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翻看厦门市志(民国版)卷七“名胜志”之“岩洞篇”,其中收录一段关于旧时禾山之天然一景——“玉泉洞”的记载(见下图)</p> <p>辟于清乾隆年间的“玉泉洞”,曾经“火了一把”,之后不知为何、又于何时“沉寂无声、消失无踪”。直到民国时期,为里人黄瀚发现,让世人见之于笔端!</p><p>黄瀚,字瀚卿,号雁汀,清末民初同安县厦门禾山仓里社人(故居为今曾厝垵仓里31号)。(见以下三图之人物玉照、简介与故居近照)</p> <p>前清举人黄瀚先生一生喜爱行走厦门鹭岛山河,耳熟目染厦门岛诸处历史古迹和闽南人文风物,并一一赋诗怀古,收录于个人文集《禾山诗钞》一书中。(见下图)</p> <p>民国年间的一天,黄瀚先生步出自家大厝,再次开启曾溪保(今曾厝垵)山林“趴趴走”。此次约上“樵苏子”,同往上李社后山一处“神秘之地”。“行行向山去,朱字远相招。仄磴平多级,荒藤斫几条。”!步行山林,樵夫在前头开野路,劈荆棘,黄瀚先生紧随其后。向山远望,半山处的朱红石刻大字仿佛正在向他们招手。平整“多级仄磴”,斫断“荒藤几条”。“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行人终于见到了这个尘封多年的旧时厦门禾山一景——玉泉洞!黄瀚先生欢喜于此次“发现之旅”,溢于言表!之后黄瀚先生又再一次造访此洞,赋诗《玉泉洞疏理讫续游志咏》四首以识“第二次游玉泉洞之行”,并将四首诗文全部收录于《禾山诗钞》之“下卷”。(见下图)</p><p>小注:以上文字为鄙人推测的“黄瀚寻洞”情景再现</p> <p>插入片断:《厦门市志(民国卷)》中关于黄瀚的“前后二记游洞诗”的断句解读存在若干误处,鄙人结合《禾山诗钞》收录之原文,重新做了断句解读(见下图,但《厦门市志(民国卷)》中摘入的某些字段,鄙人尚未找到原文出处)。如有歧义之处,读者但说无妨!</p> <p>厦门市志(民国卷)有云“玉泉洞”辟于清乾隆年间,是故黄瀚此行也一定见到了蓝应元(字资仲,号春圃,又号古萝。清代福建漳浦张坑人。乾隆二十五年成进士,经朝考,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生前曾主讲厦门玉屏书院,以善教著称,与黄日纪为至交好友。他的著作有《古萝诗文集》传世)的洞名题字,以及黄日纪(字门庵,号荔崖,迁居厦门。有清时期厦门岛内“摩崖石刻达人”第一号人物。乾隆十二年生员,二十二年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归纳隐厦门,辟榕林别墅。时常邀请好友雅士“登临山水,唱和无虚日,岛中称风雅焉”。终生勤于著述,著有《全闽诗锥》、《嘉禾名胜记》、《荔崖诗集》、《榕林倡和集》等)于“玉泉洞”三字的背面岩壁题镌的“涧月松风”四字。</p> <p>已故厦门文史专家方文图先生于其所著《厦门地名丛谭》一书中,有一篇名为“曾厝垵与港口”(见下图1、2)的文章,此文中也收录一段关于“玉泉洞”的小介绍——还有一个玉泉洞,称得上厦门第二个“小桃源”(第一个“小桃源”位于万石植物园内),那里满山布满花岗岩,下面隐藏石洞,从山腰通到山巅,长百数十米,洞内流水涓涓,藤萝挂壁,景色非常清幽,洞口有清乾隆时候蓝应元等人的题额及“涧月松风”等摩崖石刻。早在二百多年前,它已是游览佳地。</p> <p>1950年代厦门巿文化处曾经进行了一次文物古迹普查,登记造册中不仅收录了“玉泉洞”与“涧月松风”这两处石刻文物的详细信息,而且补录了“玉泉洞”旁另一方名为“乾隆庚寅年修禊日/林佑植/林春三/李伟卿/李企袁/同游于此”的石刻文物。(见下图)</p><p>小注:不知此次“玉泉洞”的文物古迹登记是否有对应老照片存世,以使后来人能一睹这三幅石刻文物的历史影像。若有之,亦弥足珍贵!</p> <p>对照上述这则文保信息,再翻看2001年出版的《厦门摩崖石刻》一书,该书中收录了“乾隆庚寅年修禊日/林佑植/林春三/李伟卿/李企袁/同游于此”这幅石刻的图文记载(见下图1)。如今此方勒石已成为后来人寻找“玉泉洞”位置的已知唯一实物线索。弥足珍贵!</p><p>林遇青,字春三,一字春贤,清代同安县人,居住厦门。庠生。为人重名,检敦气谊,品行端方。以《期门佽飞》赋见赏于巡道蔡琛,受到当局器重。年未三十而卒。著有《渔城诗文集》。 林遇青的事迹被收录于《厦门志》第423页。是故,林春三即林遇青也!1766年(丙戌年)小暑日,林遇青邀本家友人林彩伯同游醉仙岩,喜遇老师黄日纪与同门蔡弼卿(即蔡天任,字弼卿,清代同安县嘉禾里人。幼颖异,博涉书史。年弱冠能诗,当时与许象峰、蓝春园、林南池、薛梧山、谢饯郿等诗酒唱和。性极恬雅,受到朋友推重。著有《雾隐草》)。林遇青“步原韵”做七言律诗一首,镌刻于醴泉洞的顶侧崖壁(见下图2、3,图3节选自《厦门摩崖石刻》,文中所提“荔崖师”即黄日纪,而“蔡弼卿”即蔡天任)。此方诗刻乃是目前厦门已知仅有的一处“林遇青手书墨宝”!弥足珍贵!比对以下图1、2这两图的笔迹,鄙人推测图1的“林李同游”石刻字体出自林春三之手书!</p> <p>清乾隆年间,位于上李社后山的“玉泉洞”正式闪亮登场,这处禾山景点渐为时人所周知!</p><p>乾隆庚寅年(1770年),厦门“玉屏书院”主讲蓝应元游历此洞,并于洞顶巨石上横镌“玉泉洞”这方“金字招牌”。</p><p>同年农历三月初三(修禊日),鹭江青年才俊林春三与另三位友人(鄙人推侧其中的两位友人“李仲卿、李企袁”可能是当时二十二都一图之曾厝垵的李氏宗亲)登高踏青同游此地,勒石“乾隆庚寅年修禊日/林佑植/林春三/李伟卿/李企袁/同游于此”,以志“玉泉洞之行”。</p><p>同年夏,名士黄日纪也慕名前来上李一游“玉泉洞”,身为有清时期的厦门“摩崖石刻达人,“到此一游”当然也少不了雇匠题刻“情怀”一回,于是乎“涧月松花”四字赫然醒目于洞顶岩壁之上!</p><p>小注:清人江日升所著《台湾外纪》一书中“曾厝垵施琅逃生”的回目,记载清顺治8年(1651年)五月,施琅(清靖海侯,1683年率清军东渡台海,平定台湾)因故与主帅郑成功反目成仇。郑成功调集驻厦全岛之兵抓捕,施琅被抓后中途逃脱,孤身藏匿在曾厝垵石洞,饥困五日后,施琅冒险潜行至五通渡口,买通旧部,得以脱离险境。经厦门文史研究专家郭坤聪认定,曾厝垵石洞就是玉泉洞。但孰真孰假,亦或为正史,亦或为传说,目前尚不得而知。细细揣摩“涧月松风”这四字的背后另一层意境,鄙人认为可能是在述说“施琅避难玉泉洞”之事。场景设想如下:落难的施琅从中左所城逃出至此,星夜匿于此洞。天上的月光照射洞内的潺潺涧流,洞外的夜晚山风呼啸,吹荡松林,松声涛涛作响……这是一个风声紧迫的月夜,“玉泉洞”里的施琅正在隐忍之中,静候日出天明,静思逃脱时机......</p><p>或许黄日纪也相信“施琅避难玉泉洞”之说为真......“富有文人意境想像力的黄日纪先生,不知鄙人的场景想象是否与您‘意境相契’呢?!只可惜我无法与您神交,猜不透您的真实意境!呵呵呵!”</p> <p>之前多次行走曾厝垵做文史田野调查,听闻在地耆老们相传“玉泉洞”和“涧月松风”这两幅石刻文物已于若干年前因开山采石而被凿毁无存!鄙人深感惋惜不已......</p><p>249年过去了,清代厦门文人们于乾隆庚寅年(1770年)所游之“玉泉洞”,如今尚在否?!18年过去了,2001年收录于《厦门摩崖石刻》一书中的“乾隆庚寅年修禊日/林佑植/林春三/李伟卿/李企袁/同游于此”之石刻亦尚在否?!孰真孰假的“施琅避难洞”到底是啥样?!这三个文史疑团一直吸引我心生向往,不亲眼见之此洞就不解我心头的强烈求知欲望!</p> <p>2019年仲春,鄙人有幸与诸位长者一同前往上李社后山,一探“玉泉洞”,亦希望能一睹“乾隆庚寅年修禊日/林佑植/林春三/李伟卿/李企袁/同游于此”这方如今唯一能够证明“玉泉洞”乃清代禾山一景点之珍贵石刻文物风采。</p><p>绕过“石壁后”,行行向山去,灌木与人齐高,山路仄磴起伏,一眼荆棘荒藤,诚如当年黄瀚先生到此所见(见下图1之四连图)。一位熟路的长者在前开路,披荆斩棘,犹如当年“樵苏子”。一行人行至半山处一方巨岩前,抬头一望,“乾隆庚寅年修禊日/林佑植/林春三/李伟卿/李企袁/同游于此”两行24个楷书字体赫然镌刻于这方巨岩上。鄙人终于见到了这方心念已久的“林李四人同游”石刻(见下图2、3),激动不已!</p> <p>穿过岩下小洞,沿一侧清人所凿石磴而上,用铁钩去除石壁上“五花大绑”的枯藤老枝(见下图1、2),这方石刻焕然一新,“青春焕发”,“重返十八岁”。Nice!汗水结硕果!大家纷纷驻足石刻前,留影难忘此行!欢喜溢于言表(见下图3)!</p><p>抬头凝望“林春三”这三字,感怀良久……这位英年早逝的有清才子,于249年前的农历三月初三(修禊日)携友同游于此,镌题留下了这方珍贵的摩崖石刻,向后来人“指证”了旧时禾山确有玉泉洞这一天然之景!</p> <p>片刻闲暇之后,鄙人跟随长者们继续前进,于石刻不远处见到若干叠石洞口。一位“熟门熟路”的长者告之此处就是鄙人又一心念已久的秘境之地——玉泉洞!249年前有清文人雅士结伴同游之厦门禾山一景——玉泉洞就在眼前,乃上下两洞也(见下图1、2)!从较大一处洞口往里一窥,洞壁深处有大片流水痕迹,洞内漆黑瑟瑟,但有猎奇之心与兴奋之情的双重助力,鄙人“斗胆”俯身入下洞一探究竟(见下图3)。“径斜依涧曲,沙净放泉骄。中路神仙契,如闻奏水韶。”(引自“黄瀚”之游洞诗)......洞内深旷,潺潺涧溪,流水涓涓,果真犹如万石岩“小桃源”之“水鸣韶”(见下图4)!</p> <p>“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不知施琅将军是否真的于此“蜻蜓点水”,演绎一段扑所迷离的传奇故事......</p><p>之前听闻曾厝垵在地乡亲们说起1938年5月10日日寇上陆厦门时,先辈们曾入此洞避敌,且提及此洞的另一端口位于曾山另一侧的塔头。这不由使我联想起欧美探险者们热衷的“岩洞探险”,真乃奇妙莫测的“传奇”玉泉洞!</p><p>小注:曾厝垵在地乡亲提及的“抗战时期乡民入洞避敌之说”正好与1950年代厦门市文化处整理关于“玉泉洞”的文物古迹登记文字记录(本文第8图)“据云抗日时日寇陷厦门,曾塔上李社乡民多避难于此”表述相符。</p> <p>1770年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三(修禊日),鹭江青年才俊林春三携三位友人登高踏青同游此地,勒石“乾隆庚寅年修禊日/林佑植/林春三/李伟卿/李企袁/同游于此”,以志“庚寅季春同游玉泉洞”。</p><p>2019年4月07日,农历三月初三(修禊日),鄙人“才疏学浅、舞弄文墨、绞尽脑汁、七凑八凑”。点滴回忆、寥寥数字,以志“己亥仲春,重拾玉泉洞,笑逐颜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神交林春三”!特别感谢诸位随行长者,鄙人此行收获颇多!一了多年来未解的“玉泉洞方位之谜”!</p><p>文末加注:之前听闻上李社李氏耆老相告,从前族人们上山砍柴,所见清人蓝应元题刻之洞名乃“玉仙洞”而非“玉泉洞”也......古人见之以志为“玉泉洞”,今人见之则云为“玉仙洞”,孰对孰错?!时至今日,由于尚不知民间或官方是否藏有此洞的历史影像,因此洞名之说依旧“云里雾里”!鄙人所做此文就暂且依照先前之文史档案记录以志洞名。期待世人发现更多的文史资料,早日完整解开“玉泉洞”之谜团与传奇,以正厦门地方志书文史!还原这一处“旧时禾山之天然一景”!</p> <p>文末花絮之一: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前后,在黄日纪的倡导下,厦门岛内一部分颇有名气的诗人成立“云洲诗社”。据清道光《厦门志》载,其主要社友有黄彬、张锡麟、薛起凤、林明瑅、莫凤翔和张承禄等,时有“云洲八子”之誉。他们“登临山水,唱和无虚日,岛中称风雅焉”。当时活动于厦门诗坛的还有黄秉元、黄名香、黄梦琳、张廷仪和蔡天任等。他们也是与云洲诗社有关系的人物。该社诗文创作多以厦门地区的风景名胜和社会生活为题材,存世虽不多,却是清代厦门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p><p><br></p> <p class="ql-block">文末花絮之二:附上三幅由“有清鹭岛文化界大咖”所题之记录林春三“鹭岛足迹”石刻文物如下:</p><p class="ql-block">1、白鹿洞(见下图)。此石刻为黄日纪所题(题刻时间为1763年),未收录于《厦门摩崖石刻》一书,全文内容为:</p><p class="ql-block">癸未中秋日同薛晋侯、家莲士、林春三游白鹿洞限韵</p><p class="ql-block">烟霞酷爱因成癖,汗漫连旬兴趣长。</p><p class="ql-block">筇杖卓云登法界,山花粘屐带秋香。</p><p class="ql-block">新池溜细分泉眼,古磬声幽出道房。</p><p class="ql-block">休恐归迟樵径暝,今宵月色倍清光。</p><p class="ql-block">荔崖黄日纪</p><p class="ql-block">注:诗刻中的“薛晋侯”即“薛起凤”;“家莲士”即“黄莲士”,也就是黄彬,黄彬字莲士;“家”字为“本家”的意思。因为诗刻作者黄日纪与黄彬同姓黄,所以用“家”字取代同一姓氏乃古人惯用的书面称呼表达;“林春三”即英年早逝的同安才子林遇青,字春三。</p> <p>2、紫云岩(见下图)。此石刻亦为黄日纪所题,收录于《厦门摩崖石刻》一书。诗文中“莫子瑞”即莫凤翔</p> <p>3、醉仙岩(见下图1、2)。此石刻为薛起凤(厦门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鹭江志》的编撰者之一)所题(题刻时间待考),收录于《厦门摩崖石刻》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