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二)之水下展示馆

剡溪两岸

<h3><b>(以下七张图片来自网络)</b></h3><h3><b>上海占地40000平方来的水下博物馆,被誉为“水上浮宫“。</b></h3> <h1><font color="#ed2308"><b>夜色之下的“浮宫”</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b></font></h1><h3><b>是“一条连贯於古今的时空隧道;一所补给涵养的文化驿站;一座上海文化事业的新地标;探究海派文化之旅;追寻上海历史之根;品味自然生态之美;享受休闲旅游之乐。”的好景点。</b></h3> <h1><font color="#ed2308"><b>夕阳之下的美景!</b></font></h1><h3><b><font color="#010101"> </font>别致的现代感下浸润着浓浓的历史底蕴,那种感觉说不出来的震撼…</b></h3> <h1><font color="#ed2308"><b>湖水、长堤、拱桥、水下博物馆</b></font></h1> <h3><b>(全景图,放大观看,资料来自网络)</b></h3> <h1><font color="#ed2308"><b>全国最大的水下遗址公园</b></font></h1><h3><b><font color="#010101"> </font>坐落于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广富林村及北部一带。广富林古文化遗址是在1958年,被当地村民在开河时发现,之后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经考定,这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融,留下了上海的先民同中原的移民一起生活的印记。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故将广富林遗址称作为“上海之根“。</b></h3><h3><b> 极具特色的广富林文化展示馆位于漂浮在富林河中的第一个大屋顶和边侧的圆形建筑内,所有的展览空间都在水下,十分具有特色。“漂浮”于水中、具有现代中式建筑风格的“金字塔”。</b></h3> <h3><b>园形屋顶</b></h3> <h3><b>上下楼梯和电梯</b></h3> <h3><b>广场</b></h3><h3><b> 博物馆分为水上观光台和水下展厅两部分,水下博物馆分布在13万平方米的水域中,</b></h3> <h3><b>“这一刻,你踩着今天的路面;往下走一米,你就可能踏在了6000年前先人生活的土地上。”这句话就是对广富林遗址的真实写照吧。</b></h3> <h3><b>从不同角度审视“浮宫”</b></h3><h3><b> 博物馆主体结构都隐藏在水下,水面上只有屋顶,以此隐喻远古文化的深藏不露和深厚底蕴。</b></h3> <h3><b>漂浮的房子,以及建在水下的博物馆,成为广富林文化遗址内最具特色的核心地标。</b></h3> <h1><font color="#ed2308"><b>重要意义</b></font></h1><h3><b> 到21世纪初,松江广富林遗址原始文化考古的新发现轰动了考古界。一是基本探明了该遗址原始社会时期古文化主要有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等类型。其中广富林文化的发现增补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组成系列,为环太湖地区增添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二是发现了从黄河流域来此居住的移民,这是考古中发现的上海地区首支移民,这对于主体为移民的上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三是初步发现这里在周代已有城镇聚落,这为研究上海城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四是发现了别具特点的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的原始社会房址。根据专家预测,对九峰原始文化的考古发掘,至今只能算是冰山一角,随着考古的深入,这里可能会发现更为丰富的文化宝藏,该遗址的地下可能隐藏着一部中国史前文明史。</b></h3> <h3><b>走进展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建在湖面上的三角坡形建筑,它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看起来就像是被洪水淹没的房子,只露出了屋顶。在一个个屋顶下面便是展厅,山墙由玻璃构成,很好地解决了采光和通风问题。</b></h3> <h3><b>展示馆内不仅陈列出土文物,还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时空之旅”为主线,从远古慢慢过渡到近现代,再现松江府的演变和发展,让参观者领略到“上海之根”5000年来的文化、人文和历史的底蕴。</b></h3> <h3><b>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古发现并已证实:这是一处历史大跨越的圣土,几千年以来,广富林地区一直没有断过人烟,先民们在今天的广富林地段繁衍生息,以捕捞鱼虾、种地耕田为生存方式。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先民们因洪涝迁移到松江佘山以南的区域作为最终的栖息之地,于是这处田园水乡就成了他们的生长之地。这一文化遗存的发现超越了零星分布在该地区的其他文化,是十分稀有的文化瑰宝,成为松江的骄傲!</b></h3> <h3><font color="#ed2308"><b>还原的发掘现场</b></font></h3> <h3><b>有人说,上海一百多年前是个小渔村。那二百多年前只是条小渔船了。但是松江广富林遗址实在是给力,一下把历史推前了五千年!原来广富林遗址属于良渚文化的一支,堪称上海之根,海派文化之源!</b></h3> <h3><b>第一层崧泽文化</b></h3> <h3><b>第二层良渚文化</b></h3> <h3><b>第三层广富林文化</b></h3> <h3><b>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广富林已是上海最早的“文化中心”,由此,想必上海人都可以自豪于自己祖先亦曾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吧!</b></h3> <h3><b>从原始森林,到一步步进化,像看电影一样,展示着松江从无到有,从古代到现代,从落后到文明的发展史,形态逼真。</b></h3> <h3><b>展馆里还展出了远古时代在当时的松江地块生活繁殖后代的模拟镜像,这是在喂养猪。</b></h3> <h3><b>先人的生产生活片断,形态逼真,寓教于乐。</b></h3> <h3><b>我们的祖先在那时就已经知道雕木成舟 开始他们的生产劳作 打猎 捕鱼 钻木取火 就是这些智慧聪明的古人 才开创出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优秀的历史</b></h3> <h3><b>穿越千年时空隧道</b></h3> <h3><b>“松江二陆”:陆云、陆机</b></h3> <h3><b>原本以为"沪"就是上海的简称,到了广富林文化遗址参观后才知道原来"沪"是指捕鱼的工具,系用绳编结的一排竹栅,插在河中,以拦捕鱼蟹,即江浙一带人所称"鱼簖"。</b></h3> <h3><b>明代时期的松江盛况</b></h3> <h1><font color="#ed2308"><b>在明清时期繁荣昌盛的松江古城</b></font></h1> <h3><b>手工作坊坊</b></h3> <h3><b>巷弄、水井</b></h3> <h3><b>码头馄饨与人力伕</b></h3> <h3><b>卜算</b></h3> <h3><b>但是我们传统的土布纺织仍然占有着主导地位</b></h3> <h3><b>布店</b></h3> <h3><b>米行</b></h3> <h3><b>刺绣坊</b></h3> <h3><b>中医馆与店铺</b></h3> <h3><b>酒楼</b></h3> <h3><b>书院</b></h3> <h3><b>茶庄</b></h3> <h3><b>杂货店与柜台</b></h3> <h3><b>香烛铺与少妇</b></h3> <h3><b>桥头农妇卖菜</b></h3> <h3><b>铁店铺与工匠</b></h3> <h3><b>磨剪子铲菜刀</b></h3> <h3><b>期货店</b></h3> <h3><b>钟表店与修理铺</b></h3> <h3><b>典当</b></h3> <h3><b>书画店</b></h3> <h3><b>清未民初时 松江古城商业已经是非常繁荣了 随着西洋文化的影响 许多洋货开始充斥市场 电话 电车 电影 电灯都开始走进百姓生活中。</b></h3> <h3><b>大清朝时期邮局与邮筒</b></h3> <h3><b>上海织布厂</b></h3> <h3><b>织布机</b></h3> <h3><b>当年洋人开设的电车公司的铛铛车</b></h3> <h3><b>老上海人力黄包车</b></h3> <h3><b>老上海香烟摊</b></h3> <h3><b>缝纫店与师傅</b></h3> <h3><b>上海石库门</b></h3> <h3><b>各种戏院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b></h3> <h3><b>游客在展厅广场拍照留影</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