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

春华秋实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封家书</h3><h3> 二十四年,在历史长河中连一朵小浪花都激不起,但对于个人而言,足矣让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成长为健壮的青年,成就一代人。</h3><h3> 二十四年前,我正在上高中,面临千军万马、铁蹄铮铮的高考,母亲曾给我写过一封简短的书信,托人带给我。其实学校离家也就是四五公里的距离,当时觉得很诧异,也很可笑,感觉母亲有点小题大做。 </h3><h3> 那是母亲第一次给我写信。</h3><h3> 虽然从小和母亲上的小学,这却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母亲的笔迹、记住母亲的笔迹。因为这不是一位老师写给学生们的板书,而是一位母亲传递给儿子殷切、滚烫的深情。我认真地审视母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努力想象着母亲给我写信时的情景。那年那天的整个晚自习课,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我不在乎语法是否通顺、字体是否隽秀、逻辑是否严密,我想从字里行间找到母亲嘱咐我的重点,可是读的次数越多,越找不到重点,感觉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甚至每一处细微的改动对一个儿子来说都是人生的重点。</h3><h3> 我的心痉挛了整个晚自习,我也自豪了一个晚上,为我的母亲。</h3><h3> 时过多年,虽多经辗转,但这封简短珍贵的书信我一直珍藏,不敢丢失。</h3><h3> 母亲老了,满头银发。</h3><h3> 家书依旧,青春焕发。</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9.4.10写于济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