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散淡书生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清明时节雨纷纷</b>?</span></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文/散淡书生</span></h3><h3>  又到清明节气,众人纷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并且认定这是写清明节的“好湿”,全然不顾杜牧的《清明》只是抒写 “清明时节” 一次出行的感触,枉顾“时节”二字。</h3><h3>   “清明时节”当然可以包括清明节这一天,但时间范围明显包括整个清明节气,甚至包括清明节前几天。就是在这个时间范围的某一天,诗人出行遇雨,于是写了《清明》这首诗。</h3><h3>  就算写的是清明节这一天,清明节“雨纷纷”也只是“偶遇”。请问诸位,你们经历那么多的清明节,有几年的清明节是下雨天?就我的经历来说,清明节很少下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实录诗人的一次经历,不是农谚,不是俗语,不是“普遍真理”。</h3><h3>  唐代的清明节也扫墓祭祖吗?是,但不普遍。</h3><h3>  清明节气早就有了,但清明在很长历史时期并不是节日。春秋战国以后,祭祖是在寒食节,时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一两天。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见《辞海》)</h3><h3>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唐前被视为“野祭”,到唐代才官方认同并倡导的五礼之一。 《唐会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埽》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 “宜许上墓”诏令原文:“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随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寒食节禁火,不能烧纸钱)。</h3><h3>  清明节气古已有之,清明节唐代才设立。但唐代的清明节只是春游踏青的愉快节日,踏青、斗鸡、蹴鞠、荡秋千、放风筝……“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清明节崔护独自到长安城南游玩偶遇。</h3><h3>  寒食节扫墓依然是唐人的主流。因寒食节与清明节只差一两天,也因“三日无火烧纸钱, 纸钱那得到黄泉?(王建《寒食行》)”,民间也出现清明扫墓的。</h3><h3>  宋元以后,人们渐渐淡忘寒食节,以清明扫墓祭祖。</h3><h3>  再说杜牧的《清明》。首先必须确定,清明时节那么多的户外活动,是在天气“清明”才能从容进行的,虽然清明时节也可能下雨,但不会如雨水和谷雨两个节气那么频繁。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明时节”某一天,诗人经过金陵出行遇雨(诗人时任池州刺史)。本该是清朗明媚的日子,举目四望,除了雨雾,不见人影,不禁心绪黯然。起句之妙,就妙在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的日子,出人意料的来一个“雨纷纷”。 孤身赶路,细雨纷纷,春衫尽湿,增添了一层愁绪。诗人不由得想找个酒家,三杯两盏淡酒,聊解春寒愁绪。路遇牧童,开口询问。最妙处就在“牧童遥指杏花村”——可爱的小屁孩,指点不远处杏花盛开的地方……</h3><h3>  许多人一读到“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认定是清明节,枉顾清明节风清景明很少下雨的事实;读到“欲断魂”便认定人们去扫墓一定悲伤。请问,扫墓的“行人”遇雨就想着到酒家喝小酒吗?扫墓的人人生地不熟、需要向陌生人“借问酒家何处有”吗?异地当官,有可能回老家祭祖吗?唐朝可没有飞机高铁。<br> 回头再说标题“清明”,是明示清明节吗?你想都没想过标题与内容形成的强烈对比吗?没联想到牧童遥指杏花村带来的内心那点“清明”? 2019.04.07<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