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毛叔叔的儿时故乡穆棱镇 滔滔的穆棱河,浓浓的故乡情

姜拓辰

<h3><b>所有人对故乡都有深厚的感情。穆棱镇对于毛叔叔来说,也算是半个故乡。生活在故乡的人,就会爱着它一辈子。离开故乡的人,也时常会怀着丝丝缕缕的淡淡乡愁,免不了梦萦魂牵。(图为穆棱镇全景的卫星图)</b></h3> <h3><b>穆棱镇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南部,是一个老建制镇。这里历史悠久,有多处历史遗址。穆棱在满语中是“牧马”的意思,而穆棱河流域也是古代渤海国的牧马场,穆棱镇因此而得名。如今的穆棱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排排小区鳞次栉比,微风轻拂,阳光正好,恍若置身于绿海松涛之中。</b><b>俯视家乡娇媚的面容,层层高楼耸入云端,蜿蜒的穆棱河幸福欢畅的奔向远方。</b></h3> <h3><b>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沿河道路,绿树如茵,姹紫嫣红,尽展家乡跨越争先的新姿。</b></h3> <h3><b>夜晚的灯光交相辉映,把家乡的夜晚装扮得流光溢彩!</b></h3> <h3><b>一幢幢高楼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也都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b></h3> <h3><b>在穆棱镇最出名的地点就是穆棱火车站了,穆棱站又称中东铁路“九站”始建于光绪27年8月(即1901年)。图片为距今已有118年历史的穆棱火车站。</b></h3> <h3><b>穆棱站,在当时为三等站,当年的中东铁路只有8个三等站,穆棱站规模很大,各类设施完备,是牡丹江地区行署最大的火车站,也是建筑最精美的一个车站。</b></h3> <h3><b>车站为俄罗斯建筑师设计的站舍,体现着俄罗斯民间砖木结构传统形式。建筑平面一字排开,舒展大方,形体高低错落,坡屋顶,铁皮屋面;特别是俄罗斯民间的砖砌技艺在此得到充分展示,砖砌凸凹花饰丰富多变,檐口、窗楣线脚装饰在阳光下显示出生动朴实的效果。檐下颈项部位以砖砌项链相接,增强了建筑物的秀丽美。</b></h3> <h3><b>穆棱老站的办公场所,也是原铁路派出所所在地。</b></h3> <h3><b>2015年12月10日,牡绥铁路扩建改造工程竣工之后,启用新站房,位于兴源镇,与原站房距离12.5公里,老站房不办理客运业务。从此,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穆棱镇火车站,就这样被无情的取消了。(图片为穆棱新站)</b></h3> <h3><b>新建的铁路大桥运行着穆棱新站和穆棱老站的摆渡小火车。穆棱镇的老火车站,从此变得寂静荒凉。</b></h3> <h3><b>图片为穆棱老站的出站口,有多少在外打拼的离家游子从这个出站口回到了温暖的家。</b></h3> <h3><b>穆棱老站的货运处,毛叔叔您应该还有印象,因为面对着货运处的大门,背对着就是西岗的大下坡,大坡上面就是您多次提起的西岗小学。</b></h3> <h3><b>货运处对面的西岗大坡,穆棱镇的标志性地标之一。</b></h3> <h3><b>中东铁路穆棱河大桥,位于穆棱老站北侧1公里外。始建于1898年,历时三年建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铁路石拱桥。桥全长174.03米,共有10洞石拱,单拱跨距12.7米。第2、3拱在1945年8月被撤退的日军炸毁,1965年大洪水冲毁第6、7、8、9拱,维修时使用的是混凝土。建这座大桥时,还没有穆棱县呢,11年后,穆棱县才成立。</b></h3><h3><b><br></b></h3> <h3><b>找到了一张中东铁路穆棱河大桥的老照片。这座大桥就坐落在穆棱镇北街的穆棱河流域。应该是毛叔叔儿时玩耍的地方吧?</b></h3> <h3><b>1989年这座大桥被铁路弃用,废弃的铁路大桥,如今已交付地方作为公路桥使用。桥面已铺上了沥青路面,非常平整,方便了穆棱镇百姓的出行。</b></h3><h3><br></h3> <h3><b>站在山上,俯望铁路大桥和北街的美景。这座大桥就坐落在穆棱镇北街的穆棱河流域。</b></h3> <h3><b>毛叔叔小时候的</b><b>穆棱河水还特别的清澈,只要掀起石头估计就有蝲蛄,听说那时候,细棍头上栓根绳,绳头用细铁丝穿上蚯蚓,扔进河里抬手就能钓出蝲蛄来。</b></h3><h3><b><br></b></h3> <h3><b>这也是穆棱河在北街流经处,不知道那时候毛叔叔有没有在穆棱河里逮过蝲蛄、罐头瓶里放豆饼抓小鱼、山上采榛子、摘高梁果儿、吃山上的沙果儿、还有大把大把吃榆树钱儿....哈哈</b></h3> <h3><b>这个季有种叫不出名的开黄花的植物正在怒放,把整个山坡妆点的非常美丽。</b></h3> <h3><b>这是冬天的时候,在北街穆棱河畔拍摄的美景。</b></h3> <h3><b>穆棱林业局的办公大楼坐落于穆棱河东岸,于1947年建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是国家大型二级森工企业,如今改名叫:穆棱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昔日的林业局政府现已搬到位于河南村的原林业局第三中学进行办公。(图片为原穆棱林业局办公大楼)</b></h3> <h3><b>如今的林业局办公大楼已成为了穆棱林业局公安局所在地。</b></h3> <h3><b>位于林业局大楼附近的穆棱河大桥。桥下的河道是穆棱河流经穆棱镇最宽的地方。河水这么多年来,一直都特别的湍急。这滔滔的穆棱河水也象征着在外漂泊打拼的穆棱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格,以及对于家乡滋滋不倦的浓浓亲情。</b></h3> <h3><b>站在林业局大楼的甬路上看穆棱河大桥。</b></h3> <h3><b>站在山头远眺湍急的穆棱河水。</b></h3> <h3><b>远处是穆棱河大桥和穆棱镇的青山翠石。</b></h3> <h3><b>由于老桥年久失修,穆棱镇政府在老桥的基础上开始兴建新桥,新大桥于2017年11月7日正式竣工通车。新的大桥可以彻底消除旧桥通行的安全隐患,更能有效解决穆棱林业局和穆棱镇之间的交通瓶颈。</b></h3> <h3><b>新桥全长112米,宽23米。由原来的两车道变成了四车道。</b></h3> <h3><b>站在新桥上看原林业局大楼。</b></h3> <h3><b>顺着穆棱河大桥往下走就是地标性建筑之一的穆棱百货大楼。这条街也是穆棱现在最重要的商业街。</b></h3> <h3><b>现在的街景可能毛叔叔看着有些生疏,所以我找了一张80年代的穆棱镇老街景象,照片远处就是百货大楼,左边是名盛一时的供销商场。</b></h3> <h3><b>西岗~西岗!毛叔叔幼年时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感情最深最深的地方。(图片为西岗村卫星图)</b></h3> <h3><b>坐落于西岗环路和西岗街交口的西岗小学,是毛叔叔儿时的母校。在西岗小学的创校初期,校园环境远没有达到实际应用教学的水平。完全是毛叔叔那几届的学生,身体力行,不畏艰苦,用汗水和勤劳将校园设施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b></h3> <h3><b>如今的西岗小学旧址已被凯飞食品公司占用,现在主要生产植物油、方便粥、豆制品、豆粉、大米、杂粮。早先的沙地操场已经被砌成了水泥地,已经感受不到多年沉淀出来的校园书卷气息。</b></h3> <h3><b>凯飞食品公司正门,也是当年西岗小学的正门。(图片中的人物是我的父亲,陪着我一起去寻找老西岗的故事)</b></h3> <h3><b>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西岗小学的老照片,是92级毕业生的毕业合影,宽阔的沙地操场,历史悠久的平房校舍,还有背后那郁郁葱葱的一排排大树,这都预示着西岗小学走出了无数的优秀莘莘学子,在建设祖国的各行各业里发光发热。也走出了多少像毛叔叔一样的优秀毕业生,成就了梦想,铸就了事业的辉煌,成为了西岗小学的骄傲!图片中的那一天是1998年6月26号。</b></h3> <h3><b>询问当地的老住户,他们说那时候学校旁边有个樱桃园,小伙伴们的娱乐项目之一就是在学校外的马路上划爬犁。一个大下坡直通穆棱镇的街上。图片就是西岗小学门口的大下坡。毛叔叔有没有想起,那时自己上下学的情景呢?</b></h3> <h3><b>凯飞食品公司的办公大楼亦是在西岗小学的老校舍基础上建设起来的。</b></h3> <h3><b>站在西岗大下坡回望整个西岗小学旧址。毛叔叔在放学的时候,是否也回望过这所留下了童年美好记忆的母校呢?</b></h3> <h3><b>现如今西岗小学所有师生都已陆陆续续的迁至穆棱镇北街的“铁路小学”了(现在叫“中心小学”)。</b></h3><h3><b></b></h3><h3><br></h3> <h3><b>站在西岗小学下的小坡望向整个穆棱镇,据说这几户人家这些年来,从来多没有变过,几多故人仍然在这里生活。新盖的砖瓦房依旧会每日炊烟袅袅。</b></h3> <h3><b>当时解放军第四十八野战医院就在西岗小学旁边,紧挨的是还有81652部队。您还有印象吗?</b></h3> <h3><b>顺着大下坡往下走去。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原西岗大队部旧址。</b></h3> <h3><b>西岗大队部的远景。</b></h3> <h3><b>大队部上挂着的喇叭,无数次的回响起,党的号召,党的指引!也勾勒出了那些个激情燃烧的岁月。</b></h3> <h3><b>站在大队部回首西岗小学,一缕和煦的阳光洒在了脸上,多少美好的记忆再一次的涌上了心头。</b></h3> <h3><b>大队部对面是穆棱镇交警队。穆棱的平地很少,所以只能将部分职能部门建在山上。</b></h3> <h3><b>顺着下坡往北走,这是多年前穆棱镇贮存水果和蔬菜的大库。镇里的所有的果蔬都要存放在这里由各个供销社统一用货车拉走。穆棱人把这个地方形象的称做“水果窖”。我父亲特意让我把围墙拍下来,因为他说这围墙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变过样子。</b></h3> <h3><b>站在“水果窖”往北望去。看到了山上的景色,多年前的山上风景秀丽,远不像现在这么荒芜。</b></h3> <h3><b>向着西岗村的深处前行,又是一条通往山上的道路。也许多年前西岗村的道路都是这样的吧。</b></h3> <h3><b>西岗的这座大烟囱也有多年的历史了。上沿的黑色痕迹说明它还在顽强的工作着。</b></h3> <h3><b>穆棱林中,也座落于西岗。是穆棱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与它紧临的穆棱地方二中。(图片为穆棱林中旧照,多年前的墙体颜色是黄色的)</b></h3> <h3><b>穆棱林中在经历翻新之后已经有了现代化学校的样子,只是教学楼还是多年未变。</b></h3> <h3><b>图片为赫赫有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野战医院(正团级)。一直以来穆棱镇都是中(苏)之间的战略要地。所以军委对穆棱特别重视,将81652野战部队和48野战医院驻扎在穆棱镇。并在镇东山通往绥芬河方向修建了国防公路。</b></h3> <h3><b>图片为紧挨着48野战医院的军用配属库房,现已被个人承包,做起了木材生意。</b></h3> <h3><b>库房近景,依然能够感受到战争时期军队建筑的特色。</b></h3> <h3><b>野战医院的后身,据说是当年特别有名的电影院,现在也已经不见了踪影。</b></h3> <h3><b>爬上了堆起的原木,看着穆棱街道的景色,遥想当年穆棱镇的这条街道是多么的繁华。有军人,有学生,有农民,有林业局和铁路的工人。</b></h3> <h3><b>老住户说以前医院下面有个酱油厂和豆腐厂还有野战医院的家属区。图片就是野战医院下方的景色。</b></h3> <h3><b>图片为81652野战部队的团部。虽然现在已被个人承包做起木材生意。但是想起昔日在这里的军歌嘹亮和肃穆庄严,依然令人肃然起敬。</b></h3> <h3><b>由于部队位于西岗的山坡上,所以穆棱人总习惯将81652部队形象的称为“西山部队”图片为野战部队团部的远景。</b></h3> <h3><b>图片为野战部队配套的军用仓库。一列列的仓库整齐划一的排满在西岗的山坡上。</b></h3> <h3><b>仓库上的通风口一直保持着最初的设计。</b></h3> <h3><b>仓库的墙角早已锈迹斑斑,但是仍可感受到当年的厚重感。</b></h3> <h3><b>部队的兵营也都是砖瓦房设计,由于建在西岗山上,所以站在高处的时候总能感受到兵营和仓库都在自己的脚下。</b></h3> <h3><b>一列的营房中有若干个班组成,每个班都用自己的炉子取暖,所以房顶上会有好多烟囱。</b></h3> <h3><b>如今中国的边疆形式再也不像之前那么严峻,所以48野战医院和81652部队也都取消了番号,所属官兵或转业或换防到其他驻地,但是穆棱仍然是重要的战略要塞,所以在原48野战医院旁留下了一个连队的配置。(图片为驻扎在穆棱镇的连队所在地)</b></h3> <h3><b>现存驻扎部队远景,大门两旁赫赫写着“精忠报国,献身国防”八个大字!</b></h3> <h3><b>在西岗山上,野战医院的附近有一处俄罗斯建筑,据说是民国时期,中东铁路穆棱站负责人的府邸。</b></h3> <h3><b>建筑外观保存良好,纯正的俄氏建筑风格,整体看上去非常唯美。</b></h3> <h3><b>说到了西岗,就不得不提穆棱镇的北街,北街是当年穆棱镇最繁华的商业街,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也是西岗居民主要采购物品的地方。由于整个穆棱镇北街的百姓众多,为了使老百姓购买生活用品方便。镇政府决定在北街成立“第二百货商店”。“二百货”这个名字也应运而生。(图片为二百货当年所在位置)</b></h3> <h3><b>这一条长长的街道就是穆棱北街。随着新一轮“造城运动”的兴起,古老街道两旁的食杂店、羊肉串、烧饼店、理发店都已不负存在了。可是站在大道中间还是能感受到多年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多年来唯一不变的远处那一棵苍劲有力的大树。毛叔叔是否也能回想起,您当年在这走路的身影呢?(图片为北街通往机务段一侧)</b></h3> <h3><b>图片为北街通往林业局一侧。街道两旁的商铺林立,好不热闹。</b></h3> <h3><b>找到了一张多年前北街的农民拉着在市场上刚买的草料赶着马车、牛车回家的照片。是不是马上就能够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气氛呢?</b></h3> <h3><b>北街的机务段也更是出名,在这里工作的铁路工人往往都会比地方的工人收入多出好多。当年返修,等待调度的火车头就是从这个大门里面驶出来的。(图片为机务段正门)</b></h3> <h3><b>机务段的旁边是有着多年历史的铁路浴池。这个浴池方便铁路工人和地方的百姓下班之后洗去一天的疲惫。<br></b></h3><h3><b><br></b></h3><h3></h3><h3><b><br></b></h3> <h3><b>顺着铁路浴池向山上望去,仍然有零星的几户人家居住。</b></h3> <h3><b>沿着机务段左侧的这条小路继续深入,可以看到多年不变的北街铁路工人生活区。</b></h3> <h3><b>偶然间看到了生活区中还留存着珍贵的俄罗斯建筑,这说明民国时期的中东铁路俄国员工也是在这里生活。中国人总是戏称俄国人为“老毛子”。</b></h3> <h3><b>一排排的铁路产权平房和远处西岗村的居民平房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b></h3> <h3><b>沿着小路深入到了机务段的腹地,这里唯一保留的建筑就是火车司机宿舍。为的是使倒班的火车司机能够在这里好好的休息。据说这里的供暖特别好。</b></h3> <h3><b>图片为专门为机务段集中供热配置的锅炉房。试想当时的好多地方企业都没有实现集中供热,所以每个单位都配有自己的锅炉房进行供热,许多大企业的浴池也应运而生。所以,当年的煤炭生意是异常的红火啊。而现在的煤炭行业已经今非昔比了呀。</b></h3> <h3><b>机务段附近的铁路公产土地用铁轨与居民区进行了隔离。</b></h3> <h3><b>这里就是当年的机车库,当时这里有三个大门可以驶出火车。是停放、检修火车头的场所,兼有火车掉头的功能。大门口排满着扇形的火车铁轨。 中间设有一个大型的转盘,铁轨由库内铺向转盘中心。穆棱机务段与绥芬河机务段合并之后,这里的库房和铁轨全部都已拆除。</b></h3> <h3><b>走出机务段,沿着这条小路可以爬到山上。我记得这座山上有一个泉眼,小时候,我在这个泉眼打过水,记得那时的泉水特别的甘甜。</b></h3> <h3><b>再一次把镜头拉回到西岗村,找到了一张西岗村石碑的照片。由于道路两侧的树木被砍伐,也就再也找不到这块石碑了。</b></h3> <h3><b>多年前的西岗村晒谷场,现在修缮成了西岗村的文化中心广场。一到晚上这里就特别的热闹,成为了大家娱乐活动的中心。</b></h3> <h3><b>站在西岗村的大道向远处望去。听西岗的老人说,70年代前这里满山都是绿树,而且野兔、狍鹿等等的野生动物都会在林中穿行。现在已今不如昔了,很是令人感叹!</b></h3> <h3><b>站在西岗的山顶望向整个穆棱。在我的心里,穆棱正沿着美丽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这些年来,改革在深入,社会在发展。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多么坎坷、多么艰辛,我始终坚信我的家乡也会和全国的城镇一样,变得越来越美好。祝福,我们永远眷恋的故乡! </b></h3> <h3><b>这就是西岗村的大道,这条大道也连接着绥满高速,连接着301国道。多少离家的游子都是从这里出发奔向了梦中的远方,奔向了灿烂的前程。现如今故乡也等待着在远方的游子们能够回来看看,回家看看依旧清澈的河水,依旧清新的空气,依旧情意绵绵,无法割舍的这一份家乡情。</b></h3><h3><b><br></b></h3><h3><b>在最后,小姜在这里祝愿毛叔叔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美好的365天永远的伴随着您!</b><b>也衷心的希望,我能陪着您,在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到家乡看看.....</b></h3><h3><br></h3><h3><b><br></b></h3><h3><b><br></b></h3><h3><b> 本文作为纪念毛叔叔儿时的故乡穆棱镇</b></h3><h3><b> 完成于2019年4月26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