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覽文廟

马湘衡

<h3><br></h3><h3>歷史上,大理曾經是雲南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是聞名遐邇的文獻名邦,明清時期在大理地區文廟多達16座,大理市境內曾有大理文廟、鳳儀文廟、太和文廟、下關文廟、挖色文廟。長期以來,以大理文廟為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豐厚內涵,對大理社會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h3><h3><br></h3><h3>大理文廟是大理古代兼具府、縣雙重身份的先師廟,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大理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文獻名邦」的歷史見證,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建築價值。</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理文化館(大理文廟)</h3><h3><br></h3><h3>大理文廟始建於元代,清同治年間重建、是大理「文獻名邦」濃厚文化內涵的見證和載體,是歷史文化的象徵和地方文化的地標。為進一步提升大理古城歷史文化內涵,2014年,大理市啓動實施了大理文廟恢復重建項目,恢復重建文廟大成殿、崇聖祠及重修大理文化館、圖書館等建築,規劃面積12217.75m2,建築面積8600m2,大理文廟坐西向東,整體中軸線對稱,呈合院逐台遞進式佈局,建築風格以古色古香的木結構為主,體現了大理白族精湛的建築技藝。2016年元旦項目竣工後,投入使用免費為遊客開放。</h3><h3><br></h3> <h3><br></h3><h3>地理位置:雲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復興路</h3><h3><br></h3><h3>文廟主要建築完成於明洪武年間,後經天順、成化、弘治、嘉靖多年修葺,擴建,形成了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光緒十一年(1885年),直隸廳同知卞庶凝向南移位櫺星門和畔池,照壁上鑲「萬仞宮牆」四個大字。文廟大門向東,門旁立一塊「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石碑。文廟中軸線為南北向,自南為照壁,前為泮池,上有石拱橋,池四周以石圍欄,前為一高兩低三跨式石牌坊,曰櫺星門,石坊左側有門曰禮門,右側曰義路,坊後右側為名宦祠、興賢祠,左為鄉賢祠、承祭祠,中為甬道至大成門,門上掛一大匾書「大成」二字,院中四角植柏樹,大成門後中為甬道,兩側為東西兩廂,院以方磚鋪砌,四角植柏樹,甬道直達大成殿拜台,俗稱天子台,台高約1米,三周環以漢白玉石欄,後為大成殿,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15.6米,高11米,規模宏偉,莊嚴大方,內供孔子牌位,中間的兩棵立柱上雕刻兩條盤龍。大成殿後為雁塔坊,重檐歇山頂牌樓式建築,檐下四面設斗拱,八個翼角飛展,中間以圓門貫通,後為崇聖祠,祠後為尊經閣,閣內祀倉聖,曾藏古籍千餘冊。崇聖祠左為明倫堂,堂內有八扇格子門,鏤空雕刻是藝術精品,工藝價值最高。堂下設射圃,旁立一小巧石坊,原書「佳徑」(嘉晉諧音),1982年改為「柏苑」。崇聖祠右為興賢、育才二齋。整個文廟佔地10000余平方米,共有大小十三個院落。大理文廟的建築幾經變遷和拆毀,只余大成門後古建築保存完好。2003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廟</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咸尊首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隆群聖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弘道門</h3><h3><br></h3><h3>弘道門為文廟的大門,「弘道門」取自《倫語》「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句,是明洪武十年(公元1877年)時孔廟的大門,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欽定命名,以贊頌孔子闡發了堯舜禹湯和文武周公之道。「人能弘道」,意為人能發揚光大前人思想之意,說明人在歷史發展、歷史創造中的主觀能動性,在這裡也寓意孔子就是集古人之大成,而成為至聖先師的。</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萬仞宮牆</h3><h3><br></h3><h3>為文廟特有建制,本為學生崇仰孔子之詞,語出《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又《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後人因築「萬仞宮牆」於孔廟之前,以象徵孔子學問精深,德行高邁,思想深邃,非常人所能仰及。</h3><h3><br></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櫺星門</h3><h3><br></h3><h3>「櫺星門」是文廟中軸線上的牌樓式木質或石質建築。「櫺星」即靈星,又名天田星。《後漢書》記載,漢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龍宿」的左角,因為角是天門,門形為窗櫺,故而稱門為櫺星門。皇帝祭天時,要先祭櫺星。袁枚在《隨園隨筆》中說:「後人以漢靈星祈年與孔廟無涉,又見門形為窗靈,遂改為櫺。」在宋代,櫺星門又稱「烏頭門」,文廟修櫺星門,象徵祭孔如同尊天。文廟中的櫺星門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後出現的,象徵祭孔如同尊天。後來人們又將櫺星解釋為天鎮星、文曲星、魁星。古人認為「天鎮星主得士之慶,其精下為靈星之神」,以櫺星命名孔廟大門,象徵著孔子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的天鎮星相比,又意味著天下文人學士匯集於此,統一於儒學的門下。</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彈琴酌酒敲棋賦詩一列盡隨佳客便</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步韻看花吟風賞月四時莫放此亭閑</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泮池、狀元橋</h3><h3><br></h3><h3>泮池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水池,古有在學府前建池能振興學業之說,所以其多用於文廟、學宮等建築中。依古制:天子之學為「辟雍」,諸侯之學稱「泮宮」,辟雍有水環繞,泮宮之水只能半之,故稱為「泮池」。每當學子走過泮池,進入大成殿禮拜先師孔子,然後到儒學署拜見教官,古時這個入學儀式稱為「入泮」,日後便被用作進入儒學之門的代名詞了。泮池之上,有橋聯通,名曰狀元橋,相傳古時能考中狀元者方可從此橋通過,而其他人只能繞池而行。</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成門</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長咸集熙熙然樂斯藝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雅俗共賞鬱鬱乎蔚我文壇</h3><h3><br></h3><h3>大成門,又稱儀門、戟門。儀門表示凡進入此門者應該衣冠整潔,儀表堂堂,以示對孔子的尊敬。戟門則以示威嚴同時也能顯出較高的規格,用以表示顯貴之家的大門。「大成」,是孟子對孔子的評價。他說:「孔子之謂集大成」,贊頌孔子達到了集古聖先賢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後世認為孔子為中國文化做了集大成的工作,在中國文化史上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所以稱大成門,也因大成殿而得名。</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與天地參</h3><h3><br></h3><h3>「與天地參」是乾隆二年(1737年)御筆題書,時乾隆皇帝「臨雍」釋奠行三禮,書「與天地參」,匾額懸掛闕里及天下學宮。</h3><h3><br></h3><h3>「與天地參」的關鍵字是「參」。 《周易·說卦》稱:「參天兩地而倚數。」《中庸章句》稱:「為天下至誠……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贊天地之參矣。」朱嘉注:「與天地參,謂以天地並而立三也。」意為孔子地位與天地並列。「參」可理解為參拜之意,所以「與天地參」之寓意是贊譽孔子德行與天地並列,而為後人參拜。</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萬世師表</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存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成殿</h3><h3><br></h3><h3>大成殿即文廟的主體建築大殿,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歷史上有至聖殿、宣聖殿、先師殿等不同稱謂,宋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賜名「大成殿」並題匾,確定了大成殿的稱呼。大成殿因文廟的級別不同因而其規格也不同,有三開間、五開間、七開間和九開間四種規格。文廟大成殿以供奉至聖先師孔子像為中心,兩旁供奉有復聖顏回、述聖孔伋、宗聖曾參、亞聖孟軻的「四配」像,再兩側供奉「十二哲」塑像。</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斯文在茲</h3><h3><br></h3><h3>「斯文在茲」語出《論語·子罕第九》:「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h3><h3><br></h3><h3>朱熹注曰:「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後死者」為孔子自稱之詞。</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泗水文章昭日月</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杏壇禮樂冠華夷</h3><h3><br></h3><h3>相傳孔子杏壇設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藝之學。自古以為美談,為士林所稱頌。進而又將杏壇作為孔子興教的象徵,列入孔廟的建築體系之中,這種格局甚至影響到了儒學所及的東南亞諸國。</h3><h3><br></h3><h3>孔子杏壇設教之事,後世頌者雖眾,卻不見於《論語》、《孟子》、《荀子》,以及《左傳》、大小戴《禮記》,這些與孔子相去未遠的先秦諸子文獻之中,甚至連「杏壇」之名都未曾出現過,令人頗為費解。那麼,杏壇設教之事到底是從何而來呢?揆諸史記,記此事最古者,當屬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作於南宋紹興年間的《東家雜記》,其中有《杏壇說》一文,略曰:</h3><h3><br></h3><h3>昔周靈王之世,魯哀公之時,夫子車從出國東門,因睹杏壇,逡巡而至,歷級而上。弟子侍列,顧謂之曰:「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歌曰:「暑住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h3><h3><br></h3><h3>文末孔子所歌為七言絕句,這種新體詩肇始於南朝齊梁間,孔子之世絕不可能有,此其一。春秋交戰,都是車兵,一部《左傳》說得明白。直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有騎兵,此時已入戰國之世。臧文仲為春秋魯人,孔子何以有「戰馬今何在」之嘆?此其二。第三,果如其說,杏壇則為臧文仲所首創,孔子只不過因其地,襲其名而已矣。據此三點,可知此文當是出於好事者的偽托,不可據信。</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先師功德垂青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儒學精華照五洲</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兩廡</h3><h3><br></h3><h3>大成殿南北兩側廂房既稱兩廡,南廂曰南廡,北廂曰北廡。兩廡是祭祀供奉歷代先賢先儒的場所,他們大都是儒家學派中的著名人物,有的只供奉木主牌位,有的則供奉塑像。通常情況下南北兩廡為祀先賢先儒之場所。各地文廟被祀奉的先賢先儒大都是儒家學派的著名人物和中國歷史上的代表人物,他們大都對儒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至聖遺像碑</h3><h3><br></h3><h3>「至聖遺像」碑,碑高246釐米、寬135釐米、厚8釐米,由三塊大理石拼接而成,中間為後補。碑立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太和縣知縣張伯春刻石,安放在大理一中東側,元代修建的文廟內。由於歷史的滄桑,文廟被毀,清同治年間鄉紳籌資在報國寺的基礎上擴建文廟,該碑也移至擴建後的文廟內(大理文廟現址)。後文廟不存,碑收藏於大理市博物館。欣逢盛世,大理文廟得以重建,「至聖遺像」也隨之安放於北廡廊間西側以供世人敬仰。碑中孔子身著袍服,兩手相交於胸前,形象舒展、莊嚴,頗有聖人之風。雕刻精細,為單線陰刻,刀法洗練,線條流暢,造像優美、生動,是大理文廟內唯一的一方明代遺碑,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今韻士彩筆難描蒼山千卷畫</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當代名流華章低唱洱海一枝春</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子生平簡介</h3><h3><br></h3><h3>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向諸侯國君們宣傳、推行其治國思想。晚年致力於古文獻整理和講學,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西漢以後,孔子被奉為「聖人」,他始創的儒家學說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影響及其深遠。</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忠孝」及「五常」簡介</h3><h3><br></h3><h3>「忠孝」是儒家文化的根基,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仁義禮智信」的提出最早源於孔子,在漢代定為「五常」,儒教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五常之道是處理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現代社會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能更好地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杏壇講學</h3><h3><br></h3><h3>春秋時期孔子創辦了儒學,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種民本思想,他提倡「有教無類」,不分貧富,不分貴賤,不分老少,不分國籍,兼收並蓄。孔子教育理念中充分考慮因材施教、學以致用和學思結合。教育的內容主要以「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合稱「六藝」。</h3><h3><br></h3><h3>杏壇是為紀念孔子的講學而建,孔子杏壇設教開創了中國學校教育、貧民教育的先河,聯合國將人類教育獎命名為「孔子教育獎」,充分肯定了孔子在人類教育史上的傑出貢獻,二千多年來孔子思想一直影響和推動著中國文明的發展進程。</h3><h3><br></h3> <h3><br></h3><h3>「杏壇」的典故最早出自於莊子的一則寓言。莊子在那則寓言里,說孔子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里講學。休息的時候,就坐在杏壇之上。後來人們就根據莊子的這則寓言,把「杏壇」稱作孔子講學的地方,也泛指聚眾講學的場所。</h3><h3><br></h3> <h3><br></h3><h3>這一天,孔家小院熱鬧非常,孔子帶領一群青少年壘土築壇,並移來一棵小銀杏樹栽在壇邊。孔子撫摸著銀杏樹說:「銀杏多果,象徵著弟子滿天下。樹桿挺拔直立,絕不旁逸斜出,象徵弟子們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藥治病,象徵弟子們學成後可以有利於社稷民生。此講壇就取名杏壇吧!」 此後,孔子每日杏壇講學,四方弟子雲集。</h3><h3><br></h3> <h3><br></h3><h3>大理古樹名木 虎頭蘭</h3><h3>科屬:蘭科、蘭屬</h3><h3>樹齡:明末</h3><h3>保護級別:國家三級</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弟子規</h3><h3><br></h3><h3>《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其中記錄了孔子的108項言行,共有360句、1080個字。</h3><h3><br></h3><h3>《弟子規》是清代以來廣為流傳的儒家文化兒童啓蒙讀物,採納了《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擴展,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進行論述,闡釋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應具備的禮儀與規範,是中國儒家傳統文化的精典讀本。</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書五經</h3><h3><br></h3><h3>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禮記》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合刊。四書之名始於宋朝,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h3><h3><br></h3><h3>「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四書五經在社會規範、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仍對我們現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學》《論語》《孟子》《中庸》</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儒家思想</h3><h3><br></h3><h3>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子聖跡圖(節選)</h3><h3><br></h3> <h3><br></h3><h3>大理原來南邊有武廟,北邊有文廟,在文廟與武廟之間有一個吉利坡,武廟和文廟在大理人的心目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原來大理文廟的格局比較大,現在市圖書館的這個位置就是文廟的大成殿,大成殿前的天子台基本上就是這個位置,以前天子台的大理石板比現在的石板還要大三四倍,周圍都是大理石欄桿;現在的大成門原先是報國寺,建成文廟後就是大成門。大成門的歷史比文廟大成殿還要早一點,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曾經考察過,他認為這個大成門是明代建築,而原來的大殿是清同治年間的建築。據梁思成說,大成門前就是櫺星門,建得相當好,有斗拱、翹腳;櫺星門前面就是泮池,再前是大照壁。從文廟的中軸線上來說就是這種樣子,兩側(現在的市文化館活動室)是七十二賢和兩個小院,每個小院有兩道月宮門,另外一邊作為孔廟廚房。</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加封孔子聖昭碑</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崇奉聖旨碑</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先師廟碑記略</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修文廟塑諸賢像記</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建大理府文廟碑記</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理府衛州縣歷科進士題名記</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修太和縣文廟碑記</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修大理文廟碑記</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理文廟恢復重建功德碑</h3><h3><br></h3> <h3><br></h3><h3>資料來源:大理文廟 互聯網</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