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3.14周四 晴</h3><h3> “风恬日暖荡春光”,连续几日晴好天气,似乎已听得见春天踏韵而来的乐声。山里春笋已萌发,该是“散步山前春草香”的时候了。“光兄”的“半山楼”不知何时开张,外地的同学已蠢蠢欲动,约好的“宜兴春笋季”迫在眉睫。此刻的山里,鸟语花香,溪水潺潺,游人如织。绿荫道上,花雨阵阵,只要春风煽情,便处处馨香袭人。</h3><h3> 应外甥白翯之邀,今晚在“张公一号”与宜兴“紫砂泥绘第一人”张志清大师共进晚餐。张老师很健谈,言语朴实却铿锵有力,在说起他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放弃足以扬名立万的陶刻,雄心勃勃地重拾并振兴已失传百年之久的紫砂泥绘装饰艺术时,古朴的眼镜下,那双不大的眼睛里充满了睿 智而自豪的眼神。外甥白翯师承于张老师,如今已是独挡一面的紫砂人了。他的条件得天独厚,有师傅兼姑公张志清的倾心指导,有师兄兼叔叔白洪军的耳提面命,相信他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正如那栩栩如生的花鸟、意境高远的山水跃然壶上,内心不禁赞叹于艺术家精湛的技艺,感动于传统文化对心灵的涤荡,澎湃于紫砂艺术传承的力量。</h3><h3> 是的,传承是有力量的。</h3> <h3>2019.3.17周日 晴</h3><h3>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春的世界霎那脱颖而出——嫩绿的柳条,荼蘼的红梅,圣洁的玉兰,烂漫的樱花……</h3><h3> 昨日,同学刘总与姚记者夫妇急切地不肯错过如此和煦的春光,从江阴趋车来宜踏青聊作“看花人”。中午,太湖之滨品“太湖三白”,“东方紫砂街”尽享购物的快感。美女记者也一改平常矜持优雅的形象,心花怒放,喜形于色。紧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往“光兄”家的竹林,体验新奇的挖笋过程。幸亏有“光兄”的火眼金睛,在春笋尚未完全破土而出的时节,令我们满载而归。晚餐必定要唤来远在溧阳的尹总,一桌同窗好友觥筹交错,两瓶“茅台”顷刻见底。夜晚的山庄宁静幽雅,应是一个好梦……</h3><h3> 今日前往骊山赏梅,本以为梅开荼蘼,花期已进入尾声,没承想,一片片云蒸霞蔚的花海仍艳若桃李。陌上春光正浓,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沁人肺腑的幽香催人欲醉,只是集市一般的人流涌动,垃圾遍地有煞风景。好在浸身花海,通体蕴香的切身感受占据了整个心灵。春天的色彩处处惊艳!</h3> <h3>2019.3.22周五 阴</h3><h3> 连续三天大规模开具发票,到今日总算尘埃落定。下月开始执行的新税率对于流通企业其实并无太大影响,但应客户普遍要求,把为时不长的往来全部开清,这样也好,可阶段性清帐。</h3><h3> 计划中的踏青扫墓,儿子已确定不回,因为离清明假期时间过于接近,以免奔波劳顿。他在学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如饥似渴接受知识,开拓眼界的阶段。儿子隔三岔五会打来电话,所以我对他的在校生活基本了若指掌,一直以来,这种良好的互动交流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空巢”以来,我们也很少在家独享“二人世界”。经常走亲访友,生活倒也丰富——“光兄”的茶室品茶聊天,“白相人家”相互串门,看电影,逛商场,公园散步……走的最勤的,当属“汪汪”(人名)家,那里有只可爱的黑毛泰迪“木耳”(犬名),哈哈😄……</h3> <h3>2019.3.23周六 晴</h3><h3> “迟迟丽日照春空,阵阵芳尘花信风。依依弱柳含娇翠,烂烂夭桃埋浅红”。辽阔的晴空襟怀澄澈的蓝,细碎而洁白的云朵点缀其中。温情的太阳舒眉展望,眼眸明媚妖娆,直望得绿柳如烟,陌上花艳,目光闪烁着,荡漾着,漾起春水的涟漪,拂过亮黄的油菜花地和绸缎般铺展的碧绿的麦垅。我在布满青草隐约可辨的田埂上踏青而过,身心沉浸在淡淡的鸟语花香之中,满目春景令人目不暇接,却不紊乱,不嘈杂,有纤尘不染的意境,是远离尘嚣的清新。踏青的欢畅与祭扫的肃穆在心中交织,眉宇间传递着缅怀与希望。跃动的春风撒欢着驰骋于乡野,酣畅地拨洒缤纷的色彩。心情,是今日的万里晴空,是诗画的辽阔的田野,是弯曲的田间小道,是黄得耀眼的菜花,是绿得流油的麦田,是远处袅袅的炊烟,是追逐的孩童欢乐的笑声,是花丛翩翩起舞的蜜蜂,是好客的叔丈备下的酒席,是团圆,是春天……</h3> <h3>2019.3.24周日 多云</h3><h3> “光兄”家的竹林里,春笋正从蛰伏中醒来。说好的今日相伴挖笋,由于万老师未有闲睱而作罢,老刘去无锡赏樱花也没吹声哨子,一整天守在公司,确有些无聊。</h3><h3> 好在“光兄”傍晚从山里带回刚挖的春笋,“渔乐圈”人手一份,口福照常。同时,“光兄”的新茶首秀今日也新鲜出炉,他是制作红茶的行家里手,对于炒制绿茶,这是首次尝试。</h3><h3> 说起炒茶,我不免会想起我的母亲,想起这个她没日没夜忙碌的季节,想起茶香四溢的乡下的老屋。</h3><h3> 手工炒茶,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火候至关重要,所以往往只闻母亲吆喝着指挥烧火人。大火烘锅,母亲用手掌感受铁锅的温度达到适宜,迅速倒入簸箕中选好的茶叶,双手飞快翻转使茶叶受热均匀,青片水分迅速蒸发,颜色渐趋暗,茶香清涩溢出,杀青完成。杀青后的茶叶出锅摊凉,再次入锅,控好火候,炒、抖、揉交替进行,嫩叶随之上下翻飞,手的力道与速度全凭个人经验。每次到此道工序,母亲总是敛声屏气,全神贯注,手工茶的外形、颜色、味道、汤色都蕴含在此刻每一次精操细作中。成型烘干,白毫显露完整,茶叶包裹坚实,双手平搓,“雪芽”成型,旋转着搓,便成“碧螺春”。茶香如芝兰之气,醇厚而芬芳,母亲朴实而满足的微笑,隐藏了疲惫,却隐藏不住亘古永恒的无怨无悔,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蕴含着多么坚定的爱的信念!在流水线加工的如今,当年母亲炒制的茶往往略逊于外形,但就是这种不完美的茶,泡出了我整个鲜衣怒马的完美时代。</h3><h3> 可惜的是,“光兄”的绿茶首秀终以失败告终,但也强我百倍,至少,他敢于尝试,而我只善纸上谈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