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相约游东欧(上篇)

定龙

<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20号筹备已久,一波三折的《相约东欧行》(五十四年同学情)12人北京时间中午11:45分准时从浦东机场启航,历经11小时的航程,于柏林时间下午17.30分到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当晚住宿在离法兰克福机场不远的旅馆。</p> <h3>  东欧十三天旅游行程图。东欧,习惯上是指东起乌拉山和高加索山的欧洲国家,我们这次行程: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六国。其中德国是重点,依次游览了法兰克福,柏林,波茨坦,德累斯顿,慕尼黑等城市景点。</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 <h3>  第二天(3.21号)上午游览法兰克福大教堂,市政厅广场,歌德故居等景点。下午坐高铁去柏林。 法兰克福全称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是德国的经济中心,同时又是一座文化名城,是世界文豪歌德的故乡。</h3><h3> </h3><h3> 法兰克福老市政大厅三幢精美的连体哥特式房子,其阶梯状的人字型楼顶,别具一格,虽然曾经遭受数百年战火的摧残,但整修之后仍保留完最好,是法兰克福的一个象征。</h3> <h3>  行程第一天:法兰克福旅馆大门口留影。</h3> <h3>  全程四星级的酒店,吃住都很满意。</h3> <h3>美丽的街道。</h3> <h3>  法兰克福市政厅及《罗马贝格》广场。这里是法兰克福市中心。广场四周建筑风格多样,色彩缤纷。广场中心的是雅典娜女神纪念碑。</h3> <h3>  广场边的法国阿而塞斯风格建筑。具有浪漫主义色彩。</h3> <h3>  广场边的尼古拉斯教堂。建于1260年的圣尼古拉教堂,是典型的后期哥特式建筑,教堂红白色的搭配单独看都非常的漂亮,和旁边的那些建筑组合在一起,便成就了法兰克福的明信片。整体的建筑的风格也有着浓浓的德意志风情,</h3> <h3>  法兰克福大教堂位于罗马广场以东,有着600年的历史。虽然这座教堂从来就没有主教,却是德国十位皇帝加冕典礼的正式场所。故此有“皇帝大教堂”的称号。</h3> <h3>  我们漫步在美茵河桥上。美茵河畔法兰克福上著名的埃塞尔纳铁桥,铁栏杆上到处可见一把把同心锁,祝愿夫妻,情侣永结同心。此时此刻象征我们同学情天长地久!从桥上远眺,美景一览无遗。</h3> <h3>美茵河桥头留影。</h3> <h3>法兰克福歌德故居(西斯格拉大街23-25号),世界文豪歌德在此居住50年头。</h3> <h3>法兰克福开放的高铁站,没有检票,也不需要安检,上车买票。</h3> <h3>  我们坐高铁下午一点从法兰克福到柏林。历时四个半小时,和中国高铁相比有点慢。我们有幸坐包厢,一路上听福才和大罗高谈阔论。晚上住宿在靠近柏林的“小马赫諾。</h3> <h3>德国柏林火车站内景。有点像上海轨道交通的枢纽站,整座建筑没有水泥墙或木结构,立体式的钢架布局,乘客上下车都要做电梯。屋顶高强度玻璃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第三天行程(3.22号)我们从住宿地(小马赫諾)坐车21公里,来到德国名城~波茨坦参观《无忧宫》,然后返回柏林市区观光《勃兰登堡大门》《亚历山大广场》《马恩广场》《帝国大厦旧址》最后到达德国德累斯顿,行程201公里。</h3> <h3>  第三天早上(22号)我们首先参观了离住宿地很近的德国波茨坦《无忧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可视为普鲁士的凡而塞宫,它建于十八世纪。是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二世的行宫。</h3><h3>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签字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与会参加了会议,但当时苏联尚未对日本宣战,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波茨坦公告》中添补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名字。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h3> <h3>中世纪的普鲁士国王在此地喝酒听乐,21世纪的老顽童们在宫殿广场翩翩起舞。</h3> <h3>欣赏美景的同时,大罗打开音乐,福才高歌一曲,黄幼芳舞步也情不自禁露了出来。</h3> <h3>  22号下午游览了柏林《帝国大厦》《勃兰登堡大门》《亚历山大广场》《马恩广场》《查理检查站》及东西柏林分隔墙。途径德国名城“波斯坦”,到达德累斯顿城市住宿。</h3> <h3>  德国国会大厦: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中心区蒂尔加藤区的一座建筑。 原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帝国议会,后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共和国议会的议会会址。从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在这里选举德国联邦总统。从1999年开始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h3> <h3>  午餐后,游览柏林联邦议会大厦,希特勒时期的“帝国大厦旧址”。1933年2月27日晚,国会大厦发生了一起至今不明原因的大火,把会议厅和圆顶吞入火海。近代史上著名的“国会纵火案”被纳粹分子作为借口,以清除政治上的异已者。</h3> <h3>  勃兰登堡门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勃兰登堡门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已成为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国的国家象征标志,它见证了柏林、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h3> <h3>广场一个“抗议”者用身体吸引眼球。那不认识的字母是他的“诉求”,据导游说,他在抗议东西德合并以后,东德民生依然不令人满意。</h3> <h3>  共产党员在马恩铜像前合影。《共产党宣言》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必读书,在开山鼻祖面前,我们微不足道,细数我也交了45年党费了。</h3> <h3>亚历山大广场噴泉。</h3> <h3>柏林有名的“查理检查站”,原来东西德分离时期的边境检查站。</h3> <h3>保留下来的柏林墙</h3> <h3>保留下来的一公里东西德国“分隔墙”。上面涂满了各式各样的图画。</h3> <h3>  第四天(3.23号)上午我们游览了德累斯顿市中心的《剧场广场》,紧靠易北河的《布鲁舍平台》及《圣母教堂》。德累斯顿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它给我们的感觉是静谧,古旧,连空气中都带着一丝苍凉与忧郁。</h3><h3><br></h3><h3> 可是二战时期可是赫赫有名的战场。德累斯顿遭遇大轰炸(1945年2月13日-2月15日)是二战期间由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联合发动的针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大规模空袭行动。而流经城市的“易北河”曾经是二战苏美军队顺胜利“会师”的地方。</h3> <h3>  剧院广场(Theaterplatz)是德国城市德累斯顿一个古老的广场,位于德累斯顿老城以西,著名的萨克森州立歌剧院之前。金色骑士雕塑及大教堂都在广场一侧。易北河就在它旁边流淌。<br></h3><h3><br></h3> <h3>  女同学在“金色骑士”雕塑像前留影。背景就是歌剧院。累斯顿最著名的雕塑是位于剧院广场的奥古斯都二世的金色骑马像,表现奥古斯都二世从德累斯顿大街出发前往华沙兼任波兰国王的场景。</h3> <h3>广场一侧的德累斯顿博物馆。</h3> <h3>歌剧院大门,</h3> <h3>广场一侧的歌剧院全景。</h3> <h3>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始建于1726年,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方式,历时17年方才建成。圣母大教堂高95米,规模巨大,精巧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德累斯顿最亮丽的风景。</h3><h3><br></h3><h3> 闻名于世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在被炸毁59年后得以重建,2005年10月30日,德累斯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圣母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礼”,包括德国总统、总理、英国王室代表等政要在内的10万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h3> <h3>  墙上壁画是《王候出征图》。德累斯顿在1945年2月遭到了英美大轰炸,整个德累斯顿几乎被夷为废墟。然而大型壁画《王侯出征图》却毫发未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h3><h3><br></h3><h3> &nbsp;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壁画,共101米长。有93人物,无一女性。整幅壁画采用了迈森出产手工精细的陶瓷片,共用了25000片瓷砖,栩栩如生的描绘了萨克森王国韦廷王朝的历代君主,再现了从1123年到1904年间萨克森王侯的骑马雕像图,以及当时的艺术家们的艺术水准。</h3><h3><br></h3> <h3>宫廷教堂是一座天主教的主教座堂,属于巴洛克风格,坐落在易北河畔的老城区,曾为萨克森王国的皇家教堂。 · 教堂钟塔以及78尊近3米高的宗教和历史人物雕像格外雄伟华丽。</h3> <h3>  布吕尔平台(欧洲平台),非常推荐的德累斯顿的景点,从西边的城堡广场走入平台,二层可以欣赏易北河岸的景色,也可以眺望整个德累斯顿的景色,包括宫廷教堂、不远处的森帕歌剧院。</h3> <h3>  第四天(23号)下午我们从德国德累斯顿来到捷克卡罗维瓦利温泉小镇。小镇的建筑依山而建,河边的房子紧贴山脚,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小巧的城镇充满热闹气氛,却又不减优美典雅的气质,顺着小溪蜿蜒漫步,欣赏二旁巴洛克风格建筑,品赏一口温泉水。一享欧式浪漫风情,别有滋味。</h3> <h3>温泉泉眼。水有点苦涩,感觉不好喝。</h3> <h3>白色的市场温泉回廊。</h3> <h3>女同学在小镇留影。</h3> <h3>激流而下的溪水穿镇而过。</h3> <h3>依山而建的漂亮的别墅。</h3> <h3>第五天早晨。饱餐一顿丰富的早餐后,我们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旅馆外面呼吸清净的空气,尽管气温摄氏3℃有点冷,汽车顶上留有霜花。但是好心情的我们依然拍照留念。</h3><h3> 国际连锁皇冠酒店大厅。</h3> <h3>女同学早餐后在酒店门口合影。</h3> <h3>我们以酒店为背景拍摄照片留念</h3> <h3>  第五天我们游览了欧洲最漂亮的城市----捷克首都“布拉格”。参观了著名景点《总理府》《布拉格城堡》《布拉格天文钟》《布拉格广场》《查理大桥》,徬晚驱车来到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諾。</h3><h3> </h3> <h3>  现在的捷克总统府,旁边紧挨着古代《布拉格城堡》。同学和站岗的卫兵合影。</h3> <h3>进入大门后的城堡广场。它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 <h3>布拉格城堡内的“圣维特大教堂”,昔日王室加冕及身后长眠之处。</h3> <h3>教堂礼拜大厅。</h3> <h3>精致的铜雕塑。</h3> <h3>城堡内的圣乔治教堂。</h3> <h3>城堡广场内的一战纪念碑。</h3> <h3>在城堡高处俯瞰有百塔之美称的“布拉格”建筑。该城市屋顶橙色为多。</h3> <h3>查理大桥上看布拉格大街。这座大桥建于十四世纪,全长520米,两旁耸立了30座雕像,可是人山人海,无法细细品味。</h3> <h3>  老城桥头塔---从老城上查理桥的入口,也是欧洲最漂亮的哥特式门塔。塔上丰富的雕饰,查理四世统治下的波西米亚王国的国徽,圣维特,查理四世等人的雕像。 </h3> <h3>  查理大桥的栏杆上,共有30尊栩栩如生的雕像。它们分列在桥的南北两侧,向过往行人讲述宗教,历史故事。多年风霜雨雪的侵蚀,所有雕像都已被复制品取代。</h3><h3>圣母玛利亚和明谷的伯尔纳铎</h3> <h3>从桥下俯视“查理大桥”。</h3> <h3>查理大桥俯视河滨。</h3> <h3>  布拉格广场有600年历史(瓦茨拉夫广场)。旁边的歌特风格的教堂也颇吸引眼球。在广场东侧的是提恩教堂,又称魔鬼教堂,当夜幕降临后看Ta黑黑的两座直插云端的高大教堂塔楼,还真有点惊悚。</h3><h3><br></h3> <h3>  广场上漂亮的马车吸引女同学眼光,寻思坐马车过一把中世纪贵族太太的生活,但是每个人相当于300多元的价格吓退了美女的勇气。</h3> <h3>  布拉格天文钟:建于中世纪,安装在老城广场,以精美别致的自鸣钟而闻名于世。凡是到布拉格的游人,总要前往老城广场观赏这座古老的钟楼。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这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自鸣钟,是15世纪中期由一位钳工用锤子、钳子、锉刀等工具建造的,至今走时准确,成为人们观赏的一件珍品。。</h3> <h3>广场中央的骑士雕塑。</h3> <h3>  第六天(3.25号)我们从捷克布尔諾驱车260公里来到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数百万犹太人在此被法西斯屠杀。好像天神也为冤魂哭泣,一路上大雨瓢泼,然后我们下车顷刻,老天欢迎我们参观,雨过天晴,等我们参观完毕刚上车,又是大雨绵绵。</h3><h3><br></h3><h3> 等驱车73公里来到波兰第二大城市----美丽的克拉科夫。参观了《中央广场》《圣玛利亚教堂》《瓦維尔城堡》《瓦维尔教堂》后,天神又“拿出十八般武艺”,半小时内经历了各种天气,好像在考验我们的意志。</h3><h3> 当晚住宿在克拉科夫。</h3> <h3>集中营旧址门楼。</h3> <h3>有电网拦截的集中营“囚犯住宿棚”。</h3> <h3>  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瓦维尔城堡外观。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波兰王室的住所。是波兰的象征。自1930年城堡已经改为波兰顶级博物馆。</h3> <h3>  瓦维尔教堂。从10世纪起作为国王的宅邸,许多加冕仪式都在这里完成。</h3> <h3>  克拉科夫中央广场。广场温馨又充满活力。广场内的小商品市场犹如中国的集市,琳琅满目。</h3> <h3>  圣玛利亚教堂是一座砖砌歌特色教堂,建于14世纪,因为其不对称的外观及紧靠中央广场的地理位置,吸引眼球。教堂内部为歌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风格的完美结合。</h3> <h3>  在广场游览的一小时我们经历了晴天,阴天,在返回停车场路途中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一会儿雨势变大,没有几分钟雨又转换成雪粒子,及蚕豆般大小的冰雹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等我们走到停车场,已经雪过天晴。也就是说在一小时左右,我们经历了多种天气。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停车场上遇到了二十多年没有见面,相识五十一年的老同事。</h3> <h3>  中奖了,昨天下午,我们在波兰克拉科夫“瓦维尔城堡“及附近的一个多小时内,经历了变化莫测的突变天气,有阳光灿烂的晴天,又有天灰蒙蒙的阴天,也有风驰雨聚的中雨天,突有下起犹如“花生米“般的冰雹天,更有满天绯红的晚霞,阴晴雨雹霞,交相辉映,难得一睹,大增游兴。</h3><h3> 《摘录福才当天激动心情下发的微信》</h3><h3> </h3><h3> 撒落在草丛中的冰雹</h3><h3><br></h3> <h3>  雨过天晴,在克拉科夫停车场相遇相识五十年的上玻四厂老同事林静海。她和我同一天到工厂报到上班,而且学徒期间在车间的同一班组工作二年。学徒未满,我们双双被“革命群众”推荐为“赤脚医生”(厂医),后来她一辈子从事医生职业,而我大概去地段医院观摩没有几天,厂领导通知我,停止学医,组织另有安排。</h3><h3><br></h3><h3> 随后外出学习了半年的17型制瓶自动化刚回厂,毫无准备的被组织安排到厂“劳动工资”管理岗位,乳臭未干的学徒工转而负责全厂的劳动岗位调配,并且因此走上干部行列,在此感谢工人师傅的信任,感谢老书记,老干部陈国良及其王国銘车间主任的栽培。感谢健在的于正和师傅及已经仙去的徐师傅,曹师傅。感谢我们曾经的战友:黄韻仪,陈仁和,杨银娣等同龄人的包容及互助。感谢在我人生中给予帮助的各位!</h3><h3><br></h3><h3> 更为稀奇的过一小时又在同家饭店里再次相遇林静海。而且她就餐于我们紧靠的邻桌。真是“世界虽大,有情千里来相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