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连谷雨,《弟子规》学与行

心的影子

<h3>  一直对《弟子规》比较推崇,这本不起眼的小书,全书一共360句,共计1080个字,却是中华瑰宝,是历代圣贤的心血。</h3><h3> 女儿小的时候,在我的"威逼利诱"下,背诵《弟子规》,开学良久,看着班里,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我就在想,能不能把《弟子规》引入班级中,让圣贤之书引领孩子们读书做人,有些"温良恭俭让"的风度和秩序,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h3> <h3>  想到就做,于是清明连谷雨之际,我就开始着手让孩子们一一</h3><h1><ol><li><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图文解意,诵读与口</b><br></li></ol></h1><h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h3><h3> 早读,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不急不慢,稳定从容,发音清晰,声调抑扬顿挫不要太高,字句的意义,慢慢融化。没有刻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信持之以恒的熏陶一定能赢得潜移默化的收获。</h3> <h1>  4月10号我们班举行了《弟子规》知识竞赛,让孩子们一一</h1><h1>2.<font color="#b04fbb"><b>领悟于心,开启智慧</b></font></h1><h3> 知识竞赛开始了,小选手们精神抖擞,眼盯大屏幕,耳听主持人念题,小手时刻准备着…一个又一个准确快速的抢答。</h3><h3> 在实际情境应用中,同学们更是不甘示弱,小主持人题未念完,台下已是小手林立,看过去眼花缭乱,不知谁第一个举手,那就选人最多的小组代表答题吧。 </h3><h3></h3> <h3>  后面演变成了小组比赛,请上"统分员",紧张有序的比赛继续进行,选手们流利熟练的回答,引领全班同学背诵各句,把比赛推向了高潮。</h3><h3></h3> <h3>  通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分别评出了:</h3><h3>一等奖:</h3><h3>二等奖:</h3><h3>第一名小组:</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i>看我们获奖了</i></font>一一</h3> <h1>  《弟子规》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强调学文与力行同时,读书不但要"学",而且要"习",应用到生活、学习中,不断修正错误言行,渐渐变化内心。"日日读书,天天力行",让"弟子规"<font color="#b04fbb"><b>传承于行,自主自律</b></font>,号召孩子们用《弟子规》修炼自己。</h1><h3> 所以提议:按学号顺序,每周由一名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几句弟子规写在黑板的右上角,作为本周的班级口号和养成重点,成班级惯例。</h3><h3><br></h3><h3></h3> <h3>  下一步,我将在后面的黑板报上。出示《弟子规》思维导图,帮助大家背诵理解。</h3> <h3>  希望让孩子们能够成为《弟子规》的受益者,健康幸福的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