课程与学习》</b></h3><h3> 人类从IT(信息)时代进入了DT(数据)时代,又从DT时代进入了AI(人工智能)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把我们带进了不熟悉的、未来的世界。</h3><h3> 我能想象未来的样子吗?什么知识和能力是重要的?我们该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美术能做的是什么?</h3> <h3>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徐丹旭副教授的《视觉文化视域下的未来课程与学习》和一起讨论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我们已身处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创新加速教育变革。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我们只有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中国未来教育提出挑战:AI是否会取代教师未来的地位?知识的获取通道以及学习模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已至,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做到“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简洁隽永的古语是我们创新的思想源泉,召唤当下教师不断更新自我、主动适应时代、积极转变教学观念。</h3> <h3> 从那专注的凝望中,可以看到老师们的认真、执着和期盼……研习彷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严谨、新锐、引领、思辨、碰撞、自由、活泼……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却在会场上协调的融合</h3> <h3> PISA的统计数据给我们带来震惊之余也留下了思考与启示。对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再思考,如何转变评价方式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改革中课程新视角的选择,学习方式发生了不断变化。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工业革命与工艺美术的关系,讲述创意设计与工业革命的兴衰。一起思考和迎接视觉文化视域下的未来学习。</h3><h3> </h3> <h3><b>第二部分 《创造力素养的培养体系——以美国艺术课程标准为例》</b></h3> <h3> 创造力是全球人才培养普遍重视的能力,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更深层次的要求。“创造力”来自哪里?这是一个让人心潮涌动、浮想联翩的词……就像微弱的荧光,时而散见于思绪长河的涟漪中,时而喷薄绽放。</h3> <h3> 如何洞见创造力?努力抓住它,不要让你的“想象”轻易溜走,让沉睡已久的“创造力”从引人入胜的头脑风暴中开启。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博士佫蒙与老师们经历了以下几个环节的互动。活动一:一枚曲别针的用途做头脑风暴的畅想,活动二:美术教育的联想头脑风暴——问题聚焦,活动三:头脑风暴——自由畅想,方案形成活动四:头脑风暴——质疑阶段,从佫老师的讨论学习中,不难发现艺术与创造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h3> <h3>有所思有所获</h3> <h3>小组代表小结发言</h3> <h3> 创造力素养的培养又如何走进我们的中小学美术课堂,实现学生创想、创意、创造的开展与生发,回归学生,超越知识,重建对世界的认知,重塑自己的精神家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