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启航 静待花开 -新教育我们走在路上

尤红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扬帆启航 静待花开 --新教育我们走在路上 </h1><h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开放,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新教育实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实践探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核心理念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目的是通过“十大行动”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塑造、心灵启迪和生命体验,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悟幸福、快乐生活。</h1><h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全校师生的内在动力,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洛龙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开展新教育的实验活动。</h1><h1><br></h1> <h1>  为使我校的新教育实验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2019年开学伊始,学校党支部和校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志强同志传达了洛龙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学校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张志强同志担任组长,副校长刘振龙同志、副书记王继伟同志担任副组长,其他校委会成员担任学校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成员,下设新教育实验办公室由教导主任许炎辉同志任主任,具体负责新教育实验的实施。每个成员负责新教育“十大行动”的具体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规律,学校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制定了《洛阳市第十七中学新教育实施方案》,为新教育实验指出了方向和奋斗目标。</h1> <h1>  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为了使全体教师对新教育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学校为每一个教师购买了《新教育实验》一书,召开了教师读书活动动员会,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新教育实验》,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学校定期教师读书分享会,从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每个教师充分认识到新教育重在改变观念,我们只有改变了各种观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让学生、教师和学校一起成长,以理想的教育“培养传承与发展人类文明的现代人,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与众不同,与时代接轨。为新教育实验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h1> <h1>  为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格局,使新教育的理念在全校师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学校大力营造校园环境、校园美化、班级布置等显性氛围,投入资金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今我校校园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氛围逐步形成,真正达到了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内涵,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素质的目标,文明儒雅的校风正在形成。教学楼墙壁等处张贴的名人名言、格言、古典诗词等无时不闪烁着先哲的思想,净化着师生的心灵。名著、经典美文和现代诗等新教育实验的内容,引来家长新奇的目光,吸引师生经常驻足浏览,整个校园充满书香气息。大型LED显示屏上面展示新教育各方面的信息内容,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学校的每一堵墙,每一条路,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项活动,都对师生产生着感染力和教育作用,成为学校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源泉,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升旗仪式、班会、教师业务会等形式及时播报新教育实验中的新人、新事、新成果,让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真正领悟新教育实验的真谛,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的新教育实验行动。</h1> <h1>  在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时,我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以十大行动为途径,秉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理念,让新教育根植于教育这片沃土上,成为一朵朵含苞待放鲜花,飘逸着醉人的芳香。新教育人常说这样一句话:“与种子相约,收获果实,与岁月相约,收获厚重。”我们与新教育相约,收获的是希望与梦想,新教育使我校出现了勃勃生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h1> <h1><b>1、营造书香校园</b></h1><h1>  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阅读。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我们坚信,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只是一个教育训练的场所。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为学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为此学校重新整理了图书馆、阅览室,征订了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为每个班级购买了图书柜,使师生能够随时自由的借阅;学校提供时间和场地在三个年级成立了教师读书会,教师们都能够认真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每月举行一次读书分享会,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各个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由各班语文教师的指导,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畅游在书籍的海洋中汲取精神营养。学校定期举行“诗词大赛”、“经典诵读”等活动,同时学校提倡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营造了美伦美奂的读书环境。</h1><h3><br></h3> <h3></h3><h3><br></h3> <h1><b>2、师生共写随笔</b></h1><h1>  师生共写随笔,就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生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助成长。通过大量自由灵活的练笔,不仅使师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会表达,乐读书,提高欣赏及写作能力,充盈了师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积累生命的点滴感悟与体验。而且锻炼了师生的意志和毅力,养成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精神,并通过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认识,自我鞭策,从而向善、求真、尚美。因此我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1本教育专著,可边读边批注,并写出读书笔记,每学期与学生确定1本共读图书,师生共同写读书笔记,互相点评,每周至少撰写1篇随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设想及反思;对学校或教育界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对当前新教育实验提出理性思考等,逐步过渡到每天写随笔;同时要求学生写日记和读书笔记,一方面要写与师共读书籍的笔记,另一方面尝试每两周写一篇自读书籍笔记。</h1><h1> 通过师生坚持写随笔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使教育随笔的写作,成为教育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用教育随笔的写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在教育随笔的写作过程中,实现“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h1><h3><br></h3> <h1><b>3、推进每月一事</b></h1><h3></h3><h1>  新教育实验主张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什么是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无疑就是伴随着他们的良好习惯,包括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做事情有计划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感恩的习惯等等。根据心理学习惯养成的规律,新教育通过每月重点培养一个好习惯的方式,在整个中小学阶段螺旋式训练,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生受益的习惯。</h1><h1> 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为了积极传承雷锋精神,学校决定三月在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三月四日学校召开了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发放了学雷锋倡议书,举行了签名仪式。全校师生积极响应投入到活动中去,全体教师带头义务整修校园的文化设施和学校的花园,各班学生积极办板报宣传雷锋精神,自觉投入到清洁家园、义务植树等活动中。让我们全体师生铭记雷锋的铭言,使雷锋精神之花开满校园永不凋谢。</h1><h3><br></h3> <h1><b>4、构筑理想课堂</b></h1><h1>  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最重要的舞台,是师生生命展现最重要的一个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没有课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没有教育。所以,我们决定把“构筑理想课堂”作为新教育的重要行动。</h1><h1> 为了构筑理想的课堂,学校全体教师在教导处的统一组织下重新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研读使全体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是以课程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养育,价值观的确立灵魂的塑造等相互协调,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之中;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协调统一;是教会学生“人”和“做事”的协调统一,即培养集科学与人文素养,精神于一身的人。为课堂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各个教研组的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情、说教学流程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学校定期组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评课活动,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区域教研、优质课的评比等,以此促进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水平.</h1><h1> 我校青年教师江泳辰同志3月5日(周三)下午在八年级进行示范课试讲。《蒹葭》的讲课过程中,江老师将“音乐美、意境美、哲理美”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歌的音律美;通过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勾勒画面,感受意境;画面苍茫迷离,语言缠绵悱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学生语言虽直白浅显,但在江老师启发下,兴味盎然。教研员畅老师简单点评,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一要多读诗歌;二要进行练笔;三要理解意象;四要通过学诗知人论事,希望老师们“拥有一颗诗心,”多体验、多体味、多感受。</h1><h3><br></h3> <h1><b>5、聆听窗外声音 </b></h1><h1>  “聆听窗外声音”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于2019年3月29日组织全体师生走出校园,通过社会实践,让孩子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研学旅行,同学们能得到一次身体与心灵的洗礼。带学生到洛阳市规划展示馆、洛阳博物馆、隋唐植物园进行研学活动。一天的研学,使学生对洛阳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沟通,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h1><h1> 通过“聆听窗外声音”可以引导师生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开展“与大师对话”,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大型思想碰撞交流会,则可以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和欲望。这样,他们才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听到真实的声音,寻找到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本真价值和意义。</h1><h3><br></h3> <h1>  新教育是为了理想、为了孩子,在新教育实验工作中我们将无所畏惧,淡定从容。新教育主张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而执着就是一粒神奇的种子。坚守是一珠顽强的野百合,理想主义是一片丰沛的气候土壤,当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汇合在一起,我们就会看到妙不可言的教育的春天。我们会在新教育这片理想的土地上稳步前行,静待花开。</h1>

教育

教师

学校

实验

师生

学生

书香

随笔

校园

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