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伴随着春天的气息</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数学课堂上的日子渐渐发酵</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变得更加善学而多思</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智驳而深入</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灵巧而生动</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甜润而醇厚</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聆听思维碰撞 生命拔节的声音</i></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便是这春光里最灵动的风景</i></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4月9日,县明德小学、胜利学校、实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齐聚站前小学,四校联际,共话数学教学,同课异构,开启教研新篇。</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县小学数学教研室曾祥品主任、张小金老师、明德小学邓云茵书记、实验小学郭清红校长、胜利学校肖洪机校长,以及来自各校的近70余位老师。</span></h3> 开幕仪式 预祝圆满 <h3> 开幕式上,实验小学郭清红校长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词。他的声声叮咛,切切关怀,足以让在场的每位教师重拾教育的初心——立德树人,潜心教学,在“变教为学”的新形势下,打造学趣课堂。</h3> 示范课堂 交流展示 <h3> 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一年级下册的“分类与整理”,展示课上,四位教师胸有成竹,满怀激情,自信满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大化挖掘学生潜能,为与会教师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高效课堂。</h3> <h1><b><font color="#1564fa">站前小学 陈莉</font></b></h1> <h3> 激情四射,灵动活泼的陈老师,在课的伊始,通过“图图为什么这么着急呀?”“怎样才能很快的找到彩笔呢?”“你能帮图图整理一下房间吗?三个精准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初步体会分类的必要性,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h3><h3> 在新授环节,陈老师设置了两个活动:一是按形状分,首先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每种气球有几个?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下来,随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摆法,通过观察比较,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体会象形统计图的优点,在展示对比记录的方法中,陈老师抓住学生的生成,顺势展出统计表的雏形,体会统计表的简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是按颜色分,陈老师通过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等活动,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然后进行汇报交流,两个环节层次分明不重复。</h3> <h3> 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究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活动经验。在两次对比中,让学生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最后欣赏生活中的分类与整理现象,再次感受分类与整理带给我们的便捷,通过对垃圾分类,渗透环保意识。整节课紧密联系生活,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h3> <h1><b><font color="#1564fa">胜利学校 林小筱</font></b></h1> <h3> “熊大和熊二的房间你们更喜欢谁的,为什么?”来自胜利学校甜美可爱的林小莜老师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让孩子们在凌乱与整洁的对比下初步感知分类与整理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把气球主题改编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四种平面图形,通过简单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h3> <h3> 行到生成处,林老师通过联系生活设计分类练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以给汉字分类,让孩子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h3> <h1><font color="#1564fa"><b>明德小学 刘永锋</b></font></h1> <h3> 来自明德小学的刘老师,紧密地结合学生生活设计学习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课的伊始</b>,让学生选择从哪个书柜能很快找到所需的书,为什么?初步感知分类与整理给生活带来便利,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b>课的结尾</b>,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分类的现象,给自己的房间书包整理,做个善于分类的孩子,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会分类的价值,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h3><h3> 刘老师充分给学生活动探索的空间,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在<b>揭示课题</b>后,出示庆祝三八节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先按形状进行分一分,数一数,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整理的过程,了解表达分类计数的方式;让学生对整理的统计图进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特别是每一次活动之前,老师出示操作要求,都让孩子说说自己要干什么,心中有数后再操作,让操作更有效。</span></h3> <h3> 刘老师的评价方式丰富多彩,课堂充满机智。整个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耐心倾听孩子真实想法,顺势引导调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精彩纷呈,当孩子们认真倾听或发言精彩时,刘老师都能用语言或积分卡等方式加以鼓励,学生不仅高兴,还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h3> <h1><font color="#1564fa"><b>实验小学 陈书春</b></font></h1> <h3> 温柔可爱的陈老师将五彩的气球带进课堂,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涂一涂,问一问等活动理解了分类的意义,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同时,陈老师还特别关注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多次提到,你能像老师这样说完整吗?</h3> <h3> 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是统计教学的重点,陈老师在课堂上重点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按形状分时,引导学生说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练习分水果时,让孩子们根据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h3> 交流心得 分享经验 <h3> 课无止境,研之则鸣;学无止境,问之则深!评课议课环节,县小学数学教研室曾老师和张老师带领着全体教师经历了一次思维上的提升和洗礼,对今后的低段数学教学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h3> <h3> 曾老师提到,这四节课都精彩纷呈,每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把握都非常到位。</h3><h3> 对引入的处理,四位老师都能从生活从需要引入。特别是陈莉老师问题设计较好,课的伊始,通过出示图图凌乱的房间抛出问题“图图为什么这么着急?”再接着追问“为什么图图会找不到他的彩笔呢?”学生很自然的有分类和整理的欲望,由问题引入,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动力。</h3><h3> 对例题的处理,四节课都是先按形状分,并重点讲解,让学生动手操作,而按颜色分则用时较短,每个环节都有对比和总结。其中,刘永锋老师的课堂指导作用发挥的特别好,表格与数字的处理相当到位。当出示活动要求后,让学生先读活动要求再说一说按什么分?分一分后还要干什么?使学生更加明确操作要求。</h3><h3> 对于练习巩固,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或对应开课首尾呼应或对应情境。尤其是林小筱老师,新授时间与巩固时间分配较好,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按结构进行分字,跨学科的整合,有趣新颖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分类与整理能运用的生活的方方面面。</h3><h3> 曾老师提出,怎样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按颜色分这一部分的教学既能不与按形状分教学重复,又能减轻练习的任务?他分析到,对于按颜色分这一部分教学,我们可以试图与练习整合,不再实物操作,而是呈现静物图来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从而解决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的问题,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h3> <h3> 随后,张老师夸赞到,激情的陈莉老师,甜美的林小筱老师,耐心的刘永锋老师,可爱的陈书春老师将相同的内容,演绎出了不一样的精彩。</h3><h3> 张老师提到,对于这节课,一是四节课都能创设情境,激活需求,体会到分类与整理的价值。二是给了学生充分探究活动的空间。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h3><h3> 同时,张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几点思考,<b>一是</b>生活中的分类和统计意义上的分类有没有区别?生活中多是因为乱需要整理,而数学中则是读数不方便,所以在设计时是否可以把乱和数相结合来体会分类与整理的必要性。<b>二是</b>怎样分类?按形状分完后呈现出不同分法时,应先关注结果,体会同一标准,结果相同。再感受一一对应的优势,最后按形状和按颜色都分完后再来体会不同标准下结果的多样性。<b>三是</b>分类与整理中关于数,要让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分类的结果是否有效。</h3> <h3>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我们由衷地感谢曾老师和张老师的不吝赐教。四校联际,交流研讨,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第二季,研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停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就让我们带着今天的收获,耕耘于教学一线,共同期待下一次更加美好的相遇。</h3> <h3> 数学很美,愿四校的教研之花越开越盛,让师生共品数学的美;数学很有味,愿四校的教研果实越长越有风味,让师生同享数学本有的智慧与乐趣。</h3> <h3>文字|黄小城</h3><h3>图片|陈文森 马慧娟</h3><h3>审核|刘 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