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教育事业,在中国,一直以来以最重要的社会地位,持续了几千年甚至更长年代;不同性质的社会,也赋予了它纷杂的时代特点和鲜活的生命力。</h3><h3> 2019年4月8日,临沂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13班家委会,组织师生和家长60余人,观看了一部描写八十年代师生情谊的电影--《老师﹒好》。整剧描写了宿南一中高一三班师生的课内课外,以班主任苗老师的新自行车为轴线,辅以师生分房、辅导、当兵、结伙、生病、买鞋、闯县政府等花絮事件为点缀,通过幽默诙谐、波澜惊心的剧情,让我们感受了一把过往岁月中师生互动的真实存在,让那些旧时的青春、人性和人情在我们脑海里跳跃、冲撞……</h3><h3> </h3> <h3>八十年代,那是中国刚刚从封闭了几十年的过去,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的初期,保守思想和现代思维激烈碰撞。人们乍一窥见门外花花世界时不着边际的言行亢奋和对新潮思维未知的恐惧之间激烈矛盾,同样存在于学校教学活动中。这不免引起我们对那时学校中青春、人性和人情的好奇,进而对这些元素现在和将来的存在情形,有了大致的思考……</h3><h3> 看活龙活现的高中学生们闹剧百出的尽兴表演,那是青春绚烂的旋律,怎能不让人让人回味终生、百般留恋?</h3> <h3>看班主任苗宛秋老师没收斧头、口红、课外书、香烟等物品时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毫不手软,那急躁霸道、简单粗暴、不近人情的教学方式背后,是心系学生、履行职责所在!你看他,他面对学生为自己找回的自行车,吼着“快去学习”;他为了抵制收费辅导,冒着得罪同事的风险,课后免费给学生补习功课;他为挽救歧途学生,不顾安危遍寻街头巷尾;他拿出整月的积蓄,救助得病的困难学生;他多次登门家访,无微不至地关爱柔弱的学生安静;他面容严厉的同时,一次次容忍了学生的错误,给学生改正的机会;他不计自己能否分到房子,能否保住名声和职位,严厉而温情地对待学生,胜过亲生……</h3><h3> 看腰別斧头、动辄拳头、桀傲不驯、经常笼络小弟兄惯用混混花招,总是给苗宛秋老师心爱的新自行车过不去的洛小乙。条件优越、新潮前卫、气使意指的班内活跃分子关婷婷。清纯温婉、可人懦弱、品学兼优的安静。武侠式幕后军师王海。见风使舵的八婆李海燕。因家庭困难,表面爱财四处兜售小商品、受苗老师相助走出困境的刘昊。酷爱舞蹈的收音机搭档好兄弟郭建设和蒋文明。</h3> <h3>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他们的故事层出不穷……</h3><h3> 尽管他们有一颗颗躁动的心,导演了许多让人眼花缭乱、心有余悸的恶作剧;但,中华民族善良直爽的本性底限,在这群狂放不羁的八十年代青年人心中仍然坚实有效!他们知道面对过分行为需要马上收手,他们知道用真心真情真实行动彼此理解、爱戴和保护,他们为挽回班级文艺比赛第一的荣誉而业余苦练健身操,他们为找回老师的自行车分头查遍了整个城区,还有的为还老师清白单枪匹马直闯“县衙”……</h3> <h3>老师用毕生精力,改变了他教授牵挂了一生的学生们;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实践,在尊重温暖着他们敬爱的老师……</h3><h3> 电影结束了,影像依然闪现脑中,那些真实的青春、人性、人情在我们脑中得以反复确认……。关键是,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借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世界融合、一带一路等国门的不断开放;随着国家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幸福,我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生活模式的更加文明。这些陈年的青春、人性和人情是否完好地延续到现在?我们是否在坚守?如何才能将这些宝贵的文化精髓流传到我们尊重至上的教育事业和民族传承的千秋万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