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聊时光——这样的聊天,不听白瞎了

<h3>  路边小店,好友相约,边吃边聊。</h3><h3> 聊天内容一</h3><h3> 朋友的儿子面临高考,前些日子紧张焦虑,情绪不稳,现在调整好了,每天从容不迫的学习,忙而不乱,时间运用的紧凑而有序,趁妈妈端菜的功夫还要端起书来看两页。</h3><h3> 我们谈到对孩子共同的期许:不希求孩子考到多高的分数,能心态稳定的学习,做到不和别人比名次和分数,将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只享受自己每天学到新知的快乐,享受着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就是最好的状态。竭尽全力的学习,享受记忆、整理、沉思、破解难题的过程,然后,坦然接纳一切结果。</h3><h3> 聊天内容二</h3><h3>朋友一说:“我怎么越老越爱学习,越老越觉得该学习的东西太多,总想和高人多交流,跟高人交流,有些事会茅塞顿开,对自己提升帮助很大……”</h3><h3>我回应:“我也是,总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很想多读书弥补智商的不足,也乐意和有思想高度的、更有见识的人多聊聊,……”</h3><h3>朋友二说:“你知道为啥当咱想和人家聊天时,所谓的高人不愿意和咱聊吗?”</h3><h3>我说:“信息不对等呗!人家从你身上汲取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纯粹是浪费时间,……”</h3><h3>朋友二又说:“我原来特别爱说,现在变得沉默了哪……”</h3><h3>朋友一打趣:“那是你更成熟了……”</h3><h3>我想:“沉默”比说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有价值;“学会倾听”比“学会说话”更重要。潜心修炼,积累能量比哗众取宠、忙于炫技更重要;毕竟,花盛开,蝶才来。</h3><h3> 推开心窗,清风徐来。</h3><h3> 聊天内容三</h3><h3> 话题聊到“阶层问题”。</h3><h3> 我们在座的几个人都是踩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的背上,通过寒窗苦读跨出农门,走进城镇,经历见证了小城里前些年“有背景有出路、没背景出路难”的社会阶段,到现今,平民的孩子通过考试和自身努力,有了更多的晋升渠道,有了更多改变命运的契机。因此,都感慨颇多。</h3><h3> 关于阶层问题的讨论,最广为人知的理论是:“穷人的孩子最终还会成为穷人”。</h3><h3> 为师十数载,教过穷人的孩子、富人的孩子、中产的孩子,甚至刻意关注这些孩子的后续发展,发现大致规律确实如此。孩子们的见识和眼界从小就拉开了差距。父母的言行举止、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巨大。那些家境优渥(包括物质水平、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等多个方面)的孩子往往比家境差的孩子更努力,更有目标,这是阶层固化最直接的体现。</h3><h3> 又观察那些家境稍差,但自身努力且综合素质较好的小孩儿,其父母即使没文化、即使当农民,或摆小摊做小生意,但人家却很有见识,不狭隘不闭塞有远见,乐于学习和接纳新知,关注孩子成长并善于引导鼓舞孩子,这些小孩才最有可能成为将来跨越阶层的底层小孩。</h3><h3> 还有一类孩子,他们的父辈通过奋斗,为家庭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他们对孩子过分宠溺,无限度的用物质来堆砌孩子的世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不用学的那么累,咱家有钱,够你花一辈子的……”,类似的“豪言壮语”,我不止一次听家长朋友表达过。类似的土豪思维,正在为“富不过三代”添加铁证而已。看看历史上的例证,凡是长久家资丰厚又人才辈出的家庭都是重视教育的诗书礼仪之家。</h3><h3> 聊天内容四</h3><h3>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h3><h3> 远的不说,看看那些逝去的熟人,活着时计较来计较去,忽然人亡茶凉,除了至亲,没有人记得你在乎你,那一刻,如果逝去的人在天有灵,他一定觉得自己活着时计较的没用的事情太多,在乎的没用的人太多,浪费的美好光阴太多。</h3><h3>所以,生命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要以让自己舒服的姿态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与人无害,就别在乎别人怎么看,不活在别人的眼里和嘴里,不计较无谓的纷争,不和无趣的人交往。</h3><h3> 活着,本就不易,就要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生命之花。哪有时间用来浪费哪?</h3><h3> 聊天结束</h3><h3> 吃完串儿,主食还没端上来,发现我家小妞已经吃饱,听大人们聊天也似乎听够了,她很着急的样子,我赶紧致歉起身走人。朋友劝我,等大家都吃完了再走不可以吗?不—可—以,天已聊完,饭已吃饱,时间非常宝贵,赶紧干更要紧的事去。</h3><h3> 我俩赶回家,她写作业,我读点没用的书。不被虚礼绑架,各自安好。</h3><h3> 如此,甚好!</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