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19年4月3日-4日•晴</p><p class="ql-block">主线:三山五岳5</p><p class="ql-block">配乐:渔舟唱晚(古筝)</p> <p class="ql-block"> 去华山之前,看了网上很多关于华山徒步的攻略,自古华山一条路,但徒步只有走玉泉院上,但有两种走法,一是玉泉院上经五峰沿路返回(走回头路,也可乘座北峰揽车下),另一种是玉泉院上经北峰、东峰、中峰、南峰到西峰座揽车下山。最后我们徒步走了北上西下的路线,现编此美篇记之。</p> <h3> 4月3日6点52分我定了7点30分的G1900次动车(西安北-华山北),8点10分到达华山北站。 一出车站,就有的士司机上来拉客,20分钟路程,花了20元就到华山脚下的玉泉院了。8点30分在山下商店里买了2根拐杖,补充了2瓶矿泉水,2副手套,吃了点早餐,8点50分走进玉泉院。</h3> <h3>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h3><h3> 华山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h3><h3> 华山主要山峰有东峰、南峰、西峰、北峰、中峰。</h3><h3> 华山主要险景有千尺潼、百尺崖、老君梨沟、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h3> <p class="ql-block"> 玉泉院是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游客从华山峪游览华山的必经之地,玉泉院为登临华山的门户。</p><p class="ql-block"> 相传金仙公主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同,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玉泉院为园林建筑,它充分利用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精心设计,巧妙构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为一体,整个布局十分严整。这里是游人来华阴必游之地。</p><p class="ql-block"> 在当地还流传着几句俗谚:</p><p class="ql-block"> “山是道家山,树是皇王树,</p><p class="ql-block"> 华山不纳粮,不得乱砍树。”</p><p class="ql-block"> 原来当年陈抟老祖与赵匡胤对弈华山,赵匡胤将华山输给陈抟,又免其赋税,自此有许多方术道士来此修行。华山上72个半悬空洞就是当年道士们的修行之所。道教教义讲究施法自然,以云气为粮,白云为屋,清风为驭,日月为灯,如今华山上的道士也是以此来修行的。</p> <h3> 穿过玉泉院,看见“登山平安”遂道,便不由自主的穿过往上走。</h3> <h3> 路过五龙宫。</h3> <p> 就来到“华山”山门了。</p> <h3> 往前大约100米是五龙桥,五龙桥下是五龙潭,由谷中涧水冲积而成。</h3><h3> 民间传说潭中潜居着五条五色巨龙,五龙常化为五位老人到武当山听陈抟讲解易学。因为陈抟才华横溢,气度不凡,五龙便有意指点迷津,言武当山不是陈抟的栖居之地,陈抟修成正果的地方是华山。陈抟接受了五位老人的指点,收拾行装,准备随五位老人到华山来,其中一位老人让陈抟闭上眼睛,负在自己背上,陈抟便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待睁开眼睛,已到了华山,民间传说陈抟一觉能睡上八百年的蜇伏法,就是得于五龙真传。</h3><h3> 由于山洪原因,潭逐渐被碎石填塞,今已不复存在。唯潭上的五龙桥及桥头上的大型五龙彩色壁画依然向游人诉说着五龙潭美丽的传说。桥栏镌刻的“五龙桥”三字是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乔木同志所书。</h3> <h3> 五龙桥过后,9点30分来到了山门售票处,购票(180元)后进入华山门。</h3> <p class="ql-block">自古华山一条道</p><p class="ql-block"> 华山山势险峻,人们常用“自古华山一条路”来形容其险要。登华山必须由玉泉院出发,顺着澄明清凉的山泉而上,经五里关、石门、莎萝坪、毛女洞、云门至青柯坪。从青柯坪到五云峰(北峰),是华山最艰险的路程之一,中间经回心石,往上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此是山崖裂出的一道缝子,人在缝中攀登而上,山路像从直升飞机吊下的悬梯一般,胆小的人会望而却步,故称“回心石”。 这座山处处是悬崖峭壁,山路险峻,攀起来惊心动魂。象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皆是在峭壁绝崖上凿出,鹞子翻身是三面临空。再加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等景观,不少人,慕名而来探险。但登到险处,俱胆战心惊,半途而返。</p><p class="ql-block"> 从古至今,要爬上华山就只有一条路,说明华山的艰险,要走就走这条,没有别的选择,也不要存在侥幸、期待观望的心理。</p> <h3> 五里关为华山五关之一,又名“华山天险第一关”、“通天第一门”。关隘据险设障,筑石作垣,西接绝壁,东临深涧,为上山咽喉之地。一入关便可感觉到华山绝岭之风,其实到此才真正开始登华山的旅程。</h3> <h3> 往上走突有有巨石斜出,下面的空隙构成天然石洞,旁侧岩壁上镌有“石门”二字,华阴旧志称其为华山天险第二关。</h3> <h3> 石门往上500米左右,就是华山客栈,也是华山户外运动基地。</h3> <h3> 再往前就是莎萝坪(又名洞天坪),在华山峪石门上一公里处,因坪上栽植莎萝树而得名。</h3> <h3> 经过“战胜华山,一生平安”后,前面就是毛女洞, “毛女洞”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h3><h3> 相传毛女,字玉姜,形体生毛,在华阴山中。自言秦始皇宫中人,秦亡入山。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h3> <h3> 继续往上爬。</h3> <h3>仙姑桥</h3> <h3>响水石</h3> <h3> 半山腰的一个回头望观景平台,只看见山门往上一路似星星点点。</h3> <h3> 回头望弯曲的步梯,犹如十八盘。</h3> <h3> 往上爬就是云门,华山天险第三关。</h3> <h3>通仙观</h3> <h3></h3><h3> 过云门,来到通仙观,就是青柯坪,时间恰好是12点。</h3><h3> 到青柯坪恰好为登山路程的一半,也是华山峪道的尽处。这里三面环山,地势平坦,林草茂盛。庙宇古朴,浮苍点黛,所以这里取名为青柯坪。这里景观琳琅满目,绮丽壮观,过去曾有人作诗日:窈窕青柯坪,正在西峰罅;二十八潭悬,飞瀑从天下。</h3> <h3>东道院</h3> <h3>清心桥</h3> <h3> 过东道院,转弯过清心桥,上陡坡之后,会发现有一大石壁上篆刻“回心石”三个大字,何时何人所题刻,无从考证。</h3><h3> 传说元朝道士贺志真带领2个徒弟在华山开道凿洞,每凿一洞,就让给别人,这样天长日久,两徒弟就有些不高兴,认为,本想跟上师傅学点东西,现在不但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且天天吃苦凿洞,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天,师徒三人在南天门外悬空造洞时,两徒弟心怀测,砍断绳索,眼看师傅坠入深渊。两徒弟随即下山,当走到“回心石”处与师傅相遇,因此已知道师傅已经成仙,不是凡人了,于是悔恨不已,决心回心转意,又随师傅上山修炼。后来两徒弟也都修炼成仙了。 现在“回心石”三字旁还刻有“英雄进步”、“当思父母”等石刻,以激励与告诫登山者要小心谨慎,勇往直前。<br></h3> <h3> 走过回心石,就是华山天险第四关太华咽喉千尺幢。</h3><h3> 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关。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h3><h3> “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当游人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的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台上的“百尺峡”为咽喉上段,峡下的平台,形如突出的喉头。“天井”以下的千尺幢,为咽喉下部。此处整个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国民党残匪韩子佩曾在“天井”口加一块铁盖,企图固守华山,人民解放军八勇士飞越天险,消灭了据守在这里的一个班的兵力,为增援部队打开了通道。</h3><h3> “千尺幢”打通是在汉代。原来的登山路不在今址,而在华山东侧的黄甫峪,即秦昭王令工施钩登华山处,至今在东峰博台下还留有两处石刻。据《七修类编》载,莲峰之路本无路可通,因有人从北斗坪望见猿猴上下于崖隙间,探奇者循猴径而登,才发现了此条登山路。杜甫诗中对“千尺幢”只是简单的提到过:“车厢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解放后游人逐年增多,道路曾作过两次大的修整。后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辟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h3> <h3> 爬过千尺幢就是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关。</h3><h3> “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所以这颗石头也被称之为“平心石”。韩愈诗中有“俄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h3> <h3>惊心石</h3> <h3>平心石</h3> <h3>群仙观</h3> <h3> 经过群仙欢,来到老君犁沟,它是登华山的第三个险关。</h3><h3> 据传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李耳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被称为“老君犁沟”。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至今人们还可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h3> <h3> 右侧上是聚仙台,我们决定前往北峰,2点30分达到北峰。</h3> <h3>北峰(云台峰)</h3><h3> 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h3><h3> 北峰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和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即在峰之东壁。</h3><h3> 峰上景观颇多,有影响的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犁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点均伴有美丽的神话传说。</h3><h3> 1949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阴群众的帮助下,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今真武殿前百米处建有六角攒顶飞檐斗拱华山花岗岩圆雕石亭一座,亭中立有解放华山纪念碑一通。从此,北峰又成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场与课堂。</h3> <h3>北临白云峰</h3> <h3>东近无量山</h3> <h3>显三峰美景</h3> <h3>峰台-北峰顶</h3> <h3>峰台-鱼嘴石</h3> <h3>峰台-云台山庄</h3> <h3>峰台-纪念亭</h3> <h3>峰台-擦耳崖</h3> <h3> 北峰美景实在大美,逗留了2小时,4点30分离开北峰。</h3> <h3> 过了擦耳崖后,经过天梯,看日月岩母子象。</h3> <h3>母子象</h3> <h3>御道</h3> <h3> 走过御道,来到苍龙岭脚下的都龙庙。</h3> <h3> 都龙庙在苍龙岭下,南出庙东侧门即苍龙岭。庙依几块巨大片状石壁而建,构思奇巧,建筑风格别致,徒刑大小与岭的险峻相得益彰。庙后为苍龙岭西崖壁,苍松成林,岩花铺锦。庙前与救苦台之间地面平坦,间有伏石,四周环境优美多富变化,加之又是北峰到五云峰之间最大的坪场,5点我们来到救苦台,驻足小憩。</h3> <h3>苍龙岭</h3><h3> 是指救苦台南、五云峰下的一条刃形山脊,属华山著名三大险道之一。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而得名。岭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游人在上面行走,心旌神摇,如置云端,惊险非常。因此便产生了唐韩愈在此畏险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留下了苍龙岭上端“韩退之投书处”的胜迹。</h3><h3> 相传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便派人把韩愈抬下山。此后,又因这个传说引发了几则趣闻。</h3><h3> 山西武乡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 赵文备百岁笑韩处”。?</h3><h3> 有个叫李柏的人登山至此北,观苍龙岭奇险,感慨万端,知韩愈投书和赵老笑韩趣事留诗抒怀说:“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h3> <h3> 继续往上爬。</h3> <h3> 五云峰在苍龙岭上,金锁关下,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峰头。它的西面下临深壑,崖壁陡峭。东面较平缓,是攀登东、西、南三峰的必经之地。峰上攀山道路千折百回,别具一格,路两边青松成林,风景秀丽。每当深秋季节,松翠枫赤,山花耀目,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五色彩云,故峰因此而得名。又因峰位置居东、西、南、北四座主峰中央,古时也曾称为中峰。</h3> <h3>巴掌崖</h3> <h3> 走过五云峰就是金锁关,是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是华山天险第五关。</h3><h3> 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h3><h3> 金锁关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完的台阶石径。环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环绕,风光非常迤丽。站关前,北可观锦鸡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观。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h3> <h3> 离开金锁关,大约往左上500米,就到中峰了。</h3> <h3>中峰(玉女峰)</h3><h3> 中峰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h3><h3> 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玉女祠建在峰头,传说当年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后全毁于天灾人祸。今祠为后人重建,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h3><h3> 峰上还有石龟蹑、无根树、舍身树等景观,与其相关的传闻都妙趣横生,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峰的内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与美丽。</h3><h3> 古人抒写玉女及玉女峰的诗文较多。唐杜甫在他的《望岳》诗中有“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盘”句;唐王翰有《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诗;明顾咸正《登华山》诗中有“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句等等。这些诗文更为中峰锦上添花,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峰的宝贵资料。</h3> <h3> 从中峰向东北50米,路过云梯向前50米是引风亭,也是游客看日出的观景台。</h3> <h3>云梯</h3> <h3> 爬上云梯,大约走300米平缓上坡路就到了东峰饭店,时间己经7点30分了,入住饭店后晚餐,由于山上风大很冷,租了大棉袄上床休息,养精蓄锐第二天早晨看日出。</h3> <h3> 2019年4月4日零晨5点30分起床后向东峰顶爬去,这是第一轮晨阳。</h3> <h3>东峰(朝阳峰)</h3><h3> 东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h3><h3> 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h3><h3> 古时称登东峰道路艰险,《三才图会》记述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h3><h3> 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茅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八十年代后,东峰部分景观逐步得以修复。险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1953年毁于火患的八景宫旧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一座,是为东峰宾馆。</h3> <h3> 6点50分的日出,让人很不满意,天公不作美,多彩的云挡住了太阳,出不了啦,便拍了一些东峰景点的照片离开东峰顶,前往鹞子翻身。</h3> <h3>云海</h3> <h3>鹦嘴崖</h3> <h3>鹞子翻身</h3><h3> 位于华山东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为华山著名的三大险道之一,其路凿于东峰的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鹞子翻身”。</h3> <h3>棋亭</h3> <h3>离开东峰</h3> <h3> 往下经二次坎,前往南峰南天门和长空栈道。这是站在东峰远眺南峰。</h3> <h3>南天门</h3> <h3>长空栈道</h3><h3> 位于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三大险道之首。栈道分三段: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为上段。折而下,崖隙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再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须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h3><h3> 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险中之险。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h3> <h3> 远眺三公山、三母山。</h3> <h3> 站长空栈道的顶上,回望中峰和东峰。</h3> <h3>避诏崖</h3> <h3> 从避召崖往前100多米就是金天宫,从金天宫中穿过就到南峰顶了,达到南峰顶时已经12:00点了。</h3> <h3>南峰(落雁峰)</h3><h3>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h3><h3> 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h3><h3> 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历代的文人们往往在这里豪情大发,赋诗挥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给后世诗文记述颇多。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冯贽在他的《云仙杂记》中记述唐诗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帝座矣,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雁峰周围还有许多景观,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西南悬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h3><h3> 松桧峰稍低于落雁峰,而面积大于落雁峰。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因而叫松桧峰。华阴名儒王宏撰称松桧峰是南峰之主。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宫,是华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庙。因庙内主殿屋顶覆以铁瓦,也有称其铁瓦殿的。松桧峰周围许多景观,主要有八卦池、南天门、朝元洞、长空栈道、全真岩、避诏岩、鹰翅石、杨公亭等。</h3> <h3>迎客松</h3> <h3>炼丹炉</h3> <h3>远眺西峰</h3> <h3>巨灵石</h3> <h3> 12:50到巨灵足,走完300米的山脊是翠雲宫,穿过翠雲宫就到了劈山救母的斧劈石。</h3> <h3>翠雲宫</h3> <h3>劈山救母</h3> <h3>西峰(莲花峰)</h3><h3> 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h3><h3>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h3><h3> 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h3><h3>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h3><h3> 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h3> <h3> 14:00离开杨公塔,前往索道。</h3> <h3> 14:30我们到了西峰巨灵足南侧下绝壁硐室,购票乘索道。“乘华山西峰索道,观华山险峻风光。”</h3><h3> 西峰索道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奇险无比,有临空飞越华山之颠之感。途经中间站仙峪白缺寺,最后达到瓮峪内东沟口,全程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达世界一流水平。</h3> <h3>翁峪内东沟口</h3> <h3>华山北站</h3><h3> 华山北站加密开行的车次覆盖早、中、晚三个时段,平均10-20分钟一般,出进华山十分方便。我们到站后,购买15:38的车票十分兴悦的离开了华山,完成了“三山五岳”第5站华山之行。</h3> <h3> 今年“三山五岳”第5站本想去江西徒步庐山,由于没有直飞江西的航班,我便决定第二次陕西行,这次陕西之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徒步华山完成我《三山五岳》的第五站,另外就是开启我的古丝绸之路之行。本次华山之行让我真正的体验了华山之险奇,真是人生必行之地。</h3><h3><br></h3><h3> 2019.4.8</h3> <p>附:名山地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