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本美篇原创作者:刘路燕;笔名:亮丽人生;1975年春,生于威海乳山市南黄镇归仁村。</h3> <h3>人间最美四月天,就是在这个春天最美的季节,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这个被春光气息包围着的美丽村庄,就是我的家乡归仁。</h3><h3>此次回家乡的主要目的是,与出生在同一个村庄和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相约在这个家乡的花季,相聚同游家乡三佛山,爬山,赏花。</h3><h3>定于2019年阳历的4月7日,这一天也是阴历的三月三。上午八点三十分在于家山庄集合。</h3><h3>当我们驱车进入山庄门外大广场时,只见广场上已经停了好多车,再看庄园院内,已聚集了很多的乡亲。瞬间心情竟有些小激动。毕竟这次家乡人相聚活动的发起人是我。参与这次活动的人数多,足以说明,这次活动的发起是正确的。(这离不开支持我的所有家乡人。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参与,我计划的再好也是枉然。)</h3><h3>我们五人下车,远远地就听到从音箱内传出来地欢快而优美的歌声,不难想象,这是学梓叔和荣老师他们事先为这次活动气氛而准备的。听着歌曲,迈着轻盈地脚步,我们开心地向山庄内的乡亲们挥手。学梓叔见到我们来了,快步走出山庄来迎接他的大侄女们回归。这下我们内心更是激动不已。</h3><h3>迈进庄园大门,我们一行人很快溶于到了众乡亲们当中。相互打招呼,相互握手,相互拥抱。说说笑笑地没有半点陌生感。(这三十多人的乡亲们,有的是我们脑海里有印象但不熟识,有的是根本不认识的,大多数是认识的。归仁村是千户村庄,即使是一个村的,对于我们这些嫁出去的闺女来说,对所有家乡人都熟识那是不可能的。)</h3><h3>说来也怪了,即使不熟识,但,大家有个共鸣,那就是,见了就像见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半点陌生感没有,说起话来都很随和。亲切的很。都说,也许这就是一家人的主要原因吧。(这里有个小插曲,那就是我见到众乡亲里有几位陌生面孔,就问学梓叔这几位是谁?当他一一向我说起时,我尴尬的笑了。因为其中有位男士是我家丽姑的老公,俺家小姑父。十几岁时见过他,脑海里还是他年轻时的样子。可随着时间的变迁,印象中的小姑父站在我面前,却不相识。这就是岁月无情催人老。为了把尴尬气氛扭转,我忙向我家小姑父问好,表示歉意,特意和他老人家握了一下手。唉,要不在那么多人面前,可想而知由于我这个本家侄女的不相识,令他该是多么的尴尬呀!)</h3><h3>趁着还未到集合时间点,号召乡亲们,先到庄园的杏花林里采景拍照。(在庄园,我特意找到园主父亲,一位老教师,也是我的老乡亲。为他留下了2019年的照片。老人很感动。我告诉他老人家,我若来庄园,每次都会给他拍照留念。他说知道呀,因为我来过几次就给他拍过几次的。他笑呵呵地说,谢谢我。还说欢迎我经常来他们山庄。一件小事情,几句看似简单的话语,折射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尊重。)</h3><h3>大家在杏花林里,进入了互拍模式。学梓叔还带了录像机,把杏花林里的欢乐气氛拍了个遍。为了招呼大家拍照,本来声高的我,东一嗓子,西一嗓子的,把俺的嗓子都喊哑了。可心情特爽。杏花林里笑声如春风,把树上的花儿都笑乐了。</h3><h3>到了集合时间点了,人也都到齐了(只有传好叔,还未等拍合影就独自离开去山上采野菜了。我们去赏映山红时,他就归队了。)把众乡亲定格在镜头里,按下快门,留下了人生中,美好而永恒的记忆。</h3><h3>由于今年气候的原因,山上的映山红没有预期绽放的那样好。大家进山后,我选了几个带有映山红景观的位置,给众乡亲留下了如花的倩影。</h3><h3>注:(这次家乡人相聚同游三佛山赏花活动圆满而成功。特别感谢来自家乡人的大力支持!感谢刘占荣老师,刘学梓大叔,刘冬梅等积极组织活动人员和背后的大力支持!感谢在百忙中抽时间参加活动的姐妹!感谢所有参加活动的家乡人!活动如此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h3><h3>若有机会,我们相约再相聚。让我们得亲情友谊天长地久,地久天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