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河北曾经发现两座中山王墓,一个是战国后期中山国的陵寝,大墓的主人是中山国的国王:厝。而这一从春秋后期到战国中期的王墓和家族墓组成的陵区,共有陵墓1000多座。
这一重大发现,与同期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一样震惊了世界。</h3><h3> 另一座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立为中山王,在位42年,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是中山国第一代王。就是刘备老挂在嘴边的那位。<br></h3><h3> 今天不巧只参观了古中山国王“厝”墓出土文物,汉中山王刘靖墓出土文物外借了,只能下次再来了。</h3> <h3> 素有“神秘王国”之称的古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在中国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鲜虞部落建立。晋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在公元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后来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中山国几经起落,创造了辉煌历史,</span>但由于史籍中对其只有零星记载,其历史遗迹更是扑朔迷离。</h3><h3> 1974年,当人们敲开中山国历史的第一块瓦片时,这个有着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栖身于战国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秘王国呈现在了世人眼前。</h3> <h3> 考古队在河北平山县三汲乡附近的田野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并陆续地发现了许多古代的居住遗址,经过发掘,一个东西宽约4千米,南北长为4.5千米的战国古城现身。并且在城中,还有一座小山,联系到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及的中山国的奇怪风俗“中山俗以山在邑中”,证明这里很有可能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地盘,并且附近那庞大的王陵群说明这里也许就是中山国的国都灵寿。<br></h3><h3> 据了解,中山王“错”的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中山王墓虽被多次盗掘和破坏,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包括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玛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br></h3> <h3>此鼎一件高达63厘米,重28千克的大方壶,其上刻有469个字,其刀工娴熟,笔画流畅洒脱,字体十分端庄秀丽,整篇铭文就像一幅精湛的书法杰作,这是仅次于目前出土面世铭文最长的《毛公鼎》的又一件青铜器。<br></h3> <h3>在1号大墓发掘了许多的青铜器,其中,有一些青铜酒壶,当考古人员整理这些文物时,那些在地下已经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密封古酒,竟然挥发出了浓郁的酒香。
当技术人员费力地打开生锈的铜壶后,封闭千年的浓香一下子冲了出来。在这些酒壶中主要储存了两种香味的酒,一种带有苹果香味,另一种则有一股奶酸味。经过发酵工业研究所鉴定,这些含有乙醇的酒,应该是粮食或者奶经过加工酿造的,但究竟用了什么原料,还没有定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