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说说老北京的东北角》是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发的一个《美篇》。没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滚雪球似的竟然有了5万的阅读量!这让我惊讶与惊喜,同时又受到激励,产生了再写一个老北京东北角的想法。写什么呢?就写写那一片的学校吧。因为看到解海龙先生的成名作《希望工程》系列照片,也看到山区孩子爬山越岭上学的图片,于是联想到北京的教育条件是多么的优渥,和《希望工程》照片中所反映的艰苦情景反差多大!<br></h3><h3> 我所谓老北京东北角,是西从交道口东到东直门北边到北城根(北二环)。这一带的面积我没统计,估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也就是两三站公交车的距离吧?应该说地域不大,但是学校分布密集,形成了厚实的文化土壤。这里的中学有:女二中(东直门中学)、21中、22中、国子监中学、交道口中学;小学有大二条一小、大二条二小、大三条小学、方家胡同小学、国子监小学、国学小学、太保街小学、王大人胡同小学、北新桥小学、东扬威小学、马勺胡同小学、东直门小学、北小街小学、北官厅小学,还有一个北京市第一护士学校。如果把东北角的范围扩大些,从鼓楼往东、交道口以西算进来,还有北京一中、23中,河北北京中学、分司厅小学、东城师范学校。这些学校除了东直门小学、王大人胡同小学是利用建人民大会堂剩余材料建起来的,其余全是有相当历史的学校。 </h3><h3> 下面说说几个学校和相关人物。</h3><h3> 北京22中是一所有90多年历史的学校,原在骑河楼蒙福禄馆,现在交道口东大街77号。 学校前身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学,创办于1924年,首任校长蔡元培,董事长李石曾。鲁迅先生曾应聘担任高中新文艺学科的教员。1930年更名为北京市私立大中中学,1949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私立育德学,1952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2中最露脸的是该校出了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庄则栋,可是现在在学校的宣传材料和官网中都杳无音讯,实在是不应该。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庄则栋可是为国争光的大英雄!他得了世界冠军后,经常回母校帮助校乒乓球队辅导。我小学同学李新生的哥哥李贵生就是22中乒乓球校队的,长受庄先生的训练。有一次训练课,庄则栋说我发10个球,你们能接回一个就算你们赢。结果没一个人能赢。22中另外一个出彩的地方是特级教师孙维刚连续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孙先生是数学教师,他的教学使学生得到超强的发展,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在高考及市、区乃至全国一系列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996年该校高二学生阎珺在第37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夺得金牌。2003年吴昊、孙邈、张凡等同学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北京市高一物理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h3><h3> .21中的前身是北平私立崇实中学,创建于1865年。同治四年(1865)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于在东总布胡同创立"崇实馆"。后几经变迁大三条5号(1965年后改为交道口北三条57号),改名"崇实书院"。民国时称崇实中学校。著名京剧艺术家奚啸伯先生、著名记者萧乾先生毕业于这所教会学校。萧乾先生生于北京,蒙古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怹1926年在崇实中学学习,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遍英伦,萧先生于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21中出来的另一大名人是奚啸伯先生,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奚先生1910年出生于北京,家住大二条胡同,离21中(崇实中学)很近。奚啸伯自幼喜爱书法绘画艺术,并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与奚家素有往来,言的二哥向奚的父亲学习绘画,奚啸伯也常到言家听言菊朋调嗓,8岁时从手摇留声机学会《朱砂痣》、《探母》。</h3><h3>该说说我的“母校”东直门中学了。之所以在母校二字加上引号,是因为我们这些69届“中学生”只在学校呆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其中又放寒暑假,“三夏”“三秋”到农村劳动,到三轧钢学工劳动,国庆游行,什么文化知识也没学到,现在只知道一句“Long live Chairman Mao”,所以只能脸红脖子粗地忝列东直门中学校友中。</h3><h3> 东直门中学前身是北京女二中,文革时改称“反修路中学”,其时正是我们就近入学那年,也由此开始男女混校。女二中是经过几次搬迁后才在这里“定居”的。1935年在北平市教育部街(现宣武门内大街)1号正式开办,名称叫“北平市立第二女子中学”。1941年在地安门外皇城根东不压桥20号。1946年至1963年在东城区安定门内方家胡同6号。1963年搬到现址东城区东直门内北顺城街2号。1949年10月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女子中学1980年更名为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民国政府在国统区推行 “新生活”运动。北平市市立第二女子中学就是这个运动的产物。1935年,北平市长袁良遵从蒋介石先生的“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回到厨房去”的主张,下令取缔男女合校的中学。将被取缔的男女合校中的女生集中到一起。这样当年9月1日,以培养贤妻良母为办学方向的女二中正式成立。第一任校长是阮淑贞,校址在今教育部街。校方规定学生一律微短发,袖过肘,裙过膝,黑鞋白袜。袁良在女二中典礼上发表训辞,其内容是女二中学生为了成为贤妻良母要学习家事和劳作。女二中校方甚至辞退厨役,让学生都学作炊事。取缔男女同学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北平、南京、上海、镇江、天津等地妇女界发表宣言,表示反对取缔男女同学案,并呈教育部令北平社会局维持中学男女同校原案。北平私立中学校联合会表示反对,曾致电教育部,申明不接受北平当局关于停招女生的命令。北平女二中的学生也不愿意接受贤妻良母主义教育,她们用罢课的方式来停止家事课,以反对这种教育。他们的行动违背了北平市政府的意图,这可以说是超越新贤妻良母主义教育的。</h3><h3> 我们上学时,校长是一位名叫齐淑荣的老革命,她和一位张姓女书记已经历过批斗阶段,正在进行劳动改造。我和几个同学第一次见到她是下午放学后她在各个教室扫地。我们几个小毛孩儿早就听辅导员说,齐淑荣很硬,从来不肯低头认罪,所以,就互相撺掇着围看她扫地。看了一会,一个同学问她,齐淑荣你为什么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只见齐校长轻蔑地瞥了我们一眼,把笤帚往地上一戳,头发一甩,坚定有力地说,我干革命几十年,一直跟毛主席走,从来不知道什么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一个同学想上前推她,刚一迈步,就见这位老革命怒目圆睁,“干什么?要文斗不要武斗!”吓得我们几个落荒而逃!</h3><h3> 女二中在49年后还有几件大事,在北京影响很大。一件是,50年代受苏联文学影响,特别是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鼓舞成立了“保尔班”,并相继请到了包括奥斯托洛夫斯基的夫人在内的众多在中国有影响的苏联友人到学校访问、座谈,不少学生还参加了苏联和东欧国家举办的夏令营等活动。“保尔班”当时在北京相当有名,据说王蒙的《青春万岁》就是以“保尔班”为素材创作出来的。前年校庆的时候,部分保尔班成员还现身大会,成为亮点。 </h3><h3> 还有一件。1956年,受董存瑞英雄事迹的鼓舞,女二中4位高二女生杨璐、梅宜静、李凤莲、李庆芳组成“勇敢者小队”,在校团委姚剑英老师的带领下,徒步4天,走了一百多公里,到达董存瑞的故乡——河北怀来县南山堡村,受到董存瑞家人的热情招待。回京后,“勇敢者小队”队员写下纪实文章《访问董存瑞的家乡》和诗歌《给董存瑞的妹妹》,记录下此行的经过和感受。文章和诗歌刊登在1956年8月28日的《北京日报》第3版。1956年,北京女二中“勇敢者小队”邀请董存瑞妹妹董存梅来京做客。时隔63年,2019年2月,当年“勇敢者小队”成员、八十岁的梅宜静老人再次寻访董存梅,并在北京与八十一岁的董存梅见了面。</h3><h3> 还有一件事也使女二中声名远扬,就是女二中的红卫兵把苏联大使馆前面的东扬威路改名“反修路”,把校名也改成“反修战校”。</h3><h3>在大二条胡同里曾经有一所“北京第一护士学校”,与我上学的大二条小学相距不远。护校的前身是原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于1904年创办的道济护士训练班,1952年被新政府接管并改名为第六医院护士学校,次年,北京市卫生局将包括该校在内的四所护士学校共同合并为北京第一护校。1970年被撤销,整个学校迁往青海,全校40多位老师连同学生就这样离开了北京,第一护校的历史由此便结束了。</h3><h3> 在东直门内北小街,曾经有一座北小街小学。据曾在该校任教的戴连生先生介绍,现在的景山学校分校就是196中学与北官厅小学合并而成。北官厅小学就是原来的北小街小学。景山分校西半部分是原196中学,靠里面的东半部分是北小街小学原址。</h3><h3> 据说东直门小学和王大人胡同小学是利用建设人民大会堂剩余的建筑材料而建的。现在两个学校都改作他用了。王大人小学改作幼儿园,东直门小学成了老年公寓。王大人小学走出了著名作家史铁生,他考进了清华附中,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 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h3><h3> 方家胡同小学也出了名人。除了老舍先生曾担任过校长外,京味作家叶广芩也是从这里毕业考入女一中,1968年到了陕西,后来从事写作。</h3><h3> 鼓楼东边的宝钞胡同里,有两座学校:北京一中和原北京东城师范学校。一中前身为八旗官学,始建于1644年(清顺治元年);1894年,增建为经正书院;1902年,改名为宗室觉罗八旗中等学堂;1904年,更名为宗室觉罗八旗高等学堂;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变为一所普通公立中学;1949年,由市政府接管,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中学。我的叔伯姐姐曾就读于东城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曾领我到校游玩并参加她们学校的周末晚会,还鼓励我上台唱歌。只是那时太小,没在正式场合唱过歌,退缩了。</h3><h3> 其实,说起老北京东北角的学校,最大头应该是国子监里的辟雍,因为它曾是最高学府。辟雍是太庙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天子的学堂,古代皇帝即位后必须在此讲学一次。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辟雍按照周代的制度建造,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深广各达五丈三尺,四角是攒尖重檐顶,黄琉璃瓦覆盖在顶部,上有鎏金宝珠;四面各开辟一门,四周以回廊和水池环绕,池周围有汉白玉雕栏围护,池上架有石桥,通向辟雍的四个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旧制。殿内为窿彩绘天花顶,设置龙椅、龙屏等皇家器具,以供皇帝"临雍"讲学之用。国子监辟雍是座四四方方建筑,通高34米,除石基外,全部为传统的木质结构。大殿为重檐,四角攒尖,上覆黄色琉璃瓦。大殿正面屋檐之下,高挂着乾隆皇帝御笔"辟雍"九龙斗匾。辟雍四面开门,圆形水池上东南西北各建一座石桥通达四门,连接内外,构成了辟雍的独特建筑风格。辟雍内,正面皇帝宝座和屏风等,正北上方悬挂乾隆御笔"雅涵於乐"匾额,南边悬挂道光御笔"涵泳圣涯"匾额,东边为咸丰御笔"万流仰镜"。</h3><h3> 老北京东北角这片区域,有着如此众多、历史悠久的学校,有着如此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着实令人感慨良多。<br></h3> <h3>这是我就读的大二条小学,现在成了22中安定门校区。</h3> <h3>我的小学毕业照</h3> <h3>方家胡同小学</h3> <h3>老舍先生曾任方家胡同小学校长</h3> <h3>方家胡同小学门匾是老舍先生夫人胡絜清先生所题</h3> <h3>从方家胡同小学毕业的京味作家叶广芩</h3> <h3>校牌子右边的出入口处,应该就是大二条小学的前身崇实小学的旧址,我入学时还是一片民国风格的建筑。现在成了楼房家属院。</h3> <h3>22中走出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庄则栋</h3> <h3>庄则栋先生</h3> <h3>曾经的北京第一护士学校,以前也是民国风格的深院。</h3> <h3>胡适先生题写校名的21中</h3> <h3>萧亁先生</h3> <h3>奚萧伯先生</h3> <h3>现在各学校戒备很严,上学期间大门紧闭。透过方家胡同小学门缝,能看到正中摆放着老舍先生塑像。</h3> <h3>以前的大三条小学与大二条小学一墙之隔,现在成了22中安定门校区(原大二条小学)的操场。</h3> <h3>国子监中学,对面就是国子监。</h3> <h3>以前的国学小学,隔壁就是孔庙。</h3> <h3>粗壮的大树证明着历史</h3> <h3>以前的太保街小学,现在叫雍和宫小学、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部。</h3> <h3>景山学校分校</h3> <h3>东直门中学校门</h3> <h3>六九年去北大荒前,我在“反修路中学”(原女二中现东直门中学)楼前留影。</h3> <h3>以前的校门很简朴</h3> <h3>走100多里地去董存瑞家乡的女二中学生</h3> <h3>文革时期为东扬威路改名</h3> <h3>东直门中学与俄罗斯使馆一墙之隔</h3> <h3>东直门小学成养老公寓</h3> <h3>俄罗斯驻华大使馆</h3> <h3>王大人胡同小学成了幼儿园</h3> <h3>从王大人胡同小学毕业的著名作家史铁生</h3> <h3>曾经的最高学府辟雍</h3> <h3>23中</h3> <h3>北京一中</h3> <h3>经正书院碑文</h3> <h3>一中校园</h3> <h3>以前的东城师范学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