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不犯井水(副本)(副本)

陈光恩

<h3>  沿着卵石铺就的村间小径,我们步入宁波前童古镇,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时光中。青瓦灰房,街巷纵横;石道蜿蜒,小溪淙淙;雕花精制,阁楼高悬。</h3><h3> 秋日的阳光泛照在明经堂外墙上的雕花石窗,显现出古拙而典雅。石花窗是前童古镇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往往包含了“福、䘵、寿、喜、财的美好寓意。明经堂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明经”匾额是浙江学政奉道光皇帝之命所立,左右门墙上“礼仪”、“孝悌”四个砖雕篆字,廊檐月梁的“海马虹梁”和其下刻的“梅花藏龙”和屋脊中间雕塑的太极双鱼图吻兽反映出前童独特的石雕艺术和建筑饰物。</h3><h3> 前童古镇始于宋末,盛于明清,经历了800多年的发展,至今还保存有1300间各式古建名居。“群峰簪笏”又是前童最具代表性的一幢古宅院之一。站在外边看去,整座墙体嵌着雕花石窗,左右墻上分别塑有“群峰簪笏”、“清流映带”的浮雕,大门口两上方还镶有“五福”青瓷。石雕工艺和明经堂如出一辙!前童与平遥古城古建筑保存完整的恢宏气势,与安徽宏村的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相比迥然不同,又有别于乌镇、周庄与西塘,但前童古镇自有别具一格的韵味,属于典型的浙东古民居。</h3><h3> 清澈见底的溪水,从屋前院后汩汩流过 ,石板小桥是每户人家洗菜、洗衣服和进出家门的唯一通道。全村共有1200多座,既当桥又作埠,漫步于此宛如置身于云南丽江。</h3><h3> 据介绍,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前童的祖先童濠发动村民民从五公里外的白溪凿渠,利用村内地面缓缓东斜,按八卦原理由下而上开沸引水进来。形成挨户环流,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曲径的独特水环境。</h3><h3> 踱过院角,见一方形古井,四周设有护栏,边上有洗涤水槽,铺砌石板。这化解了我的疑惑,前童人不吃溪水吃井水!像这类古井全村有几十口,分布在村落各个集中地段,方形的古井是明代挖掘的,而圆形的古井是清代挖掘的。由于前童的土质冲积而成沙质土,挖入沙积层下都有甘甜的泉水。古井大都紧挨着溪水,落差有几米甚至几十米,但上下、左右互不渗漏、互不干扰,构成了前童独特的水文化,由此可见前童先人的聪明才智。</h3><h3> 喜欢前童的安静,静得门前小溪洗涮的哗啦声都依稀可闻;喜欢前童的恬淡,淡得像低吟从容优雅的古老歌谣。但我更喜欢前童的石雕艺术、更喜欢前童“河水不犯井水”的朴素哲理。个</h3><h3> 归途中,前童的溪水、古井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忽然想起最近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真的要好好学习前童先人的智慧。大家共处一个地球村,两国关系的发展就是要“河水不犯井水”,你流你的河水,我冒我的泉水,互不干扰、互不渗透,这样才能共存,才能共赢。</h3><h3><br></h3><h3><br></h3><h3><br></h3><h3> 2018年10月10日</h3><h3> &nbsp;</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