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清明节,我有一些心里话</h3><h3> 文/马建利</h3><h3><br></h3><h3> 清明节,是我国祭祀祖先,缅怀先烈,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h3><h3> 很多人不明白,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也有很多人试图找到答案。其实,就是要明白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之问。</h3><h3> 从哪来?静立茔冢默然,你便会追寻到这个答案。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是我们的来处。</h3><h3>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h3><h3> 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h3><h3> 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 </h3><h3> 到哪去?清明时节,教我们做人。清洁、清廉、清净,就是一个清白;明事、明礼、明法,就是一个明白!清白明白之人。</h3><h3> 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红尘滚滚、功名利禄,如果你过于执着,为权、为钱、为名、为情黯然神伤,不妨清明时分去扫墓。那里,自有另一种答案,让你心如止水、超然物外!清爽做人,清白做事,足矣!岂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h3><h3> 明白了从哪来、到那去、我是谁,是否豁然开朗!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是子女,你是人父母,你们是夫妻!切记我们是炎黄子孙!是华夏儿女!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h3><h3> 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清明是责任和感恩!是哀思和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更是传承和教育。</h3><h3> 清明,更像一种精神。我们每年清明回乡,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孩子。祭祖之时,全家人肃然静默。</h3><h3> 这种难得的经历,让孩子知道了血脉的延续,懂得了生命的传承。</h3><h3> 有人说,清明是一种迷信;有人说,清明是一种形式;还有人说,距离太远,来回奔波困苦劳顿……</h3><h3> 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先辈的坟前,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去!</h3><h3> 春风十里梨花白,寄托哀思清明时。</h3> <h3>作者简介: 马建利,山东淄博人。转业军人,现供职淄博工行。淄博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编辑,凤凰诗社亚洲总社编辑。作品散见《诗歌地理》、《中国现代诗人》、《中国先锋作家诗人》、《长江诗歌》、《湖北诗人》、《山东文学》、《凤凰诗刊》、《淄博诗人》、《城市金融》、《炎黄诗学》、《人民日报》、《山东诗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