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往事,忆童年——记马建老师执教的校内公开课《我和祖父的园子》

陈柯

<h3></h3><h3></h3><h3></h3><h3></h3><h3>连雨不知冬去,一晴方知春深,四月的天空显得格外的温暖,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人心情也特别的舒畅。4月9日上午,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滨湖小学语文组全体老师在校录播室聆听了马建老师执教的校内公开课《我和祖父的园子》。 <br></h3><h3></h3><h3></h3><h3></h3><h3></h3> <h3>  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真童趣。教学本课时,马老师更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以此为切入点走近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感受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知道一篇名著《呼兰河传》,了解先辈的一段生活历史,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 <br></h3> <h3>  马老师为这次公开课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多次磨课,总结和反思。课堂之上老师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思考:这还是个什么样的园子?这一问题来导入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有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带动作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自由,在读中体会快乐。老师更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除此之外,老师也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例如,设置填空题,让学生仿写句子,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了文章的表达方式,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萧红散文语言的魅力。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是快乐的,马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br></h3> <h3>  4月10日上午相关校领导和老师对此次教学活动进行了点评,指出这堂课让全体老师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也针对这堂课提出了一些见解,尤其是给一些新加入的老师很大的启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