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水和石的交集,碰撞快乐浣洗忧愁。 老子曰:“上善若水” 处世变成一种纯粹的艺术和哲学。于谦一首《石灰吟》让你感悟家国天下的情怀。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喜欢把石请进诗里,砌入画中。郑板桥写意兰花时常把自己化作一块石头,躲在画中嗅往事馨香,看清风摇曳。曹雪芹一本《石头记》,阅尽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宿命和轮回,凄美眺望远走的迷茫。世间很多事因石而生因石而名。诸葛先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石阵玄妙后人仰之。凡尘情愫在海枯石烂中镌刻成永恒,当轻风拂面怎不念三生石上缘起缘灭?</h3> <h3> 与石结缘,不知是心灵原始的图腾,还是自身倔犟的性格,打小我就喜欢。昔日乡村公路,晒满卵石,像地里刨出的一堆堆大小不一的土豆,能跨一部破旧的单车,算是莫大的荣幸。咬着牙颠簸出一种草原骑手的味道。铺路石印在脑海里, 平凡与伟大,生硬写进小学无病呻吟的作文中。放学回家玩伴们溜走河边,常喜欢用打水漂的方式送走寂寞。随手挑一块扁圆的小石,攥于手心一掂量,轻重合适又不磨手,那便是上乘佳品。切水的角度和力度,似乎成了游戏的必杀技。顺时针甩开胳膊像村头卖力的水车。水花东躲西藏演绎一种“凌波微步”的唯妙,晕开了欢喜也晕开了结局。入水之石沉在碧水里,青苔曼过,鱼虾戏过,坐看桃花流水又一年,独自书写一份圆融。佛光如水,我仿佛看到万年后,那颗精美的石头依旧唱着歌。</h3> <h3> 大雁南飞,轻拂下岁月尘埃。彩云之南那山那水装点着我的梦。去过昆明的石林,方才知道什么叫鬼斧神工。大自然情绪化时像位醉酒的陶艺大师,摔破凡尘的枷锁,云烟四溢留下万堆残片,眼中完美揉碎了,融化了。圆润也好,突兀也罢,孑然也好,孤傲也罢。在风里唱着,在雨里笑着。似刀枪剑戟,如万物生灵,梦幻般景像让你脑洞大开。 石头天生不懂怯懦,头顶苍穹,肩挑日月,脚踩霜雪。难怪齐天大圣”从石缝中蹦出。一不怕天地二不惧海洋,我喜欢山石的个性,执着与信念,承受与担当,包容与忍耐。做人做事何尝又少得了呢?山石无根,却能屹立;山石无叶,却能遍地开花。九曲石阶布下奇门遁甲,石林染上诡异色彩。伫于高岗,吟唱一曲“大风起兮云飞扬”,残阳如血,石林仍在孤独守望历史的天空。</h3> <p> 山高石为峰,一览众山小。戈壁滩上乱石穿空;海岛礁石如墨,夜空流星似雨。无论身处何境,石又曾埋怨过谁呢?人生如棋,千种下法万般应对;人生如梦,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亦真亦假。于我而言,倒不如说人生如石,守一份坚韧。 不苛求,不索取,不奉迎。“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做一颗顽石率性的活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