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4月5日,又一个清明节如期而至,此刻心里装着许多的期许和惦记,在这个人们追思往事、祭奠祖先的日子里,格外思念我的外婆,她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漫漫岁月并没有冲淡往日的记忆,一切恍若昨日。</h3><h3> 追根溯源,外婆姓李,名玲巧,祖上为河南人,小时候从大人们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了大概,外婆大约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时,随父母及众兄弟姐妹一干人逃荒要饭漂落至蒲城,外婆兄弟姐妹共七人,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h3><h3> 刚到陕西时,外婆的年龄在那个时期已到婚配年纪,大人便从中撮合,想在当地找个婆家,一是减轻经济负担;二是寻个落脚地有口饭吃。听母亲说外婆和她一起乞讨来陕的同村姐妹数人,被大人领至包括我外爷在内的二爷、三爷、五爷、六爷等青年男子及家长面前来相面,看谁能瞧得上谁就确定谁做谁的老婆,不饿肚子是硬道理,吃饱饭比爱情更显得重要。这次集体相面我六爷没瞧中我外婆而中意另一女子,我外爷则没瞧中另一女子而中意我外婆。 </h3><h3> 外婆嫁给外爷后,先后生育4子女,三个不幸夭折,只有母亲一人活了下来,母亲说她只记得有个弟弟叫长明,活到3岁突然丧命,其他兄妹太小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后来母亲每每受了委曲,总说自已要是能有个兄弟妹多好。</h3><h3> 也许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外婆性格越发显得善良,众妯娌之间常常受人欺负,即使在她坐月子期间,也是如此,常叹自己命苦,外婆嫁给外爷后,其他兄弟姐妹继续流浪乞讨,后落脚于蒲城县龙阳镇定居下来。我外爷在众兄弟中排行老四,外爷兄弟多,家穷,在我六爷成家时,就搬到离家数里外沟南村的元山上生活,独门独户居住,这段日子我印象较深,那是个傍山的院落,有7个窑洞,一间做灶房,两间住人,其他做他用,围墙破烂不堪,坍塌的地方用酸枣树条围挡,为了安全,家中还养条狗看家护院,记忆中曾有过饿狼在屋外的山梁上哀嚎,狗的狂吠于是越发激烈的情景。这样的日子慢慢随着当地人口的增加和开山劈石而改变,但外婆每当想起这样的经历总是惊悚不已。</h3><h3> 在沟南时附近有个大队的林场。有工人十余个,林场种有小麦、桑树、苹果、梅子、桃、杏、枣、南瓜,我印象中场长是一个叫冯六狼的中年男人。当时兄妹四人,缺少吃穿,日子过的紧紧巴巴,大人常常为吃的发愁,外婆有几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用笼提着几个南瓜回来,那种南瓜有七八十厘米的长,一个有二十多斤重,南瓜既当菜又当主食,变着法儿吃了几顿。此后外婆又去摘了南瓜和梅子,直到冯六狼碰见外爷说:“老党,你给你老婆说不敢再叫她来偷南瓜了,再偷我们连瓜种子也留不下了。那时家里孩子多,异常清贫,外婆也时常为只有一个鸡蛋让谁吃不让谁吃而犯难,最后就是鸡蛋让身体不好的老二吃了,我们其他三弟妹听外婆骂一通老天爷而结束,为弄吃的外婆是想尽了办法。后来,我曾问过外婆这件事,她说,没办法呀,家里没粮食吃,你们还小,只有豁出这张老脸了。林场工人也知附近村民的生活艰难,对这情况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h3><h3> 后来,因外婆外爷年龄大了,母亲申请又搬回原来的村子居住,此时我已在二十里外的初中上学,需要在家里背馍,正值长身体时候,饭量大,每周天、周三要从家中背馍往返学校,外婆就要一人每周蒸两次馍,她没文化,但再忙蒸馍的日子记得很准,无论春夏秋冬从未间断,从来没耽误过一次,直到我高中毕业,外婆从来也没有半句怨言。</h3><h3> 那个艰苦年代,家里有7口人,母亲在学校教书,口粮主要靠外爷、外婆田间劳动获取,外婆还要伺弄一家人的吃喝,忙里忙外,倍加辛苦。听母亲说,你们只见过你外婆忙家里的活,主要还是忙外边的农活辛苦,拉麦子、担红苕、掰玉米、收高梁等几乎所有农活都干过,在山区的田间道路劳作就尤其辛苦。她即使再累也舍不得让我们去帮忙,她曾说:婆没文化,受尽欺负,你们长大了念好书了我就高兴。她以我们为荣,她为我取得任何丝毫的进步而感到骄傲。</h3><h3> 外婆六十多岁,因意外摔跤受伤,加之当时处理不及时以致终生落下残疾,走路靠双柱柺,在我们都在外为生活奔波时,外婆在家既要生活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外爷,数年后外爷去世,外婆随母亲去西安生活,我也时常去看望她,每次见面她都异常兴奋,说什么都有兴趣,她除了耳朵有点背,其他无大碍。每次我要出发时,她都恋恋不舍,反复问我什么时候还再来。</h3><h3> 外婆精神面貌一直很好,我思想上从来没有想过一个精神饱满的人有一天会突然离我而去。大概是2004年春节,我去看她,在要告别时,她突然说,杰,你能陪婆说会话吗?我觉得我今年不行了。我内心稍有许惊意,看着八十多岁,但几乎满头黑发的外婆是不会故去的,安慰了几句就匆匆返回工作单位。</h3><h3> 数月后的一天晚上,母亲在电话中告诉我外婆去世了,我惊呆了,不敢相信一个活灵灵的亲人就此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此与我们阴阳两隔,她带着对我们无私的爱恋离开了这个世界,把万分的悲痛留给了亲人。子予养而亲不在,外婆在我们最困难之时,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在她的眼里外孙和内孙是一样的,她没文化,遇到困难和挫折讨只会默默流泪。当我们经济条件改善、生活向好,她该享福之时却永远离我而去,留给我们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和惋惜……</h3><h3> 今天是清明节,外婆你知道吗?我和母亲、弟妹又来看你来了。春风徐徐,坟莹上迎春花绽放,外婆!你在里头,我们在外头,我们呢喃的私语你能否听得懂?我们的殷殷祝福你能否收得到?在天堂的街市里,人们定是和睦相处,那里没有饥饿,没有病疼,愿你一切安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