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五一”山水意境家庭三日游

生普洱

<h3>  当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回归田园,才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我们身处都市的现代人,虽说很难有机会体验到真正的田园生活,但也不妨择个假日,往城市周边走走。</h3> <h3>一、 旅游方向:丽水古堰画乡【山水与油画欣赏】。<br></h3><h3>龙泉:【龙泉、青瓷博物馆和欣赏】【浙江最高峰黄茅尖】。</h3><h3>二、玩法:自驾,AA自费;自由行,摄影,人文。</h3><h3>三、小姑组团。参加人员:由小姑审核把关。</h3><h3>四、时间:初定三天。</h3><h3>五、第一天:金华上午出发9:00,目的地:丽水古堰画乡,住古堰画乡民宿。</h3><h3>六、第二天:丽水古堰画乡适时出发,目的地:龙泉。欣赏龙泉青瓷小镇、青瓷宝剑博物馆、龙泉山。</h3><h3>七、第三天:适时返回</h3><h3><br></h3> <h3>  丽水有个古堰画乡,紧邻瓯江,这里山清水秀,适合打发闲暇时光。您可以在瓯江边把酒临风,任江上的帆影渐行渐远,独自发呆,胡思乱想……</h3><h3> 古堰画乡"古堰"表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h3><h3> "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h3> <h3>  瓯江将景区分为两部分,“古堰”是北岸的堰头村,“画乡”指的是南岸镇政府所在的大港头镇。二者隔河相望,没有桥,只有画舫往返两岸。游人通常会先到大港头,而后乘船去对面的堰头村。两边都有游客中心,门票可以分开买,不过买联票会略便宜一些。</h3><h3>  大港头看点最集中的是江边一条挂着红灯笼的街——江滨古街,虽然新修后看不出古意,也算得上风景如画。</h3><h3> 街道两边大多是画室或者和画有关的店铺,你可以在街边文艺的特色小店淘些特色小玩意儿,也可以在他她爱情邮局寄张明信片给亲人朋友。东面街口有棵古香樟树和以此命名的双荫亭,很有韵味。</h3> <h3>“走过的都是路,坐下来才是风景。”啊,古堰画乡!诗一样的美,画一样的灿烂……</h3> <h3>瓯江帆影,眺望烟云似的瓯江,总让人免不了浮想翩翩。</h3> <h3>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素有“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和“处州十县好龙泉”的美誉。龙泉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县。全市面积3059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8个镇、7个乡,人口29万人。</h3><h3>  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2%,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2万个/立方厘米,其中城区4860个,境内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宜人,生态景观迷人,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长三角第一高峰。</h3><h3> 龙泉是“非遗”宝地。龙泉是中国青瓷之都和宝剑之邦。龙泉因剑得名,春秋时欧冶子在龙泉铸就三柄剑,用其中一柄名为“龙渊”的剑作为地名,后因避讳唐高祖李渊,改称龙泉。龙泉凭瓷生辉,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中兴于当代,以“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龙泉“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宋代五大名窑。</h3> <h3>它是江浙第一高峰,海拔1929米,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据说天气好的时候,日出很美。</h3> <h3>青瓷,唐朝诗人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它的色泽之美,宋代庄绰在《鸡肋篇》中也有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龙泉这个地名曾不止一次出现在古代文人赞颂青瓷的诗句里,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h3> <h3>有人说:世界青瓷在中国,中国青瓷在龙泉,这话一点不为过。看过了青山绿水,别忘了龙泉还有个独一无二的青瓷小镇,面对青瓷的极致之美,似乎所有的语言都失去了力量。</h3> <h3>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除了青瓷,龙泉宝剑也因继承了用剑池湖水淬剑的传统,从而缝刃锐利,刚柔相济,名扬天下。</h3> <h3>不可居无竹,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人格追求,也是现实生活中理想的生活环境。龙泉宝溪乡有一处村落,一面是极具现代感的建筑美学空间,一面是小桥流水的江南淳朴村落。</h3> <h3>宋城龙泉山,云雾缭绕,如梦是幻;青瓷和宝剑,独一无二,闻名世界;乡间村落,翠竹呼应,古朴之余不失时尚与创新。没错,这就是龙泉,一处隐于山谷深处的世外桃源。</h3> <h3>重点:@章斌,甜品美食较多。美食:安仁鱼头,牛奶藤炖猪脚,龙南田螺,茶丰泥鳅火锅,屏南金栗炖金鸡,山 米麻 糍 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