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友情提示: 点击右上角旋转的音乐符号则可关闭背景音乐。</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潞江坝当知青那几年,最能够让我们新寨知青回忆和骄傲的还得算修建从岗水电站的事情。这应该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下乡知青建电站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的典型事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9年初我们下乡时,红岩大队还没有电,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多数人甚至根本没有见过电灯。当时整个潞江坝就只是在坝湾公社旁边的户南河建有一个800kw的小电站,这个电站当时是保山县最大的水电站,主要是为了供怒江糖厂和东风糖厂生产用电而建的,户南河电站建成后,附近的坝湾、东风、道街公社的大部分村寨都用上了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就是在红卫公社建了一个30kw的琨崩电站,专供红卫公社的照明用电。而整个保山县除了潞江坝这两个小电站外,还在板桥公社建有一个西庄水电站,配合保山火电厂供保山县城工业生产及照明用电,其它公社都没有电,就连保山县城也不是每家都能用上电,电力开发程度和建设水平都非常落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昭是和我们同吃一锅饭的好朋友,他比起我们几个要长两岁,但是却要成熟的多,老练的多。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无线电,时常自己动手装配收音机,我在他的影响下,也学着装了两台收音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0年初,他向大队支书欧乔良提议,在从岗大河边,利用从岗河水的落差,建设一座水电站以解决村民的照明以及农业机械用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岗河发源于山高林密的高黎贡山,河水从高黎贡山山顶倾泄而下,沿途全是跌水和瀑布,短短的五六千米长的河道,就有几百米的落差,所以具有修建水电站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昭以前并没有接触过水电站,但是,凭着他对事业的追求,凭着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一股闯劲,他发誓要将从岗电站建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红卫公社旁的琨崩电站,成为有昭建从岗电站的样榜,他反反复复到那儿去看,去了解电站建设及运行情况,去琢磨水电站发电的原理。大队支书欧乔良非常欣赏有昭的闯劲,将电站建设的大部分工作交给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电站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设计,花最小的投资以获取最大的回报,並且能采购到相应的机电设备。但在那个年代,保山经济非常落后,总共也就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小电站,水电建设根本找不到人帮助设计,懂行的技术员也是凤毛麟角,寥若辰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昭反复跑保山请县水电队唯一的一个技术员到从岗现场踏勘,制定建设方案; 请县农机厂帮助设计生产水轮机; 找相关部门订购机电设备,购买电器材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属于计划经济时代,一切机电材料都非常紧缺,包括购买一个灯泡,一个螺丝,一斤钢材都必须要通过工交局审批。最紧缺的物资要数铝导线了,据说有限的金属铝都拿去做像章去了,就连制造飞机都因为没有铝而停工待料,别说建电站了。有昭托人走后门攻关,我们一伙知青凡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商业部门的亲戚他全都找遍了,在保山他不止一次因买材料反复跑无收获而流下伤心的眼泪。买不到铝导线就用铁丝代替。待全部机电设备落实后,又带领大家挖引水渠道,建盖厂房,安装机器设备,一切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个年代象修公路、电站这样的项目都是由各生产队投工投劳,工分由本人所在的生产队给,各生产队多数都抽知青去参加建设,新寨生产队我们吃一锅饭的四个男知青成为了电站建设的主力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岗电站就在距从岗村头约200余米的从岗河边,设计容量25千瓦,设计水头30余米,采用冲击式水轮机和低压400伏直供电方式。经过一年多艰辛的努力,克服了千难万险,1971年年初时节,从岗电站终于建成发电了,大队部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从岗山寨沸腾了,附近相隔十几公里村寨的少数民族都携老扶幼到电站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岗电站发电后,从岗和新寨生产队从此告别了几千年来用油灯照明的历史,改用电灯来照明,並于当年就购买了电动打谷机,农业机械从此逐步走进山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岗电站的建设,对于农村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昭及新寨知青从此名扬潞江坝,在知青招工时,我们吃一锅饭的六个知青除了永勤外的五个都被作为重点对象招到保山瓦窑发电厂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岗电站装机容量虽然不大,但是却结束了当地几千年来煤油灯及明子火把照明的历史,其建成发电,是从岗山寨由原始农耕社会跨入现代文明的里程碑,而且从此红岩大队逐步用上了农业机械,为山寨逐步走向电气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岗电站发电后,红岩大队除了勐来生产队外的从岗、新寨和石板田生产队都用上了电灯照明,我们几个男知青都去各家各户帮助接电灯,并且向村民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个年代电杆都是木电杆,爬电杆还没有登高板这一类的工具,我们爬电杆都是脱了鞋象猴子一样赤脚往上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红卫公社红光大队的芒棒生产队就曾经发生了一起用电安全事故:琨崩电站刚刚架到芒棒的三根6.3千伏的高压线由于买不到铝芯线,为了节约一根导线,采用了两线一地的输电线路。两线一地的输电方式虽然安全性极差,但在当时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是国家广泛推广的一种输电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逢芒棒一家傣族结婚办喜事,请一个年轻村民去给他家接一盏电灯,这个村民就知道凡两根线就是低压照明线,三根线就是高压线,看到从院场边经过的木电杆挂着两根电线,就误将电灯接在了6.3千伏的高压线上,到了黄昏时分电站发电了,一个傣族爹龙(大爹)用手指着那个白织灯泡说:“你说这个电灯是随(象)洋丝瓜还是随葫芦……"啪!话还没有说完,突然送来的高压电瞬间将白炽灯泡击爆,並且把正在用手指着灯泡的傣族老人打倒在地上,手脚都被高压电击伤了。万幸的是这老人虽然受伤不轻,但人竟然没死,呼吸心跳等生命体症都还正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芒棒发生的高压触电事故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用电的警钟,结合我们知青安全用电的宣传,从此以后,村民再也不敢随意去私拉乱接电线了。</span></p> <h1><font color="#b04fbb"><b>喜欢这篇美篇的可以点赞也可以转发,不必赞赏。</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衷心感谢各位朋友!</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