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华国培,开启学习之旅(一)

52中 李晓飞

<h3>  2019年4月8日,包五十二中(小学部)李晓飞、吕敏、杜晓红三位老师做为国培计划——内蒙古自治区乡村中小学教师访名校项目第一期的学员,满怀着激动与憧憬,走进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开始了为期九天的培训学习。</h3> <h3>  8号上午,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任程岩、班主任史册、王禹桥的组织下,为全班近百名学员开展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入学仪式、授班旗仪式。</h3> <h3>  班主任史册老师在学习导读中,为学员们制定了班级公约,讲解了培训模式和教学活动安排等。</h3> <h3>  紧接着程岩主任为学员们讲解了“团队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带领大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团队建设活动。活动中各个小组都设计了独特的组徽、队名、口号、队形,并向全班同学做了展示。增进了大家的相互了解、凝聚了团队的力量。</h3> <h3>  8号的下午阴雨绵绵,我们随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班主任史册老师,一起来到了清华大学校史馆,开启了清华大学的文化之旅。</h3> <h3>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二校门。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最早是作为清华学堂的主校门而存在的。二校门是一座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牌坊”式建筑,由青砖基座、白玉石砌成的三拱石门组成,中间道弧度完美的大拱门之上,镌刻着清末大学士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鲜明而有神采。</h3> <h3>  大礼堂位于清华校园中心地带,走进黄铜色大门,开敞的大跨结构让人心胸为之一阔。整个建筑下方上圆,庄严雄伟,既寓含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自然哲学观,也融入了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的卓越品格。大礼堂内高悬着一块人文日新”的匾额,它正是清华学风的一种凝炼,时刻鼓励着清华人以"苟日新、日日新的精神。</h3> <h3></h3><h3> 水木清华常被称作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据传康熙皇帝曾移步来到工字厅北侧,发现这里竟然是“山林变幻,环拢一泓清水;绿树点点,簇拥一栋古屋”。他不禁联想到晋朝谢混所作之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于是,这位帝王欣然抬笔,题写下“水木清华”四字。这则历史趣事是否属实已不可详考,但“清华”之名的由来确源自于此。</h3> <h3>9号上午,学员们迎来了北师大教育学部班建武教授的《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讲座。</h3> <h3>  班建武教授的语言轻松、自然、有趣。讲座伊始,便抛出两个日常管理学生工作时会遇到的情景对话。两个场景对话虽然主题相同,但学生的回答不同,却折射出了背后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怎样和学生讲道理呢?”,首先班教授以“海因兹该不该偷药”的经典道德两难故事来分析孩子的心理、思维,进而引申出青少年儿童道德认知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结合之前的场景事例详细解读了孩子们处于六个阶段时期的身心特点,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从纵向去了解孩子德育发展水平,烂熟于心,才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法。</h3><h3> 班教授指出,老师除了从纵向掌握儿童道德认知的水平,还要从横向去选择符合个体的德育实施方式。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都是不同的。他通过一道简单测试题,让我们找出自我的气质类型,每一种类型都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育每个孩子的方式也不同。只有形成一个坐标,从纵向和横向特点去分析孩子们的情况,才可对症下药,直击问题中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将德育教育落实到位。 </h3><h3> 班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清晰直观的明确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们的任务——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每一个关注要点都共同传达一种信息——真正准确识别学生们的需求。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用动机的合理性去证明方式的合理性,即“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孩子则想“我的事情我做主” 此类问题是没有具备“爱的能力”,没有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去对待一个成长的孩子。所谓具备“爱的能力”,应该是我们与孩子之间建立起爱的关系,不要让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被强加戴上了高帽道德的枷锁,父母师长应该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包容,看待孩子的成长变化。“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會化進一步发展,达到自我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制腐败、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爱”不应该是我们一昧的“一厢情愿”。一厢情愿的付出不是爱,爱的本质是对彼此关系的共同确认。</h3><h3> 班教授还指出,德育工作必须在了解学生文化的基础上才可以完美进行。学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学生身份是一种文化的建构,是学生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平行教育原则和群体社会化理性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即关注同伴群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德育工作者要通过一个很好的群体来影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而不是个别影响群体。社会上同一原则下会有若干的规范形式,这种规范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当和学生规范起冲突的时候,要留给学生必要的空间,从“无所不包”的德育转向“抓大放小,底线共识”的德育,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德育工作才得真正深入孩子的内心。</h3><h3> 班教授的讲座有容乃大,其中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知识,以心理学的视角剖析当代学生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整个求学生涯中占着重要的作用。在场的每一位聆听者,积极踊跃与班教授互动,仔细记下教授的心得笔录。</h3><h3> 此次讲座事例经典,可操作性强,给全体学员教师指明了今后德育工作之路的方向。</h3> <h3>9号下午是付晓洁教授的讲座《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h3> <h3>  付晓洁教授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他本人风趣幽默,有郭德纲说相声的感觉,我们一下午开怀大笑。他今天主要讲的是《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但是一下午他没有给我们说一些怎么去改革,怎么去组织教学,具体到底怎么做,而是用一些实际的例子去启发们我,让我们思考“到底课堂改革是什么?是不是几个同学碰头在一起小组讨论?”</h3><h3> 付老师讲的一个例子让我映象深刻,小学六年级语文《桃花心木》一课付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在假期自己种一颗种子,利用假期写观察日记,然后开学时就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已经有了体验,他也没有按照以往读课文等等的当时进行,学生读完就发现“奇”“变”,其实不是读课文才发现的,是在观察日记中就发现了,这样课文难点就迎刃而解了,这还没有完,付老师又让学生写“假如”的作文,还没有完,付老师又找了一些“XX之道”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h3><h3> 其实,学习就是付老师讲到的学习过程U型图,你想让学生学会,归根结底还要回归到U型的底部-体验与探索,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h3>

学生

孩子

清华

德育

教授

老师

学员

讲座

我们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