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浅秋

<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一直很喜欢杜牧的这首《清明》,场景感十分强烈,一借一指栩栩如生。但从前仅仅是从欣赏的角度,从未感受到失去亲人会是怎样“断魂”的滋味,如今,我的母亲去世一个多月了,真真切切让我感受到了这份思念的痛苦。清明祭扫归来,心雨纷纷,就像我的眼泪,在止不住地流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一个多月来,我不敢去母亲的院子,不敢看母亲的照片,不敢触碰母亲的遗物。母亲临终前瘦骨嶙峋、艰难喘息的样子时时在我眼前浮现,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在一刀一刀戳着我的心。我不断回忆着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加上老父亲因悲痛而不断重复讲述的陈年往事,让母亲的形象在我心里更加的清晰丰满,我一面为母亲艰难曲折的一生心痛,一面又为有这样一位坚强聪慧的母亲感到自豪。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母亲的父亲在她几岁时离家,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去不返,母亲与姥姥相依为命。那时,家族势力以及重男轻女的思想,让母亲的爷爷、继奶奶一伙人,想方设法赶她们出门。倔强的姥姥咬牙坚持着不肯离开。那一年,姥姥辛辛苦苦种下的仅有的一亩水稻,被爷爷一伙人一夜之间割了个精光,姥姥找他们理论,年幼的母亲给他们跪下,他们不但不承认割了水稻,还硬生生把地抢了。姥姥没办法,带着母亲边给别人做零活边乞讨,走上了打官司的路。在那样的年代,一个身无分文的寡妇带着年幼的女儿打官司,可想而知,比登天还难。但姥姥没有放弃,历尽艰难,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于民国36年将地还给了姥姥。母亲一直完好地保存着判决书,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述说着一段屈辱、苦难的历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母亲十几岁时,姥姥省吃俭用,抠着牙缝送母亲去了学堂。姥姥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小脚女人,却有一个简单但很了不起的念头,不管男孩女孩,有文化才能过上好日子。母亲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没日没夜的学习。没有纸笔,就用石头、树枝在地上写字算题,没有煤油灯,就在月亮底下读书。就这样,母亲断断续续读完了初小高小,于1952年考上了唐县师范,同时又以总第十五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当时的河北省第五中学~著名的腰山中学。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念之差有时会影响人一辈子的命运。母亲没有去读师范,她听从了她的一位老师的建议去读腰山中学,这位老师说你这么好的成绩去读师范太可惜了,还是继续读中学深造为好。靠着完县(今顺平)姨姥姥家接济,母亲读完了三年中学。但由于家里实在困难无法再支撑母亲深造,母亲无奈含泪回村做了代课老师。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56年,母亲与唐县师范毕业做了教师的父亲结了婚,跟姥姥生活在一起,住在两间土坯房里。虽然清苦却也甜蜜。那年村里来了一个北京招工的通知,不甘心做代课老师的母亲报了名,父亲借了一头驴送母亲到唐县,又坐车到保定参加考试,母亲又一举通过考试,被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会计科录用,试用期一年。全家都很高兴,姥姥更为自己的女儿能去北京上班感到自豪。天有不测风云,试用期间,母亲患了淋巴腺结核,穷困潦倒的母亲,孤零零蜷缩在医院的角落里,父亲去探望,两人抱头痛哭。家里又有多病的姥姥等着,没办法,父亲带母亲回了家。临行前,父亲母亲在北海公园留了影。尽管有万般不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母亲不得不放弃了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又回村做了代课老师。&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爆发,父亲已调到唐县教育局工作。母亲边教学边照料姥姥和大姐,一家人饿得面黄肌瘦。实在没办法,母亲跟父亲商量,去投奔宁夏银川的三姨姥姥家,那里地广人稀,兴许有一条活路。母亲只身去了银川,被安排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电设计院任化验员。母亲想等安顿下来,就接姥姥和大姐过去。可没过几天时间,银川也被灾荒袭击,很快连树皮树根也找不到了。为了年老体弱的姥姥和年幼的女儿,母亲又一次放弃不错的工作机会,含泪回到家里,继续做教师。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后的几年,我们兄妹相继出生。姥姥一直盼望着能搬出两间土坯房,却在父亲母亲咬紧牙关、东拼西凑盖了三间新瓦房的当年过世了,姥姥一天也没能住进新房,成为母亲一生的遗憾和痛楚。我的童年虽然清贫,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和睦温馨。父亲的严慈并济、母亲的勤俭聪慧,让我们兄妹在物质匮乏的日子里如沐春风,时时感到快乐温暖。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把幸福的推子》在保定日报发表,写的就是那时候的事,一把普通的理发工具,承载着我家爱的故事。还写过一篇文章《粽子》,每年的端午节早上,母亲都让我给学校里的外地老师送粽子,有一次我拿错了,把大部分的粽子都送到了学校,家里只剩下几个本来要送的粽子,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小小的粽子,让母亲将善良、博爱的高贵品质潜移默化的传递给我们。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6年,做了近二十年民办教师的母亲,以全区第四名的好成绩通过转正考试,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试想,一位兼任教师、农民、家庭主妇的四十多岁的妇女,还能在万众瞩目的转正考试中脱颖而出,该具备怎样的智慧和毅力?从我记事起,在母亲漫长的教书生涯里,我的脑海里定格的常常是这样的一些画面:深夜,母亲还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服;地里,母亲用拿粉笔的手熟练地做着农活;厨房里,母亲一边做着饭,一边做着习题;印象最深的,是每当学生升级调班时,围在母亲身边的乡亲们,他们都要求把自己的孩子分到母亲带的班级,说孩子跟着朱老师读书,他们放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母亲用她高贵的品质、优异的教学成绩,换来了学生和乡亲们的尊敬爱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母亲退休后,并没有清闲下来,每天起的最早睡得最晚,做饭洗衣服带孩子,一刻也不闲着。我常常纳闷她瘦小的身体哪儿来的那么大的精气神,即使到了八十多岁的年纪,还在自己做饭做家务,不肯拖累儿女。一辈子有限的工资,舍不得买一口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一点一点省下来帮助子孙后代,我家前前后后建了六次房子,一次比一次好,都是靠母亲的勤俭持家换来的。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常说:一个家庭,母亲的作用很重要,她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我的母亲,虽一生命运多舛,但她用勤奋、顽强的精神和毅力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带领一家人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母亲是优秀的,通过的大大小小的考试让我佩服,从教三十六年,受过的奖励不计其数,就在她六七十岁的年纪,孩子们的几何难题,我都解决不了,母亲却能轻而易举的解开;母亲是善良的,在娘家门上住了一辈子,却能以宽厚包容之心让人心服口服。母亲去世后,虽然在老家停留时间很短,乡亲们、她的学生们都纷纷前来吊唁,母亲在天之灵,也该感到欣慰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母亲,清明时节,女儿用拙劣的文字,祭奠您,思念您,愿您天堂安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