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格律诗写作技巧

作者:静悟居士

<h1><b>格律诗写作技巧(一)</b></h1><h3><b>主讲:沈海荣 编辑:静悟居士</b></h3> <h1><b>主讲老师:沈海荣,女,汉族,生于1974年9月20日,笔名静听雪落,出生于灵山秀水、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之乡,生长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自幼喜读诗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古诗词的写作,研究,培训,目前从事古典诗词培训工作。</b></h1><h3></h3><h1><b>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巴彦淖尔诗词学会会员,磴口诗词学会会员。</b></h1><h1><b>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选刊》《内蒙古诗词》、《甘肃诗词》、《包头诗词》、《巴彦淖尔诗词》、《河套文学》、《黄河晚报》、《敕勒新歌》《河套源》等诗歌刊物......</b></h1> <h1><b>今天我来和大家探讨的是我们学诗路上避免不了的三个话题:</b></h1><h1><b><font color="#ed2308">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传承古典诗词</font></b></h1><h3></h3><h1><b><font color="#ed2308">二、关于写诗用平水韵还是新声韵的话题。</font></b></h1><h3></h3><h1><b><font color="#ed2308">三、写格律诗为什么要从学习对句开始。</font></b></h1><h3></h3> <h1></h1><h1><b>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b></h1><h3><b style="font-size: 20px;">1、首先,从广义来的说,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古典诗词中包含了我国的历史、人文、地理、哲学等方方面的内涵,它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情感的文字样式!它的产生、发展和传承,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所系,是中华文化的命脉、血脉之所在。</b></h3><div><h1><b>①.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样式之一,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起初,《诗经》《楚辞》并称,一副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构成了诗歌历史长河的两大源头;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成诗歌之盛世,蔚为壮观。</b></h1></div><div><h1><b>②.其后的宋诗,虽不似唐诗的典雅丰腴、意气浩然,然亦瘦劲冷峭、精细澄澈;与此同时,唐宋词以她姹紫嫣红、千媚百态的风姿,与唐宋诗争奇斗妍;元明清三代,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诗词成就虽不及唐宋,但就具体诗人而言,也还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供后人欣赏。</b></h1></div><div><h1><b>③.“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民族的文化意识,深植在国民的温馨记忆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这首诗,激励一代又一代奋发有为的华夏儿女,去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眼界。它告诉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要钻牛角尖,要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的道理。</b></h1></div><div><h1><b>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民族气节,是一把正骨尺,一颗定心丸,不知校正了多少人生航向,在国家尊严与个人生死考验面前,凸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标高。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留存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具有永恒的魅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们民族保持独有的特性。</b></h1></div><div><h1><b>⑤.而且学习古典诗词更有助于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中华古典诗词特别契合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而且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通过对古典诗词的推进和普及,可以提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境界和民族素质!应该得到尊重和传承。</b></h1></div><div><h3><b>⑥.把握好传承能在当下趋于浮躁的社会使我们保持定力,以及在我们面对困难问题时给我们以启迪的作用,也借以保持民族的文化与特性,使我们的子孙永远流淌着炎黄的血液。</b></h3></div> <h1><b>2、其次,从狭义的角度来讲,诗词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言志、抒情、表达美好愿望的最好表现方式!对于写诗词的人,人们也往往冠以文人雅士,骚人墨客等等之类的雅称,诗词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它还是我们放牧灵魂,休憩灵魂的净地。</b></h1><h1><b>①.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它华在哪里?这是因为诗书它会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比如:胸怀、情怀,审美等等。它会让我们心胸开阔,人情豁达,见识卓然,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少于计较,会让我们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一切的纷争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一个人心胸有了,情怀有了,心灵纯净了,你说他能不美吗?</b></h1><h1><b>②.有句话叫“相由心生”,心灵美了,面相自然就美,面相美了自然看着就舒服!心灵的美不同于表面雕饰的美,雕饰的美是死的,时日久了会有审美疲劳。而心灵的美它具有延展性,弹性,它的美是时时更新的!</b></h1><h1><b>③.有道是:“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我想除去美人二字之外这句话其实适合我们每一个人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可是如果有诗书在心,老去的也只是我们的容颜,岁月可以剥蚀我们年轻时的风采却无法改变我们那颗永远年轻的诗心!我们可以用我们那颗年轻的诗心去发现美,创造美,讴歌美,让一切美的东西从我们的心底流出,从我们的笔尖流出。</b></h1><h1><b>③.一颗不老的诗心会让我们永远精神焕发,神采飞扬,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书香气也会让我们的气质大大提升,脱去俗味,卓然于世,即便老去我们依然要优雅的老去!相信诗词会带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好,关于古典诗词的学习和传承我们就讲这么多!</b></h1><h3></h3> <h1><b>二、今天要讲的第二个话题就是:</b><b><font color="#ed2308">学习古典诗词无法避免,也是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用旧韵还是新韵的问题!</font></b></h1><h1><b><br></b></h1><h1><b>①.提到旧韵和新韵的话无非就是(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和(中华新韵),在旧韵里平水韵是用来写诗的依据,词林正韵是写词的依据,中原音韵则是用来写曲的依据,而中华新韵则是我们现代人写诗词曲赋通用的依据。当然最近又出台了《中华通韵》来代替中华新韵。</b><br></h1><h1><b>②.其次,诗词是讲究韵律美的,过去的诗词都是用来吟咏唱和的,一首意境优美,抑扬顿挫的好诗吟来让人满口生津,余味无穷……而这些抑扬顿挫就是我们以后将要学的格律诗中的粘,对,替等等……如果不学旧韵我们是很难准确的判断在一首古诗里,一个字在句子里是平还是仄的,那么我们也就很难体会古诗词的那种抑扬顿挫的韵律美。</b></h1><h1><b>③.+</b><b>而声调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好多今平古仄,今仄古平以及入声字的分派消失等等一系列的变化,你如果再用现代人的读法去读显然是行不通的 , 所以古韵是我们必须要学的。</b></h1><h1><b>④.但是主张用新韵的又说了,现代人却用古韵来写,这也太不合时宜了,过去的语言规范和要求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时代潮流了,现代人就要按现代人的普通话发音来写,就要按现代的语言规范和要求来写!不然多别扭啊,这也的确是无可厚非的。</b></h1><h1><b>⑤.因为社会发展了,诗词发展到今天,社会环境,语言环境以及语言习惯,语言规范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过去古诗词中的一些物象,也都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殆尽,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事物新名词的出现。如果再套用过去的一些东西显然很不合时宜了,应该用新韵。</b></h1><h1><b>⑥.那么基于这两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个人认为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这个问题,也要从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来看待这个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世间万事万物只有相对没有绝对。</b></h1><h1><b> 首先,我们要学习前人的作品,要汲取前人作品里的精华之所在,就必须要让自己尽可能的置身于那个时代的语言环境中,去诵读去体会。也就是要遵循那个时代的语言规范和要求。</b></h1><h1><b> 其二,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是不是也该遵循古人的语言规范和要求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学和写是两码事。学是为了我们现在的写来服务的,学好过去就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写好现在!在写的时候我们就要跳出那个时代的束缚,回归到现实中来,用我们现代人的语言习惯来写!写我们现代人的事,这样才不会产生矛盾!</b></h1><h1><b> 其三,说到这儿有人就说了,那这样说来是不是就该把古人的语言习惯一概摒弃,一采律用大白话呢?错!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古诗词的韵味!那不如去写现代诗好了。</b></h1><h1><b> 我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的区别,古典诗词好比“闺楼秀女”,含蓄、典雅、高贵;现代诗歌好比“时髦女郎”,热情、奔放、浪漫,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概念。而我们现代人写古典诗词就好比是改良旗袍,可以加一些时代气息,但不能走了大样,否则就不伦不类了。</b></h1><h1><b> 而要把这个改良旗袍设计地恰到好处,既有古典韵味,又有时代气息,这就需要我们既要精通旗袍的发展演变,设计理念及它的内涵,又要掌握我们的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精通旧韵,又要会熟练运用新韵。这些都做到了,那么我们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了,是穿原汁原味的古典旗袍,还是穿有时代气息的改良旗袍,想写什么风格就随自己喜好而定了……</b></h1><h1><b> 至于怎么来把握这个度,就要看我们自己的修为了。所以对于用旧韵还是用新韵,不用过多纠结,随自己喜好即可!啰嗦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要想学好古诗词,旧韵是必经之路,现在我们是格律诗班,那么我们要遵循的就是旧韵,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旧韵即是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那都是以平水韵为基础的细化或扩展。所以以后讲得课程我们都会以平水韵为主,作业也一律要求平水韵。至于毕业之后你想用什么韵那就随你喜好喽!</b></h1> <h1><b>第三个话题:就是要想学好律诗,对联将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跟大家简要的说一下大家就明白了。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律诗是由八句组成的,而这八句里中四句就是对仗工整的两个联句,然后加上开头两句结尾两句一起一合就是一首完整的律诗。</b></h1> <h1><b>1、以及我们将来要学的词曲都要用到对仗句,也就是联句。联句的要求,它符合了律诗中除去首联和尾联外,中间各联句的所有要求,所以说对句是学习格律诗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学习格律诗的基础。因为他篇幅短小较容易上手,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些,对我们零基础的同学来说更是开启诗词之路的钥匙。</b></h1><h1><b>2、所以我们今后的诗词之路将会从联句开启,在我们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对句练习也将贯穿始终。接下来呢,我将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为大家讲解对联知识,然后再开始我们的律诗创作!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同学们能跟着我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踏上我们的诗词之路! </b></h1><h1><b><font color="#ed2308">3、入声字的辨别:</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当代人分辨入声字的主要方法 </font></b></h1><h1><b>我们当代人学习近体诗,最大的难关之一就是平仄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窍门。 </b></h1><h1><b>1、是勤读韵书。 </b></h1><h1><b>初学者没有必要去啃卷帙浩繁的《广韵》、《佩文韵府》等韵书 </b></h1><h1><b>可以先读简要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诗韵》、1992年新2版《诗韵新编》等。读入声部时,把那些今天读平声的常用字挑出来,另抄一本,加深记忆,用时备查。 </b></h1><h1><b> 2、是背诵作品。 </b></h1><h1><b>普通话中读平声,而在近体诗或词里面放在仄声字眼上的字,一定是入声。从背诵诗词中可以掌握不少入声字。 </b></h1><h1><b>如"国"、"昔",今读平声,在毛主席的《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b></h1><h1><b>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中,都是出句的尾字,处在仄声字眼上,因之必是入声。</b></h1><h1><b>又"菊"、"出"今读平声,读了唐人岑参的《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琢磨一下,就明白这两个字必是入声无疑了。 </b></h1><h1><b>读词也可以辨认不少入声字,一般《念奴娇》、《满江红》、《忆秦娥》等词牌是用入声押韵的。背诵作品是辨认入声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 </b></h1><h1><b>3、是按偏旁、数字记 </b></h1><h1><b>入声字中有不少偏旁相同的字,我们予以编排,可以触类旁通。例如记住"责"字是入声,那么"箦ze、碛qi、啧、帻、绩"等字就不难记忆了 </b></h1><h1><b>又如"夹"字是入声,"狭、峡、硖、蛱、侠、浃、惬qie"等字也是入声。 </b></h1><h1><b>在数字中,除"三"、"千"是平声外,其他都是仄声,那么现在普通话里读平声的"一"、"七"、"八"、"十"、"百"、"亿"必是入声。 </b></h1><h1><b>“滴、嫡、嘀、谪、摘”“副、富、福、辐”“插、锸”等。个别读音不同是语音变化的缘故,仔细体会或许就可以能体会出来其规律。 </b></h1><h1><b>还可以反推,如:“酌”是入声,那么“勺”也是入声(勺古读shuo音)。那么“芍”字也是入声。 </b></h1><h1><b>今平古仄的字多是变成了入声字,大家知道了入声字的规律,掌握平仄也就不难了 </b></h1><h1><b> 4、是按韵母记。入声字中韵母相同的字也可以记一知十。例如 </b></h1><h1><b>(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阳平),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b></h1><h1><b>b:拔跋白帛薄荸别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驳。 </b></h1><h1><b>d:答达得德笛敌嫡觌翟跌迭叠碟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b></h1><h1><b>g:格阁蛤胳革隔葛国虢。 </b></h1><h1><b>j:及级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夹嚼洁结劫杰杰竭截局菊掬橘决诀掘角厥橛脚镢觉爵绝。 </b></h1><h1><b>zh:札扎铡宅择翟着折蜇轴竹妯竺烛筑逐浊镯琢濯啄拙直值殖质执侄职。 </b></h1><h1><b>z:杂凿则择责贼足卒族昨。 </b></h1><h1><b>(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b></h1><h3>例如: </h3><h1><b>de:得德。 </b></h1><h1><b>te:特忒慝螣。 </b></h1><h1><b>Le:勒肋泐乐埒垃。 </b></h1><h1><b>ze:则择泽责啧赜笮迮窄舴贼仄昃。 </b></h1><h1><b>ce:侧测厕策策册。 </b></h1><h1><b>se:瑟色塞啬穑濇涩圾。 </b></h1><h1><b>(三)凡k、zh、ch、sh、R五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b></h1><h3>例如: </h3><h1><b>kuo:阔括廓鞹扩。 </b></h1><h1><b>zhuo:桌捉涿着酌浊镯琢啄濯擢卓焯倬踔拙斲斫斮鷟浞梲。 </b></h1><h1><b>chuo:戳绰歠啜辍醊惙龊婼。</b></h1><h1><b>(四)凡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时,无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b></h1><h1><b>只有「爹」die字例外。例如: </b></h1><h1><b>bie:鳖憋别蹩瘪别。 </b></h1><h1><b>pie:撇瞥。 </b></h1><h1><b>mie:灭蔑篾蔑蠛。 </b></h1><h1><b>die:碟牒喋堞蹀谍鲽跌迭瓞昳垤耋绖咥叠。 </b></h1><h1><b>tie:帖贴怗铁餮。</b></h1><h1><b>nie:捏陧聂镊臬闑镍涅蘖孽啮啮。 </b></h1><h1><b>Lie:列冽烈裂洌猎躐捩劣。 </b></h1><h1><b>(五)凡d、g、h、z、s五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b></h1><h1><b>dei:得。 </b></h1><h1><b>gei:给。 </b></h1><h1><b>hei:黑嘿。 </b></h1><h1><b>zei:贼。 </b></h1><h1><b>sei:塞。 </b></h1><h1><b>(六)凡声母f,跟韵母a、o拼合时,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b></h1><h1><b>fa:法发伐砝乏伐阀罚发。 </b></h1><h1><b>fo:佛缚。 </b></h1><h1><b>(七)凡读ue韵母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只有「嗟」jue,「瘸」queˊ,「靴」xue三字除外。例如: </b></h1><h1><b>ue:曰约哕月刖玥悦阅钺乐药耀曜跃龠钥钥瀹爚禴礿粤岳岳鸑軏。 </b></h1><h1><b>nue:虐疟谑。 </b></h1><h1><b>Lue:略掠。 </b></h1><h1><b>jue:噘撅决抉鴃诀玦掘桷崛角劂蕨厥橛蹶獗噱臄谲鐍珏孓脚觉爵嚼爝绝蕝矍攫躩屩。 </b></h1><h1><b>que:缺阙却怯确榷壳悫埆确阙鹊雀碏。 </b></h1><h1><b>xue:薛穴学雪血削。 </b></h1><h1><b>(八)一字有两读,读音为开尾韵,语音读i或u韵尾的,也是古入声字。例如: </b></h1><h1><b>读音为e,语音为ai的:色册摘宅翟窄择塞。 </b></h1><h1><b>读音为o,语音为ai的:白柏伯麦陌脉。 </b></h1><h1><b>读音为o,语音为ao的:薄剥摸。 </b></h1><h1><b>读音为uo,语音为ou:肉粥轴舳妯熟。 </b></h1><h1><b>读音为u,语音为iu:六陆衄。 </b></h1><h1><b>读音为ue,语音为ao:药疟钥嚼脚角削学。 </b></h1><h1><b>(九)一个反向定律凡是韵母有ng的一定不是入声字 </b></h1><h1><b> 关于入声字 的确很难记住,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b></h1><h1><b>说几个比较有用的字</b></h1><h1><b>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者 </b></h1><h1><b>醒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b></h1><h1><b>听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b></h1><h1><b>看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b></h1><h1><b>过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b></h1><h1><b>望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b></h1><h1><b>忘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b></h1><h1><b>解释一下过字,在做过失的意思的时候一定是仄音字 </b></h1><h1><b>这几个只是常用的字还有些字,就不一一指出了 </b></h1><h1><b>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律诗中没有;【通】通是指多音字平仄两读,一个多音字所谓的通是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不同的词性下,要么平要么仄,一旦应用到律诗中,非平即仄,所以字有,【通】,诗内的字没有【通】 </b></h1><h1><b>还有几个字 </b></h1><h1><b>今天读平音 可是不是入声字 </b></h1><h1><b>比如 棵 </b></h1><h1><b>应该是 上声字 </b></h1><h1><b>荫 应该是去声字 </b></h1><h1><b>比较少见</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