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见证40年一袁新民和我的城市南阳河

中国摄影家高端艺术论坛

<h3>华为mate9手机摄影作品</h3> <h3>南阳河是青州历史上的重要河流,被称为青州人民的母亲河,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当中称其为“阳水”,后称为“长沙水”。其原来的流向是在丁家店村附近北转,与北阳河交汇,北流注入巨淀湖。</h3><h3>南阳河水急沟深,是建造城池的理想场所,青州历史上的四座古城都是在南阳河附近建造的。</h3><h3>广县城,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4年,派将军韩信击败齐王田横,青州归西汉管辖,设置广县城,这是青州的第一座州城,原址在今天王府街道办事处下圈村一带,西濒南阳河,东临瀑水涧,南到楼楼山,南北约400米,东西约500米,占地约200000平方米。遗址地势高突,地表土层厚1.5米左右,地面有少量的汉代陶片暴露。但在1.5米以下的文化层中有大量的汉代陶片和砖瓦,该文化层厚达1米左右。在汉代文化层下,叠压着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层。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刘聪派王弥的部将曹嶷攻打青州,破城后曹嶷为青州刺史。因广县城遭到严重的破坏,曹嶷在尧王山南1.5公里处建新城,史称广固城。《水经注》记载:“阳水,经广县故城西,旧青州刺史治”。《齐乘》亦云:“汉置青州刺史,不常所理,郦氏所说非也”。《通典》载:“汉刺史乘驿巡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几月循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广县城遗址1990年公布为青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广固城位于南阳城西北4公里,尧王山南1.5公里处,西临北阳河,东南临南阳河,四周有绝涧环绕,岨水深隍,城址南北宽约600米,东西长约800米。从面积上看,应为广固城之内城,即小城。《元和郡县志》载:“有涧甚广,因以为固,易守难攻,故曰广固”。</h3><h3>前赵任命曹嶷为青州刺史,攻陷广县城后,另筑新城于尧王山前,因地就势以涧为池,涧水深广,故名为广固城。该城始建于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曹嶷建成广固城后,他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府都移来广固城。据《益都县图志·金石志》载:历史上曾出土过“三印”,即 “晋殿中司马印、晋安北将军长史印、晋别屯司马印 。据考证,“以上三印并于郇、杜二村出土”。此三村为原普通镇的大郇、小郇村和杜家庄,三村庄皆坐落于北阳水西岸。另在全国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位于大郇村附近的砖窑厂出土过两晋时期的铜器,因此确定此处为广固城旧址。</h3><h3>太宁元年,后赵石勒派石虎领兵出击广固城时,一次就坑杀广固城军民三万余众,仅留男女700人。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率兵四十万,攻打广固城,辟闾浑驱赶士民8000余家入广固城固守。慕容德杀死东晋守将,占领广固城后,建立了南燕国,即位当了皇帝。他广农积粮,富国强兵,发展并建立起步兵37万、车1700乘。铁骑5万3千匹的强大军队。所以从仅存的五十万平方米的城址来看,是很难容得下这么多的军队,因此断定:外城一定要比内城大的多。</h3><h3>东晋义熙六年(410年)东晋大将刘裕统兵攻击南燕广固城,血战10月有余。因久攻不下,遍求良策。河间人元文向刘裕献策说:“昔,赵攻曹嶷,望气者以为渑水带城,非可攻拔。若塞五龙口,城必当陷。石虎从之,嶷请降。降后五日,大雨雷电震开。后慕容属之攻段龛,十旬不拔,塞口而龛降。降后无几,又震开,旧迹犹存,直试修筑。裕听其言,遂塞之,超及城中男女皆患脚弱,病者大半。超遂出奔,为晋所擒也。”刘裕破城后,将广固城夷为平地。杀鲜卑贵族以下3000余人,留1万多名妇女儿童,当作战例品赏给军士。让羊穆之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另筑新城,称东阳城。</h3><h3>东阳城,东晋义熙六年(410年),东晋灭南燕,夷广固,羊穆之在南阳河以北,北阳河以东,另筑新城称为东阳城。东阳城在今北关一带,东起今市立医院东侧的晓东门,西至北西关东侧岱宗门,全长2500米,南濒南阳河北关街南端的南天门,北到西大街北端的车辕门(又名武曲门)外的东店,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250万平方米。另外西北设镇青门(马驿门),门外接西店街。东阳城曾于神宗熙宁十年,修州城,建楼橹,南岸置吊桥。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再陷州城,杀代理知州魏某,焚城而去,在南宋与金、元及农民起义不断交战中,东阳城频遭战火。因南阳城在修建应战中不断完善,至明洪武三年,南阳城经过大规模的修筑后,州府的统治中心迁入南阳城,东阳城至清代逐渐被废弃。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东阳城故址修复土城,不久被废,仅西北有城门残存,残墙高20米,长27米,门洞宽14米,夯筑而成。</h3><h3>井塘古村</h3><h3>东阳城北城墙设城门两处,东曰武曲门(车辕门),西曰的镇青门(马驿门);西城墙设泰山门,东城墙设晓东门。今仅存镇青门,地上保留部分有门洞及洞两侧的城墙。此处为明清两代的官吏驿站,换乘车马的地方,所以又叫马驿门。1990年被公布为青州市级保护单位。</h3><h3>南阳城,南阳城以在阳水之南而得名,因城内某些地物似牛首、牛角、牛耳、牛涎、牛眼、牛腹、牛脐、牛溺、牛背、牛蹄等名,广为流传,所以俗称“卧牛城”。</h3><h3>主要支流</h3><h3>瀑水涧,为南阳河接纳的第一条重要支流,也是青州历史上的著名文化河流,又名石子涧,古名石井水。汉代所建的广固城就是在瀑水涧西侧。下游原有一瀑布,便是青州十景当中的“石瀑冰帘”,她发源于青州西南山麓,流经黄峪、寨子、十字、朱家、寇家河村、傅家、角楼等地,在七一水库(南阳湖)与南阳河交汇,是一条典型的季节性河流。郦道元,苏轼,黄庶等人均有记述。青州汉代广县城,宋代三贤祠等位于她的河畔上。</h3><h3>瀑水涧云门桥处景色</h3><h3>东护城河,入河处有滚水桥,也称汇流桥,现为步行便桥。</h3><h3>东护城河与荷花桥</h3><h3>阴阳河,原为南阳河第二大支流,全长十五公里,与七里河平行,已不存。此河发源于趴牯山东麓,将军山北麓,流经南营、徐桥,经过昭德街与柳行街交叉口的断魂桥,因此得名。穿越东关,进入小杨家庄,过苏桥,穿越昭德路,转入夏新村,在村东圣水祠前,接纳五条沟壑汇流之水,称五凤朝阳,俗名凤凰嘴,并形成一湾,接纳马踏泉、圣水泉之水,继续东北流去,经魏嵋故居后,穿东圣水村东,过三府桥(村民多称河北有三府衙门,建国后仍有石狮子等物件),至小贯店村入南阳河。20世纪末,昭德路与仙客来路整修之前,下游河段仍有水,后海岱小区建成,公路通车,河道废弃,夏新村、东圣水村内仍存有断断续续的河道,海岱小区遗留的白杨树原是阴阳河沿岸的树木。</h3><h3>建德河,南阳河最大支流,又名七里河,云峡河,古名建德水,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城南,为南阳河最大的支流,弥河的一条二级支流。她发源于青州城南磨脐山云台峰北麓的山泉,即今青州市委党校院内,自南向北流经响水崖,穿云门山东麓的大花林疃和小花林疃,经郭家桥转弯东去,流经卧蟾山和将军山之间的峡谷,这段峡谷延伸很长,称七里涧,经云峡河村接纳邳泉(云峡河老泉)之水,过扈家庙,经七里河接纳濆泉(马刨泉)之水,再向东流接纳南来的龙渊泉(石王老泉)之水,过西牟、东牟、玉皇阁、新冯、西建德、中建德、东建德,在东建德村东北北转南北流向。经杨姑桥、尚家庄,在尚家庄东北携手南阳河,一起注入弥河,全长约十七公里。</h3><h3>南阳河沿线风景众多,是一条人文景观之河,从上游主要有,玲珑山、井塘古村、驼山、王府游乐园和南阳湖公园等。中游主要有,范公亭、洋溪湖、顺河流、归来堂、三贤祠构成的范公亭公园,青州博物馆、龙兴寺遗址、万年桥、表海亭以及宋城。下游正在治理中,流域内的主要景点有圣水祠和魏嵋故居。</h3><h3>南阳河下游的规划结构,采用“一轴多点”串珠式的形式。即自东向西以青州历史大的时序为轴线,分区段展示青州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形成滩林生态风貌区、史前图腾文化区、生态风景林区、东夷文化风貌区,古“青社”风貌区、古城遗址风貌区、人文与自然生态过渡区、碑刻文化展示区、传统商业服务区、山水园林区、古城遗址风貌区、民俗文化活动区、“花”文化展示区、历史先贤纪念区、特色宾馆服务区等15个功能区。最终形成包含“南阳河十二景”的完整的“生态画廊、历史长卷”风光带,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河、商业之河、生态之河、特色突出的青州之河。</h3> <h3>特别声明:</h3><h3>以上所有摄影作品版权,归青州市艺术摄影家学会所有,不允许转载复制,一旦发现将作侵权处理,后果自负。谢谢!</h3> <h3>自由职业资深摄影家袁新民从事摄影近四十年。一直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一青州。他深深的热爱并眷恋着它,关注和感受它的变化和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他从学习摄影入门开始,就相机不离身,拿着照相机穿梭于益都的大街小巷,踏遍了青州的山山水水;寻找它发生的故事,感受它日新月异的发展。用镜头记录它美好的瞬间,记载它即将消逝的画面。</h3><h3>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将以连载的形式陆续展示我的影像纪录,以飨读者。 </h3><h3>青州别称益都。这座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向为海岱重镇,沃野千里自古繁华,三齐形胜,美不胜收。解放后又是国家重要的轻工业城市,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现如今已经是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17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国家5A级旅游景区。获评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工业百强县。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h3><h3>对于青州来说,改革开放的40年,是它走向新发展、新辉煌的重要的时期。它伴随着改革的步伐,在改革的浪潮中求新求变,无论在城市风貌上,还是人民生活细节上都有着巨大的变化。</h3><h3>我五十年代出生在青州,直到今天长期生活在青州,我热爱这座城市,也见证了青州的大变化、大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40年时间,我拿着照相机穿梭于青州的大街小巷,寻找着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的故事。用镜头记录这些珍贵的画面,记载着不断消逝的岁月,也找寻着不断新生的事物。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些变化,让他变成有形的回忆,变成具有魅力的‘古城往事’。大到国际国内发生的各个事件在青州每个角落的显现,小到家里的年节聚会,婚丧嫁娶,拆迁、重建、城市街景的变化,劳动者的身影......。总之有机会能记录的我都会记录下来。</h3><h3>我很庆幸我是一个摄影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镜头,用影像为青州记下这一段有趣的历史,记下那些流逝的时间中曾让你我感动的人和事。</h3><h3>《影像见证》系列结束语:</h3><h3>    《我和我的城市一青州》是我近40年的记录拍摄,5年的挑选整理。在今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以30期的推送,分享给大家。用影像见证青州城40年的巨变。至此我的记录拍摄也将告一段落。</h3><h3>  新时代、新思维、新举措。今后我将会以另一种形式关注家乡青州的变化发展。</h3><h3>  感谢《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新民影像中国摄影家群》、《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杂志》、《人民摄影报》、《大众摄影杂志》、《山东画报》《中国画报》《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中国风景区摄影网》,《中国风光摄影家协会》《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山东摄影家协会》《潍坊摄影家协会》《潍坊日报》《天下摄影杂志》《青州市摄影家协会》等媒体和刊登我40年拍摄的风光、纪实影像。</h3><h3>  在这里我诚挚地感谢诸位朋友们的热情关注、点赞、留言以及转发,感谢袁新民团队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h3><h3> 编者 袁新民 2019.4.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