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最近上海流浪汉沈巍走红网络:</h3><h3><br></h3><h3>沈巍究竟是不是大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反应了社会的一种强烈的饥渴:</h3><h3><br></h3><h3>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大师了!</h3> <h3>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外一位杭州的流浪大师:<br></h3><br><h3></h3> </h3></br><h3>曾经一篇题为<strong>《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strong>的新闻,曾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h3></br><h3>内容大致是说,杭州图书馆十年来始终坚持,向流浪者和拾荒者开放,允许其入馆读书,不过对他们的唯一要求是“要洗手”。</h3></br><h3>网友为此纷纷点赞,称杭图为<strong>“史上最温暖图书馆”。</strong></h3></br><h3> </h3></br><h3>其中,一位拾荒老人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认真读报的样子,让许多网友动容,许多人都为他追求知识的精神点赞,老人家不自觉成为杭州城的网红。</h3></br><h3>可是,这位认真读报、渴求知识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最终抢救无效去世。</h3></br><h3><strong>老人离世后,他的故事才一一被揭开,他的遗产震惊了世人。</strong></h3></br><h3>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他在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h3></br><h3> </h3></br><h3>老人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本应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却生活拮据,还要捡垃圾过日子。</h3></br><h3><strong>原来,老人省吃俭用,把所有钱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strong></h3></br><h3> </h3></br><h3>老人的遗物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泛黄的捐资助学凭证,希望工程的救助报名卡,读之潸然泪下的受助孩子的来信。</h3></br><h3> </h3></br><h3>每封信中,都有受助孩子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h3></br><h3>韦思浩老人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h3></br><h3>可是,这些受助的孩子或许至今都不知道韦老师的真实身份,因为老人一直匿名的对他们进行帮助。</h3></br><h3><strong>老人在捐助上从不吝啬,对自己却极为苛刻。</strong></h3></br><h3> </h3></br><h3>他住的房子是多年前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里至今还是交付时的毛坯,没有任何装修,连照明灯也是工地上的那种小灯管。</h3></br><h3>房子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每个看过的人,都替老人心酸落泪。</h3></br><h3>老人一生对自己很苛刻,生活清贫,却把丰满的爱,分给了那些困苦的孩子。</h3></br><h3> </h3></br><h3>韦思浩老人的善举还不止于此,他在十几年前就决定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h3></br><h3>一根竹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口袋挑于肩后,透过塑料袋,塑料瓶和罐子隐约可见,这就是韦老师生前给大家的印象。</h3></br><h3><strong>他看起来落魄,游走在生活边缘,可是他的灵魂深处繁华而又纯净,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爱的真谛。</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strong>感谢有这样一位老人,</strong></h3></br><h3><strong>温暖了人间...</strong></h3></br><h3><strong>韦思浩</strong></h3></br><h3>一位退休教师</h3></br><h3>一位拾荒老人</h3></br><h3>用自己的言行</h3></br><h3>感染我们冰封已久的沉寂的心</h3></br><h3>瘦削的身板上</h3></br><h3>一件旧得掉色的暗橙色夹克</h3></br><h3>胸前挂着一个土灰色的包</h3></br><h3>在图书馆伏案读书</h3></br><h3>那双看书前一定要认真搓洗的双手</h3></br><h3>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h3></br><h3>12月13日</h3></br><h3>那场猝不及防的车祸</h3></br><h3>无情地带走了这位拾荒老人的生命</h3></br><h3>却让我们无尽的缅怀</h3></br><h3>然而实际上</h3></br><h3>老人有房、有退休金、</h3></br><h3>有3个关心他生活的女儿</h3></br><h3>但多年来却一直过着拾荒生活</h3></br><h3>父女之间埋怨、不解、</h3></br><h3>心疼,复杂的情绪</h3></br><h3>终于在女儿们整理遗物时解开</h3></br><h3> </h3></br><h3>一沓沓小心收藏好的助学证明和书信</h3></br><h3>《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h3></br><h3>《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h3></br><h3>《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h3></br><h3>几十张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捐助证明</h3></br><h3>静静地展示着老人这些年的生活</h3></br><h3>让人感触最深的</h3></br><h3>是那张签了名的遗体捐赠志愿表</h3></br><h3>何其伟大的精神!</h3></br><h3>何其伟岸的情操!</h3></br><h3>而受助者</h3></br><h3>或许至今都不知道捐助人真实的姓名</h3></br><h3>助学证明上的落款</h3></br><h3>仅仅都是“魏丁兆”这个化名</h3></br><h3>至此</h3></br><h3>社会终于知道</h3></br><h3><strong>老人并非生活窘迫的拾荒者</strong></h3></br><h3><strong>而是行的高标</strong></h3></br><h3><strong>做的楷模!</strong></h3></br><h3> </h3></br><h3>然而你是否知道</h3></br><h3>老人毕业于原杭州大学</h3></br><h3>即现在的浙江大学</h3></br><h3>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h3></br><h3>如此的一位智者</h3></br><h3>在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同时</h3></br><h3>无限地褪去了自己原有的光彩</h3></br><h3>隐匿于默默的拾荒生涯中</h3></br><h3><strong>韦,伟大</strong></h3></br><h3><strong>思,思想</strong></h3></br><h3><strong>浩,浩然</strong></h3></br><h3> </h3></br><h3>浮躁的今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横行其道。</h3></br><h3>而真正的悲悯,仍如流水般涓涓流淌于至善者心中。</h3></br><h3>他是浙大的骄傲!也是杭州的骄傲!更是浙江的骄傲!是全体老人的骄傲!</h3></br><h3><strong>高山仰止,</strong><strong>景行行止。</strong></h3></br><h3>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于求是园中,静默修行。</h3></br><h3>今日的我们,愿在他的感化下,一扫精神上的荒芜,聚集我们微小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h3></br><h3> <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h3></br><h3>按照现代人的活法,大师的人生之路是那样的:坐拥豪车豪宅,结交各种名流,在名利的阶梯上,努力攀登……</h3></br><h3>然而要知道,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学问、智慧是和财富无关的,甚至是负相关的。在中国历史上,凡是被尊重的大学问家,绝对没有大富豪,一般都是不富裕的人,甚至穷人:</h3></br><h3>孔子的周游列国,实质上是流浪列国。庄子有时穷的都揭不开锅,陶渊明也一身清贫,与草庐为伴。</h3></br><h3>中国还有“礼失求诸野”的传统,认为真正的大学问不在庙堂,而在江湖。</h3></br><h3>而现在,大师在江湖流浪,小丑在庙堂演讲。</h3></br><h3>然而,韦思浩这位真正的流浪大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民族的高尚情操,并没有彻底消失,只是有待被唤醒!</h3></br><h3> </h3></br><h3>期待中国文化人能够重拾骨气,期待中国人能够找回灵魂!</h3></br><h3> <h3>■ 来源:秉灯夜谈,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h3><br><h3></h3> <h3>编辑:张玉军(上图),1963年2月生,山东东营市人,1980年9月自地方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1983年7月毕业后在步兵第138师医院先后任检验技士、检验技师、主治医师、防疫所长。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随步兵第138师医院在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985年5月在老山前线入党。1998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2004年底转业,自主择业,现在潍坊市区某综合门诊部任检验科主任。2015年1月加入公益组织——潍坊市奎文区徒步协会,任协会宣传部长至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