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见楼公文渊先生</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洪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h3>我对旅居台湾的楼公文渊先生是久闻其名,却未见其人。前几年,从众多宗亲闲聊中,每当耳详他的趣事秩闻,我的心中总会荡漾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和羡慕的波涟……。</h3> <h3></h3><h3>无独有偶,去年仲秋,我和义乌宗亲拜谒楼英陵园时,只见绮丽纤秾的六角亭上题有清新淳朴,情通古今的“清燕亭”三个亭匾大字,它系楼英族孙台湾楼文渊先生所书。</h3><h3>我站在亭前抬头再度仰望,凝视,思绪纷繁,一个总统侍卫官,却有这等优美书法,看来此人涵养颇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h3>3月31日上午,香山楼氏三公墓前举行省内外各地楼氏宗亲大公祭活动。午后,我和叶刚等驾车直赴诸暨楼家坞。</h3><h3>下午二时许,汽车离诸暨市应店街上游村委会楼家坞自然村千米多远。车内导航播放语音出奇的清脆,回音响亮绕绕。我驾车这么多年,还从未遇见这种奇怪现象,不禁高叫惊奇:“这里的龙脉地势这么强势,必出高官和名人。”</h3><h3>叶刚满怀激情地说:“前面就是楼家坞,楼秉国中将的老家。”</h3><h3>我情思如缕,环视着车窗外的群山,只见远山近岫,树木茂郁,波状起伏,清山明媚,绿遍山原。</h3><h3>心生惊叹中,汽车驶进了楼家坞东楼宗祠门前。刚一下车,只见萧山区楼塔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楼国生左手扶挽着一位年长的老先生的右手,在萧山楼士青常务副会长的陪同下走进了祠堂内的简易木板凳上就坐。</h3> <h3>叶刚说年长的这位就是楼文渊先生。我心生敬仰,待楼家坞村支书楼根苗,诸暨市台办副主任余燕明,楼国生、楼士青,上游村两委等众宗亲坐下,交谈时抓拍了几张照片。</h3><h3>楼公文渊,年愈九旬,历尽岁月风雨苍桑,已满头银发。长方脸庞的他从随身包内拿出几张复印照片,满面春风地展现着一股刚毅和慈祥,目光和蔼地指着照片中的人物,絮絮细语缓慢地介绍着楼秉国中将的10多张生前照片,以及他与人合写回忆楼秉国先生的文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3><h3>下午三时半左右,陪同楼文渊一行人员,道别楼家坞,各自分流回程。</h3><h3>临别时,楼塔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楼国生,邀请叶刚和我到萧山宝盛宾馆共进晚宴,我心生感激。相见多时,还未与楼公搭上一句话。虽与楼国生共扶挽楼公一程路,也只听其言,而未语,略感遗憾!</h3> <h3>在待客厅,终有机会认真端详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的举止言谈是那么的落落大方,情思是那么的清晰通畅,他时而热情洋溢,时而触景生情,时而意深情切,时而精采动人,情意绵绵,令我兴趣盎然。一生中幸运难得一见高人的肺腑之言,与真诚相见。</h3><h3>宴席中,他数度离席举杯敬酒,更显性情中人的风度和气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3><h3>楼公文渊先生,生于1930年,萧山楼塔人。1946年招考录取民国政府警卫总队。楼秉国慧眼识人,从2000多人中选用安排身边工作。成为蒋介石的侍卫官。1949年在台湾历任高雄市政府副秘书长,台北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二岸三通后,也许是从小生长在萧山楼塔,家乡的许多美好的东西烙印在先生的心里,祖辈父母的恩泽,众多亲人、伙伴们的音容笑貌,令他终身难忘。他的根在大陆,在萧山楼塔,那种挥之不去的记忆和乡愁润泽他的美好心灵,感应着对家乡的爱和深深的情……。</h3><h3>他探亲故里,做了很多慈善公益事业,积极参与中华楼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为增加二岸文化交流和进步作出了贡献,佳话盛传。</h3><h3>时至晚9时许,宴会毕。我和叶刚依依不舍地向楼公文渊先生道别。楼公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叮咛:“回义乌路途远,车子慢慢地开……”。</h3><h3>我心头一热,这种父爱般的叮咛情景,好久好久没有感受到过了。</h3><h3>难怪《义乌楼氏源流》主编楼森老师多次说,楼文渊先生是他见过的世界上最有品味、最有礼貌的人……。</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义乌市上溪镇宅山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洪民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4月8日深夜</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拟笔于大塘坞山庄 </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