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大凉山的落后与希望

一兵

<h3><br></h3><h3> 2019年3月20日,我游历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美姑、昭觉和布拖,直至4月2日离开大凉山,短短2周我用镜头记录了凉山深处乡村最底层的彝族群众的现实生活……。</h3><h3><br></h3><h3> 10余天的时间,几乎没留死角走遍了美姑巴古乡的勒布村和洛渣村,参观了昭觉县的一所小学校,还去了布拖县的勒几村。在世界惊叹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大山深处在遥远的边陲,竟然还有如此贫穷落后的村落:群峰横亘,壁立千仞,险恶的自然环境形成这儿孤立和封闭的生活状态。这儿的贫穷程度,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不敢相信这是真的。</h3><h3><br></h3><h3> 尽管已经离开那儿多日,但大凉山贫穷与希望总是挥之不去……。</h3> <h3><br></h3><h3> <b>美姑县巴古乡勒布村</b>~我所到的第一个乡村。我遊行于村庄角落,却没有见到过一个村民。探听之下,才得知原来这个村庄的一位老人去世了,村民都自发地前去为这位老人送葬。老人的家属拉来几头牛准备宰杀做菜招待八方来客,村民帮忙有的将牛肉放入大锅烹煮,有的堆起干柴烤火取暖,无事的则蹲在墙边抽烟喝啤酒闲聊。</h3><h3><br></h3><h3> 彝族人热情,封闭的群居村落中,皆是远亲近邻,无论谁家有需要人手帮忙的,村民都会聚拢起来,这也许是彝族村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好民俗好民风吧。<br></h3> <h3><br></h3><h3> 由于长期的户外劳作,大凉山的彝族妇女大多皮肤黝黑,其黑亮程度有不少可以称之为吉克隽逸第二。人们习惯于把女性和水联系在一起,女人的智慧和灵气都近于水,而绵延险峻的大凉山与大山里的彝族女性,两种不同的质感结合创造出新的美感,坚定和婉丽,刚强和柔美,形成了大凉山里最美的风景。</h3> <h3><br></h3><h3> 巴古乡离美姑县城很近,这个处于山腰间名叫勒布村的小村庄改变着旧有的模样,没变的只是那金黄色的泥巴墙,在一缕阳光的照耀下,彰显了它历史的悲凉与苍桑。</h3> <h3></h3><h3><br></h3><h3> 彝族群众居住的房子大多简陋,室内黑暗,屋内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锅,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室内除贮藏一些粮食外,别无其它有用之物。大多数住房没有厕所,门前堆积着生产用具与肥料,还有一堆堆积攒起来的干柴,卫生环境堪忧。</h3> <h3><br></h3><h3><b> 美姑县巴古乡洛渣村。</b>大凉山贫困原因之一,就是交通落后。一个个村寨分散在大凉山山脉的无数高山深谷之中,交通困难阻碍了经济发展,经济落后又使得缺乏资金去改善交通,形成恶性循环。最近几年,国家投入扶贫资金才使这种状态有所改变。现在,不少通往乡镇的道路已经实现了硬化。</h3><h3><br></h3><h3> 下图,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便是美姑通往乡村的硬化路面,看其新旧状态便知是近一两年才修建起来的。还有不少乡村公路正在修建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大的改善。</h3> <h3><br></h3><h3> 巴古乡洛渣村~村子里唯一一位走出大山成为大学生的姑娘。经过询问,这位女孩叫阿杜曲牛,几年前便考入东北一所大学,现正在外地实习返回家中暂短病休。</h3> <h3><br></h3><h3> 我与大凉山的天真稚嫩的孩子们相识,我用镜头捕捉孩子们内心天真无邪、快乐玩耍的画面,也为同在一片蓝天下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境遇而感慨万千。</h3> <h3><br></h3><h3><b> 美姑县瓦西村~</b>清晨,由美姑去往瓦西乡途中经过几个神秘的小山村,没有任何工业,更没任何污染,但是春天这个季节被道路上的灰尘,还有山乡晨曦的炊烟笼罩着。是雾是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晨曦之中,小山村虚无缥缈的那种状态,似人间仙境的那种感觉。</h3> <h3><br></h3><h3> 由美姑县出发去往瓦西村,途中看到不少彝族妇女背着或带着孩儿在田间或去往田间劳作的场景,有的孩子身披“擦尔瓦”偎缩在田间地头旁,等待着妈妈劳作结束后一起返回家中。</h3><h3><br></h3><h3> 目睹这些,令我感觉到了大凉山彝族女人们的善良、纯朴与勤劳,尽管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尽管生活重担压在身上,但她们依然直面乐观地担当,开朗热情阳光地面对生活。</h3> <h3><br></h3><h3> 途中,巧遇正在徒步去往瓦西村上学的孩子们,要知道这些孩子中有的每天要走10多公里的路程。</h3><h3><br></h3><h3> 为了读书、为了求知,也为了改变人生,这些孩子们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h3> <h3><b><br></b></h3><h3><b> 瓦西乡~</b>位于美姑东北方向50公里处,因地处于海拔最高处,当地的经济强项是养殖业,而瓦西村又以牛、羊为主,几乎家家都有肥壮的牛羊。每天清晨,牧羊人身披“擦尔瓦”,赶着羊群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山坡上,直到傍晚才牧归。<br></h3> <h3><br></h3><h3> 我在村子里的当天,正巧赶上外埠老板来收购山羊毛,彝族乡亲们看着卖出的羊毛攒回来的钱,个个都喜上眉梢。</h3><h3><br></h3><h3> 后来我才知道,瓦西村不仅以养羊而著称,还是美姑县绵羊改良的试验基地。看来,这个村的农民个个都是精准扶贫的受益者。</h3> <h3><br></h3><h3> 在大凉山彝族地区,擦尔瓦是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羊毛披毡,俗称“擦尔瓦”,似斗篷,有长有短,有纯白色的,也有黑蓝色的。长的可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白天披在身上遮风挡雨,夜晚则可以当被褥御寒。</h3><h3><br></h3><h3> 我在瓦西村彝族家里,主人叫我给其拍张穿装“擦尔瓦”的人像照,我竭尽所能给主人拍了几张在我看来并不精彩,但主人却特别喜欢的“擦尔瓦“人像照。</h3> <h3><br></h3><h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希望自己更美丽。即使是美姑县最偏远的瓦西村、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彝族大妈知道要照像,同样也要精心打扮一番,像迎接盛大节日一样,把最好的衣服找出来穿戴上。</h3><h3><br></h3><h3> 彝族大妈这种热爱生活的心态,感染了我,不由地为她多拍了一些各种造型的美照。冬季再去大凉山时,一定叫“美照”物归原主。</h3> <h3><br></h3><h3> 在昭觉,我走进一所学校,记得叫工农兵小学校。学校现有学生4000多名,基本都是彝族小学生。校舍少,学生多,有的还使用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房舍上课,但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些学生的父母还在乡下,而他们却离开父母独居于条件简陋的出租房里,上学、放学,平日里的吃喝拉撒睡都由这些十来岁的孩子们独立完成。</h3><h3><br></h3><h3> 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这些孩子们都有美好的未来。<br></h3> <h3><br></h3><h3> 大凉山的孩子们,是出奇懂事的孩子们,他们年纪虽小,有的看上去也就十来岁的娃娃,但已开始替父母分忧解难,肩负起家庭的重担。</h3><h3><br></h3><h3> 大凉山的孩子们,是出奇纯真的孩子们,他们无缘见识外面的世界,但他们有着世界上最纯真的童心最清澈的目光,最美好的向往。</h3> <h3><br></h3><h3> 这是我大凉山之行,唯一在昭觉县城效区看到的绿色菜地。这些菜地,是郊区农民靠它生活的主要来源,但正在劳作的农民却忧心忡忡,因为不久的将来这块菜田要扶贫搬迁,每亩地给农民补偿8万元。许多农民担心,补偿款本来不多且又不会好好利用,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钱花完了,以后的日子恐怕要比现在过得更加艰难。</h3> <h3><b><br></b></h3><h3><b> 布拖县勒几村。</b>布拖是我大凉山之行的最后一站,整体看布拖较比美姑、昭觉更为贫穷,多数彝族聚居于高寒山区或半农半牧区域,有些贫瘠的山区散落的乡村还没有通车,只能徒步或骑马才能走到。</h3><h3><br></h3><h3> 一些散落的村庄里有不少留守儿童,也有不少父母双亡(因为吸毒和艾滋病而过早离世),冷天依然穿着单薄的衣服和赤脚穿着拖鞋。</h3><h3><br></h3><h3> 看到眼前一些可怜的孩子,心里折射出一种痛。这种痛无法名状,深感脱贫之艰难,任重而道远。</h3> <h3><br></h3><h3> 大凉山的男人们,在家里一般都有极高的地位,蹲墙角、晒太阳、喝啤酒、抽烟袋,是他们之喜爱。家务劳动以及耕田种地这活儿他们几乎很少沾边,通常交给主妇们去忙活。</h3> <h3>  </h3><h3> </h3><h3> 大凉山彝族妇女们,是令人敬佩的。她们在艰辛的生活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耕耘劳作,她们从不吝惜对外乡人的笑容与善意,她们的快乐与微笑总是挂在脸上。</h3> <h3><br></h3><h3> 在布拖街头时常看到将一只或两只鸡放进怀里,用彝族人常穿的披毡(擦尔瓦)捂得紧紧的。有的甚至不知他们怀揣着活鸡,等买主来了,才将鸡脸露出来。发现镜头对着鸡拍摄,有的还会被制止。像呵护孩子那样,似乎生怕惊吓着怀里的鸡。到了集市,感觉他们在意的是热闹,三三俩俩在聊天,其次才是卖鸡糊口。</h3> <h3><br></h3><h3> 10来天的行程,接触到了许多生活在最底层的彝族百姓。他们虽然尘土满面,衣衫褴褛,有的甚至终生不理发、不洗脸,但他们很满足,他们的笑声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似乎尽情享受着生活的每一天。</h3><h3><br></h3><h3> 我深深感动于大凉山彝族百姓乐观的生活态度。毋庸置疑,大凉山缺的是物质,不缺的是笑声与快乐。</h3> <h3>  回归我的标题《大凉山纪实:落后与希望》。似乎,这不是游记,而是一篇纪实性的报道。我把大山深处的彝族乡村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若能引人感触和深思便达到了目的。但愿政府与社会力量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但愿全社会更加关注大凉山,但愿大凉山彝族百姓尽快脱离贫困,在落后与希望中实现应有的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