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缘君解读《春江花月夜》

半缘君

<h3>&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很出名,有人讲他是”孤篇压全唐”。直到今天,读这首诗也感到一种震撼的美。关于这首诗,很多人写了很多赏析的文章。但是,我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为什么?唐朝会带给我们这么多的感动,为什么那种灿烂与华美,至今仍照耀我们的心灵?我今天就准备拿春江花月夜,把它展开来说。</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曾经在一个讲座里说过,唐朝,是对封建社会的短暂的叛逆。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知道,唐朝他的宗室,就是皇家呀,他有鲜卑的血统。因此,唐皇家离儒家伦理最远。再加上,唐朝是一个开疆略土的朝代,他不同于此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就搞内讧,内战,在中原一抔土上打来打去,而是对外征战,把我们的疆土扩大到中原以外的地方。醉卧沙场君莫笑,在唐朝,文人们跟着战士出征,到了边塞,在那些空旷的,辽阔的边疆,他们有了天苍苍野茫茫的粗旷的体验,在那里,生命第一次呈现出既渺小,又空阔,又孤独,又独立的形态,生命第一次觉醒了,他与日月星辰,与大自然直接对话。我们看唐诗,那句子是那么雄浑又自然,那是来自生命的本真的呼喊,而不是文人刻意的装模作样的吟咏。正因为是生命的呼喊,才显得那么元气充沛,酣畅淋漓。</h3><h3>&nbsp;&nbsp;&nbsp;&nbsp; 我们文化的正统是农业伦理。但唐朝就是汉文化短暂的逃离,是一次负气出走。一出走,发现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生命的形态还有另一种迷人的风景,于是,生命自身觉醒了。唐朝所有的诗都是生命在自觉的沃土上开出的花。可惜的是,人不会永远出走,最后还要回来,回到农业的伦理,回到土地。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啊?因为回想起来,唐朝,就好像是一年中最美的那几天离家云游的日子,或者说,唐朝就是一个態孩子不打招呼,一下子就离家云游了。在农业文明里,受不了伦理道德这个家长脾气的时候,出去走一下。因此啊,春江花月夜,就是態孩子在情窦初开时期,最无目的,最完美的一次出走。在这里,第一次感到生命的本能,生命的意识,生命的叩问,生命的哀愁,他表现出的是真正的宇宙的意识。是个体生命的活泼泼的展开,这才是它能至今令我们震撼的最根本的理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春江潮水连海平。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当时是在长江边,时间是春天的一个傍晚。他看到,柔情的长江水波光粼粼,但是他都看不见海的。不过,借助联想,他把江与海连结了起来。看得见的江与看不见的海在对话,顿时有一种通透的感觉,情感一下子宽阔了许多。江和海,他的联系,是在地上的,第二句把天上的月拉进来。于是天与地,有了一种呼应。一种默契。天地一体,万物皆备于我,天和地,通过月这个媒介,就发生了奇妙的联系。生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什么?几个景物?江,月是眼前的,海,是看不见的,在此,虚与实,天与地,沟通了,现实与想象沟通了。滟滟随波千万里,月亮照在江上,水波发亮。千万里,眼前是不能看到千万里以外的,这同样是借助想象。把眼前看得见的和远处看不见的江水海水联系在一起了,联系的媒介,又是天上的月。何处春江无月明,哪里的江,哪里的水,今夜没有被明月普照啊!明月普照了江河大地,这时,突然境界就上升到哲理境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私,月光朗照。广袤的宇宙,无边的世界,今夜就都在月色溶溶之中。千江有水千江月,人作为伟大而孤独的见证者,在这时候沟通了天地,沟通了永恒。春江花月夜,从一开始,就是对我们生命经验的放大,第一句啊,他已经点出了春的主题。滟滟随波千万里,是月亮在与江水对话。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个问题,这句话很有趣。作者已经不在自身定位上,而是到了宇宙的高度。在这个地球上,每一条河流都沐浴在月光之中,体现了老庄思想里的天地无私。你不能说,月亮的光,不会说要照那条河流,不照那条河流。在这里。自然,它也有生命。这是生命在起舞,月亮在起舞。江水海水在起舞。而见证这一切的作者,他的心也在起舞。这前四句,是自然的欢欣,生命的欢欣。</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江流婉转绕芳甸。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被奇巧地拉回来了,拉到眼前的景物。他的面前,是一条江流,婉转地流过芳甸。甸是什么?就是一块一块方正的土地啊!为什么叫芳甸呢?他不种粮食,不种蔬菜,而是种花。河流弯弯曲曲地流过种满了花草的,散发着香味的土地。这儿,就把主题变成了江与花的对话。通过这一句,引出了春江花月夜的另一个独立的生命:花。上面一句是江与花的事,下一句是月亮与花的主题。月照花林皆似霰,我们想象啊,江水披着银色的月光。在大地上汩汩的流淌。月亮慢慢升起,潮水初涨,初春时节,空气里都透着花的香气。在傍晚的时候水蒸气会结成一种薄薄的,透明的东西。在空中飘。这就是霰。五颜六色的花沐浴着月光。在这夜晚,月光会把所有的颜色都过滤成银白色。作者在慢慢的过滤掉因为颜色,颜色是非常感官的。可是,作者要把我们的感官上升到宇宙意识的本体,带进空灵的,原始的,混沌的宇宙状态。江流宛转绕芳甸,芳,嗅觉,月照花林,视觉。江水把芳的气味冲淡了。月光把花的颜色过滤了。至此,春,江,花,月,夜,五个宇宙间的独立的事物浑然一体,看得见的江,花,月,夜,感得到的春,视觉感觉浑然一体,宇宙静穆了,在这静穆中有着一种极致的欢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宇宙,既是客观的存在,更是作者心中的宇宙。由物及我,作者把外在又拉回自身。</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空里流霜不觉飞,这是非常感官又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诗。这里的空,有汉字的多重性,可以有多种理解。他可以是空间上的空,可能是心理上的空。还可能是佛教中的空。就是变动不居的意思。春天晚上,会有薄薄的霜,可是银色的月光和薄霜混在一起。霜的颜色是感觉不到的。从这句我们可以发生很多种联想。存在的东西,可以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个听起来很难懂。但结合我们的生命的体验,就可以体会。比如,有人暗恋你,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的那一片深情。比如幸福一直都在你的身边。但是你还在怨天怨地,认为自己很不幸。比如,死亡一直都存在,可是。只要我们不去思考死亡你就感觉不到死亡的存在。比如,欢乐一直都在。但是,你不会感到欢乐,而只是感到沉闷。哲学家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从空里流霜这句诗里,也许我们可以得到启迪。让我们每一天都为生命起舞吧。不要白费任何一天。因为只要我们在世界上,我们就应该庆祝。汀上白沙看不见。岸上的沙是白的,月光是白的,岸上的白沙也看不出来。这句从视觉着眼,也体现着与上一句同样的哲理。原本存在的东西,我们根本就不觉得存在。上一句是感觉,下一句是视觉。诗人主体凸现并立体化了,有感觉,有视觉。这首诗开始的时候讲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非常绚烂。可是这两句一下就叫将意境提升到一个空白的状态,一个沉思的境界。下面写人,生命个体的沉思,叩问,解答,就非常自然而巧妙。</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天一色无纤尘,天地全部被月光统摄,没有一点杂质。这是对空的补写。皎皎空中孤月轮,在寂寞的一个巨大的空间当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圆,就是孤月轮。为什么用孤月轮呢?我们,看前边春,江,花,夜,他都是由月串联起来的。月是总媒介。写到这里自然就有一种终级叩问的状态。宇宙间最后还剩下什么?最后的本体是什么?月吗?我们有时候啊讲到鸿蒙之初。鸿蒙之初,最后剩什么,宇宙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把自然放到人之中去讨论,也是把人放到自然中去讨论。到了这里,诗意的描写,就上升到哲学的层次,去追问本质的问题。也就是去追问生命的终极的问题,是对于宇宙的终极关怀。江上何人初见月,谁是第一个,在江边看见月亮的人?这个句子很通俗,可是听到这个句子,我们都会感到惊奇。这是对太初,对宇宙的哲学上的叩问。在这里作者突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去面对苍茫的宇宙。我们在登临山巅,仰望星空,或者置身于旷野时,也会有这种不自主的疑惑和巨大的孤独感。在视觉上无尽苍茫的瞬间,就是人的精神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梦幻时刻。这句诗突然令我想起李白的《月下独酌》。他与月亮一起喝酒对饮成三人。但张若虚的境界,比李白来的更辽阔,更深沉。</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江月何年初照人,江边的月亮,现在照到了我的身上。可是啊,江边的月亮。最早,又照到了什么人的身上?这个句子与上一个句子互相联系。先有月还是先有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问题也是没有最终答案的。但没答案不等于不问。人总要问些大而无当的问题才能凸现人的独立价值。唐诗之所以令我们叹为观止,就是因为他有宇宙意识。大部分朝代的文学,是没有宇宙意识的。可是唐诗就有,似乎每个诗人都有。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诗仙李白有,“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圣杜甫也有。再看李商隐的”星辰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李商隐有。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他也有。鲜明的宇宙意识,唐以前只有过屈原的天问,那之后再没有人问天了。一直到唐朝才复活了屈原之问。为什么?秦汉以后,唐朝之前,那是我们的儒家伦理,把人从遐想中拉回去,把遐想关了禁闭。魏晋时有人怀疑过生命,但只关心生命的属性,把生命往玄虚的路上引,并没追问得那么高远。儒家伦理讲什么?你问这么多干嘛呀?有用吗?你的事,把田种好,把奴才当好,把孩子养好,把老婆诓好。汉朝人会说,行行复行行,努力加餐饭,离家了,实在点,不要想我,多吃饭保重自己。到了唐诗,好像唐朝人都不吃饭了,全部成仙了。而且唐朝的人他们是那么的热爱自然。一个故事说春天花开了,韩愈就到曲江去赏花。他看见春天这么美,于是就带信给同在朝中做官的白居易,说你现在办什么公啊,你快出来啊,这个春天多美呀,美景一去就不复返了。嗯,快出来看花吧!你看,唐朝他就是这么任性,懂得生活,诗意的生活。人与自然一体,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自然就会生发宇宙意识,生命意识,自然就有这种终极追问的口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任何一个艺术家,他写成一个哲学的命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她拉回现实,不然就越写越玄虚,虚到没有办法去理解。张若虚,高手啊,天才。他知道这两个问,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没有答案的。于是他把他从遐想拉回自己的思维,自己给出了答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两句就像大白话,但在平凡中见出不凡。为什么?他格局这么大,人生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无穷无尽,月亮每年都是这样的。人生是有限的,自然是无限的。但是有限的人生和无限的自然,在动与不动,在自动与互动,在变与不变之间,无限地循环,因此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循环,也就有了不朽的属性。自然,人类,都是不朽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