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总复习(一):

愛帕克蓝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今天开始复习康德哲学。学了一个学期尽管我们省略了很多但是内容仍然很多,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们讲了7年14个学期,还只是讲了他一个部分,所以真正要原原本本的讲不是我们一门课程可以拿的下来的,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几个要点,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一个学期所学的内容里面把一些最重要的东西提取出来。首先我们要掌握的就是在导言,也包括它的两版序言里,我们要掌握这样一些主要的内容:</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第一个要掌握的是思想背景。在康德时代思想背景肯定是形而上学已经发展到顶峰,然后盛极而衰,已经没有什么发展了,走入了绝境。什么样的绝境?就是独断论和怀疑论,独断论那样一种绝境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了,就是说一个独断论者提出一个体系,比如说斯宾诺莎他提出来,你相信他你就跟他走你不相信他就拉倒。这种哲学就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你说你接受我的前提那你就跟着我来,不接受我的前提我我就不跟你谈,哲学就缺乏一种说服人的态度,最后就成了独断;另一方面,就是怀疑论,特别是以休谟为代表的怀疑论,就是把当时所有的不管是形而上学也好还是自然科学也好,都加以怀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的支柱,像因果性、必然性这样一些概念全部推翻,那就不需要哲学了,既然什么东西都不可信那我们就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那还要什么哲学呢?所以形而上学当时面临着一种绝境,而康德就是想要把形而上学从这样一个绝境里面拯救出来,拯救出来采取的办法就是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认识论基础,也就是唯理论和经验论加以调和,把双方的他认为合理的部分吸收进来。所以我们在他的思想背景里面,当然也有很多科学的背景,牛顿物理学的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法国大革命等等这样一些背景,但是最重要的、直接的哲学上的背景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一点:一个是唯理论的独断论,也包括一些经验,某些经验论者,他也有了唯理论的成分,所以他们表现出一种独断论;再一个就是经验论的比较彻底的代表,就是休谟的怀疑论,抓住这样一个思想背景,我们就可以对康德的那个时代,他为什么要提出一种批判哲学有了一个背景性的了解。</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第二个要掌握的就是“哥白尼式革命”。康德通过对于数学和自然科学这两门成功的科学,是怎么成功的加以反思,从而得出,自然界并不是像以往所理解的那样摆在那里让我们去发现它,去符合它的一个不动的东西。恰好相反,人在自然界面前应该以一个教师的姿态出现,人不是小学生,反过来人应该是自然界的教师,人为自然界立法,就是把自然界的那些经验的材料拿来加以拷问、追问,这些东西成为知识何以可能。因此“哥白尼式的革命”就体现在这一方面,就是说不是我们的观念去符合对象;相反,对象应该符合我们的观念。这就像哥白尼把地心说颠倒过来变成日心说,起了这样一种颠倒的作用。这个是理解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根本的路口,我们说自从康德以来德国古典哲学把人的在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特别强调起来了,这样一种强调贯穿到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后来的哲学,这是康德首先发起的,这场“哥白尼式革命”意义非常重要。</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第三个要掌握的要点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总问题就是一句话,“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什么叫先天的、什么叫综合的、什么叫先天综合的。这个我们在课堂上已经跟大家交代过了,有先天的判断也有后天综合的判断,但是有没有先天的综合的判断,而先天综合判断如果有的话它是何以可能的?这是它的总问题,这个总问题分成四个问题:一个是纯粹数学何以可能?一个是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一个是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自然倾向何以可能?一个是形而上学作为未来的科学何以可能?这四个总问题囊括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的各个(四个)部分: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先验辩证论、先验方法论。这四个部分分别回答总问题的这四个方面,他们合起来解决了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这是第三个我们要胸有成竹的部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第四个就是几个关键词我们要能够区分的开。人家说康德的先天和先验如何区分?康德的先验和超验如何区分?我们不但要知道这些区分,而且要知道这些词的德文原文,或者英文原文也可以,这在以后你们要研究哲学史或者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的话很有用的,会到处遇到这些问题。比如说现代的胡塞尔、海德格尔、德里达这些人他们一用这个词的时候你们就要有一些敏感,就知道来龙去脉,这些区分都是康德做出来的。先天和先验:先验的是先天的其中的一种,但是先验的和一般先天的不一样之处就是它与对象相关,不是直接相关,它与有关对象的知识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先天的不一定,先天的可以不关乎对象知识的。超验的就是跟经验完全脱离关系,先验的还跟经验的没脱离关系,它必须要运用于经验才称得上先验的,但是超验的它不得运用于经验,这是超验和经验的区别。那么与超验相对的是内在的,内在的就是在经验范围之内的,在康德的用语中内在的就意味着在经验范围之内。再就是感性、知性、理性,人的认识能力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感性、一个是知性、一个是理性。知性和理性有时候又归为一类,属于高级认识能力;感性属于低级认识能力。感性是直观的接受能力,而理性或者知性它是属于先天的、自发的能力,制定规范、提出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形成判断就是知性,形成推理就是理性)。这是康德的一些区分,都非常富有康德特色,一谈到这些区分的时候你就要想到康德,在康德以前虽然模模糊糊也有,但是没有像康德这样确定的把这些概念定位下来,分的这样的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在序言和导言部分我们掌握这几个要点对康德的总体的理解就基本差不多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我们再看看先验感性论。先验感性论它就是时间和空间(换而言之就是时空论),因为感性的先天的部分就是时空,所以第一个要把握的要点就是时间、空间是直观的纯形式,直观的形式。直观的纯粹形式就是时空,我们通常讲的感性直观,感性直观有很多,五花八门五彩缤纷,很多内容一言难尽,但是所有这些内容它有一个共同的形式,它的存在的方式那就是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属于直观的,直观的形式,那么直观形式底下那些具体的那些质料,那些内容就是我们五官的感觉,这些五官的感觉是由于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获得的。那么是在什么形式下获得的呢?就是在时间和空间这样两种形式之下获得的,所以时间、空间是我们直观形式的框架,用来装感官所获得的那些感性材料,形式和材料(内容)之间有这样一种关系。</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那么这种直观形式,纯形式它形成了我们数学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这也是康德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说把数学和概念分离开来,数学里面当然有概念,但是纯粹数学它之所以可能,首先不是由于概念而是由于直观,首先要有直观,你看到了、你数出来了那么在这个上面你可以运用概念,特别是几何学你必须要看到,几何学的那些直观的东西它最初不是概念,形成了以后可以对它形成一个概念,但是最初它不是概念,它就是看到的,就是直观到的,直观到的什么呢,直观到的不是内容,不是红色、黄色,我们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没有人去追究这个三角形是红的还是绿的,它跟内容无关,它就是那个形式,它就是那个直观形式,这个直观形式是我们接受那些内容的形式,你任何黄的、绿的也好,它都必须要纳入到这些形式里面来,你才能直观到,比如说它有一定的广延,有一定的形状,它也要经历一定的时间,那么时间、空间就是我们接受这些感官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这个我们要把握。一个是直观和概念是不一样的,时间、空间这样一种先天直观形式它是数学的先决条件,数学之所以可能的先决条件,这就回答了我们前面讲的总问题里面的第一个问题,数学是何以可能的。</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p style="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auto; word-spacing: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 none;">&nbsp; &nbsp; &nbsp; 数学是何以可能的就是由于先天直观形式,以往把数学的可能性建立在逻辑上,或者建立在概念之上,在康德看来这都是不对的,数学它是一种直观能力,它不是一种理性思维能力。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数学好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好,那么按照康德这种说法实际上还不是,当然他有理性思维能力,但是数学它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时间和空间,对时间和空间的先天直观,先天直观,一个是直观,一个是形式,对形式直观,不是质料,它是形式的质料,那么它同概念的区分如何区分?形式的直观跟概念的区分,就是说它是在时间、空间里面你可以把它加以分割,加以限制都可以,但是你分割的任何一部分它都没有一种等级关系,你分出来的东西并不在那个全体之下,而是在这个全体之中,概念就不一样,大的概念和小的概念,小的概念是在大的概念之下,而不是在大的概念之中,它不是分割了大的概念的一部分,而是隶属于大的概念之下,所以直观和概念它是有区别的,这个我们要把握这一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