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改河老街是老县城的最后记忆了。</h3><h3>因为毗邻城关小学(一完小前称),加上几个发小住在改河街,曾几何时这里是我们终日流连在此呼朋唤友丢沙包,跳皮筋的地方,这条街伴随我们度过了一段风花雪月的好时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农贸市场的时候,这里是县城赶场的地方。每逢周日,从肉食品公司岔经南门街到印刷厂,一路全是卖鸡鸭和时令蔬菜及竹编木工生活用具的。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去赶场,我的任务永远是帮妈妈拎菜篮子,妈妈走在前面,一路上有见不完的熟人讲不完的话,东走走西转转,能将整个改河街从头到尾走几遍才买点日常菜品,全然不顾身后那个小小拎篮人的郁闷及对顶蛋糕或冰棒之类东西的强烈渴求……几次三番后渐渐的便对赶场失去了兴趣,再渐渐地,这条街便消失在我们的生活视线里了。</h3> <h3>改革开放后,县城有了固定的农贸市场,改河街慢慢地安静下来了,成为街头理发,游医卖药和算命场所</h3> <h3>这些老手艺人手艺好,价格实惠,即使是在拆迁期间生意还是很红火。</h3> <h3>拆迁也不影响摆摊</h3> <h3>黄埔军校是学医的吗?</h3> <h3>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城市的一块伤疤,拆迁后,这里将与全县沿河风光带连成一线,成为人们休闲运动娱乐的好去处,而改河老街的旧貌终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