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江,守住记忆奔未来

游必居

<h3> 近日,受邀参加了“南谷.板江民艺游学”活动。该活动是由四川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南谷创始人金平先生基于云南自然古村落保护发起的“民艺创客游学”项目。同行有著名军旅作家裘山山,四川省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曹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刘乾坤老师等文学、艺术界的朋友。游学活动于3月30日启程,经昆明中转于当天到达云南省广南县城。次日乘坐中巴车前往板江村。从县城到板江约25公里,因山高坡陡,路面质量不好,尤其是里夺到板江的10公里几乎全是泥石路。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缓慢而艰难的前行。在者兔乡政府和里夺村作短暂停留休息后,我们一行于下午3点到达板江村委会所在地。当地村民听说有客人要来早已身着盛装以壮家特有的热情和方式欢迎我们。</h3> <h3>  板江村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者兔乡者妈村。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千年古寨。2018年12月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属于国家级自然古村落。板江村村民一直都保持着他们独特的民族习俗,无论是在饮食、服饰、居所、节日礼俗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是壮族特色建筑——杆栏式木楼,也叫吊脚楼。多依山傍水,面向田野,视野开阔。整个寨子形成一个群落,既雄伟壮观,又娴静柔美。这些独特的阁楼,用她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这个民族及其文化的迷人之美。</h3> <h3>  到达村里的次日清晨,我和同行的陈俊先生沿着村里的公路走出村子,在一片洼地上瞩目村庄,由于头天晚上下了场大雨,此时板江村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青山染黛作背景,薄雾如丝绕村庄。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在云遮雾绕中若隐若现,也真也幻。如人间仙景、似世外桃源隐藏在大山深处,呈现在春日清晨。返回村庄的路上我们由衷感慨,在这片远离喧嚣,目染青山,只闻鸡鸣的乡间,你可以只念轻风,不问悲喜,宁静以致远;你可以独步天地,无意宠辱,虚怀以守中。尽情地享受这份宁静与单纯,让倦怠的心在千年古寨中接受洗礼!在如诗如画中感受岁月静好,在云淡风轻中享受隔世清幽。</h3> <h3>  两天游学活动中,我们一行体验了当地的民风民俗、非遗技艺、植物染布、手工刺绣、特色美食制作等,两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让我们看到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楼为居,聚火共生的原生态生活方式。看到了一种纯朴、真诚、热情、无私的情感光照人间。</h3> <h3>  离开板江已有多日,但壮族老乡那热情好客,真诚善良的面容,村里小孩那清彻、透明、纯洁、好奇的眼神深深刻进我的脑海,挥之不去。让我久久不不能释怀。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村中,偶遇乡民,虽然素不相认,尽管言语不通,他们都向你投以友好的笑容,热情邀请你进家参观,喝酒吃饭。这是都市人久违了的人间真情。犹其珍贵,倍感亲切,!几天来为客人举行的民艺展示虽然带有表演性,但那完全是村民真实生活的再现。从中你可以看见一个古村落的岁月留痕,一个民族的真实记忆。</h3> <h3>  板江之行时间虽短, 但 收获颇丰,感受颇深。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游离于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看到了一个不染纤尘心地善良、纯朴、热情好客的民族,看到一批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为拯救传统文化,坚守民族记忆,留住千年乡愁而矢志坚守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拳拳之心,其心可敬,其情可感!</h3> <h3>  南谷人把感动变成行动,将爱心付诸善举,​在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背景下,以文化助力精准扶贫,以公益善念圆梦壮乡求新求变融入现代文明之期盼;以原生态的文旅体验满足都市人精神回归之向往。天时、地利、人和,它必将以强大的生命力在新农建设征途上充满生机,渐行渐远!</h3> <h3>  行走板江我在感动,回望板江我在思索。古村落的昨天如何留住,新农村的明天如何开创?我试想:</h3><h3> 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首要前提。开发和保护是一对相运而生的矛盾,贯穿于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一个两难课题,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是一种文化担当,又是一份历史责任。</h3> <h3>  处理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是重要举措。要把先期外来力量的输血功能,通过教育,培训,扶持等方式变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和力量,获得自身独立发展的能力,增强身造血功能,才能持续发展,未来可期。</h3> <h3>  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关系是根本要义。一种文化的形成必然有其合理性。但也有不完美之处,在打破封闭引入外来文明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本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和历史记忆,让两种文明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比如板江村民式建筑有独特的风格,有其科学性和地区适应性,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进,在保持总体风格的情况下,结构功能也应与时俱进,逐步与现代文明相融。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是古村落开发之要。板江的根在于民族性,板江的未来也在于民族性。一个民族文化的兴盛,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知道未来往哪里去。只有记住自己的过去,方能走好自己的未来</h3> <h3>  处理好点的建设与面的助推的关系是必由之路。板江村在未来的发展中除了要着眼抓好自身的建设外,还要充分利用周边成熟的文旅资源优势辐射带动自身的发展。既要努力挖掘潜力,又要充分借助外力。把乡村旅游有机纳入滇黔桂民族风情文化大板块。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借助古村落保护开发的东风,让千年古寨焕发勃勃生机!</h3> <h3>  携手起舞,并肩同歌。歌声在大山深处激情回荡,篝火在壮乡之夜雄雄燃烧,它象征着民族文化的无限生机,象征着精诚团结之胞波力量。虽是星星之火,但在民族复兴筑梦中华时代背景下,必将形成燎原之势,让板江带着泥土芬芳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不久的将来,一个留着记忆、带着乡愁的板江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虽任重道远,但前程似锦,未来可期!</h3><h3> </h3><h3> 最后谨撰此联对金平老师及南谷人用艺术美化生活,以文化助推公益的善举表达我由衷的敬意: </h3><h3><font color="#ed2308"><b><i> </i></b></font><u><font color="#ed2308"><b><i> 情系壮乡,守望民族记忆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展现南谷人历史担当;<br> 爱在板江,留住千古乡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彰显艺术家百姓情怀。</i></b></font></u></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