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带父母去济南、泰安、曲阜游玩了一圈,泉城广场、大明湖公园、趵突泉公园,父亲像个孩子一样,玩的非常开心,登上大明湖的摩天轮,父亲还鼓励他的外孙女不要害怕。</p> <h1>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大诗人杜牧的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用两句简洁的诗词,将“清明节”笼上了一层浓浓的哀伤。清明的天,绿了大地,湿了人间 ,岁岁清明祭,回回泪染襟,思念亲人的泪,都化作相思雨洒向人间。<br> 一年一度又清明,祭扫亲人永念情。清明将近,思父之心,恋母之情,愈加强烈。那种蕴藏在心头的思念,在心中蔓延着,浸透着,感悟着,有太多的心里话,想对父母诉说,父母的音容笑在我脑海中浮现,父母生前的点点滴滴也将成为我永恒的回忆。<br> 父母没有文化,没有什么技能,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父母一生为人善良,秉性耿直,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困苦的年月里抚养我们姐弟五人长大成人实属不易,父母为儿女的成长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累。父母的一生都极其平凡,平凡到在茫茫人海中难以寻找。<br> </h1> <h1> 父亲<br> 父亲生于一九三零年(农历)二月十四日,兄弟五人,排行老四,父亲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祖父去世的很早,在我的记忆里,也从未见过大伯父和三伯父以及三个伯母,也从未听人提起过 他们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过世的。记忆中祖母的眼睛视力不好,看不清眼前的东西,听祖母讲是因为父亲在十七岁那年,被国民党到村里抓壮丁给抓走了(祖母的话很土,她说是被国军给裹走了,我的理解应该是国民党抓壮丁),祖母牵挂着父亲却又无可奈何,就天天流泪,后来父亲在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逃了回来,祖母的眼睛却因为流泪落下了眼疾,一直没有治好,到后来也就双目失明了。<br> 父亲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中最普通的一个,他没有文化,也不懂太多的大道理,甚至在不顺心的时候也会发泄不满和脾气,但他骨子里却深深地渗透着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仁义道德”这几个字他不会说,但时时刻刻都在践行着,他知道自己的承担与责任,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他分的很清楚。也许正因为父亲的这些行为,让父亲在家里和邻居中具有了一定的“威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晚辈和乡亲们的敬重和爱戴。</h1><h1> 父亲虽然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年纪跟三个叔伯哥哥相差不几岁,却因为祖父和两个伯父的早世,二伯父神经又不太正常,(街坊邻居都叫他“二魔道”),叔叔年龄尚小,年轻的父亲就成了这个大家庭的顶梁柱、主心骨,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父亲过问,特别是二伯父家的事情特别让父亲劳力又劳心。由于二伯父不懂事,经常跑的两个儿子家里闹,不是骂人就是摔东西,他儿子和儿媳妇拿他又没办法,就到我家里来找我父母诉苦,寻求帮助,父亲和母亲既要劝解不明事理的二伯父,又要安抚被伯父伤透了心的哥嫂,整天是大事、小事、杂事、散事不断,他们家永远是断不完的官司劝不完的架,我们家则是不挂牌的法庭和司法所。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父亲为了能让哥嫂他们能过安生的日子,竟然把二伯父的事情都揽下来,没有住处找住处,没有吃的送吃的,简直就是把一个人见人烦的扫把星当祖宗伺候着。我们姊妹几个想不通,又不敢对父亲发牢骚,所以就生闷气,碰到这种情况母亲就开导我们说:“没有你爷爷了,你奶奶年纪也大了,管不了你二大爷,说了他也不听,你哥哥和嫂子被你二大爷缠的也是没办法,他是你爹的亲哥,咱不管谁管啊,他闹就让他闹去吧,闹够了就不闹了,咱要不管他的事,万一有个好歹,你爹心疼。咱也不能让街坊邻居笑话你哥嫂,都是一家人,咱多揽点事,他们就能清净点”。父母用他们的大爱,赢得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晚辈们对他们二人的敬重,他们的侄儿和侄媳妇都说他们的四叔和四婶子比他们的父母对他们都好,为他们操心、主事,他们的子女也特别敬重和崇拜他们的四爷爷和四奶奶,都记住了四爷爷四奶奶对他们的好,经常过去看望。</h1> <h1> 世上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都忘不了,那就是宽广无际的父爱。 父爱像丁香,只有当岁月走过,你才渐渐品出那淡淡的清香。父爱像细雨,润物无声,深情无言,却在你的灵魂深处为你撑起一片绿荫。父爱像松树,他用他那高大粗壮的身躯在风雨飘摇中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父爱像名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而清新,细细品过之后,就能感悟他的博大精深。生活中母爱无微不至、触手可及,散发着浓郁的芬芳。而父爱却深深藏匿在父亲严厉的眼神中,只有当岁月走过,你才能渐渐明白其中的寓意。父爱永远都是沉默的。父爱虽然没有母爱那样细腻,却比母爱更加厚重。当你以一颗真挚的心仔细体会和感悟那份沉默时,你的生命就定将得到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幸福,那沉默之中所蕴含的是热切的鼓励,狠狠的鞭策和殷殷的期望。虽然从外表上看,父爱没有母爱那么热烈酣畅,但他却把全部的父爱都融入了为家庭生计的奔波忙碌当中。</h1><p><br></p> <h1>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宽严相济,从不刻意要我们去做什么,他教我们忠孝、教我们正直、教我们善良、教我们宽容,以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着光明磊落处事,堂堂正正做人的至深哲理。</h1> <h1> 父亲走了,而且走的非常突然,我们都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我悲痛欲绝,一时间无法排解悲痛之心,含泪写了一篇祭文,以此寄托哀思。<br> 祭父亲<br> 十月初七,隆冬时节,天寒地冷,天空布满阴霾,距母亲去世三周年还有两个月零八天,父亲驾鹤西去,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父亲的离去,犹如晴天霹雳,撕裂着儿女们的心肺,一腔悲情,两行热泪,一时间不知如何排解。父亲走的匆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思念。让我们又想起了我们的母亲,想起了母亲给我们讲你们那坎坷的一生。贫困中走出来的你们,从小就品味了人世的艰辛,生活重担的磨练使你们变得坚强、执着。你们含辛养育了我们姐弟五5人,你们自己没有读过书,上过学,却让我们每个人都接受教育,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成家立业,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你们用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营造了我们一生享不尽的精神财富。正当我们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亦享天伦之时,你们却驾鹤归去,给儿女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悲伤。特别是母亲一生经历了数不尽的辛酸苦辣,风风雨雨,最终却带着病痛、带着对人间的留恋离开了我们,想到这些,心就会隐隐作痛。<br> 父母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淳朴的一生、勤劳的一生、艰辛的一生、善良的一生。父恩如山、母恩如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今纸灰摇曳,父母何在?此时此刻的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br> 长歌当哭,泪水莹莹,苍天悠悠,思绪绵绵。纸短情长,笔拙意远,十分才思,不尽父母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父母养育之情。胸闷难耐,思情难排,寥寥数语,权泄相思之苦,且谴追念之郁。父亲,黄泉路上走好!九泉之下安息!天堂那边好好生活,照顾好母亲。<br> 明天是父亲出殡的日子,天空下起了小雨。<br> 大地呜咽颔首,天空滴泪含悲。<br> 父母天堂落坐,神仙广宇迎归。<br> 莫怕黄泉路细,无忧异域庭伟。<br> 百岁人生一梦,苍穹亦有芳菲。<br> <br> 孝女顿首泣奠<br> 2014年11月29日</h1><h3><br></h3> <h1> 母亲<br> 我的母亲勤劳、善良、坚强、博爱,吃苦耐劳、善解人意,只知奉献,不求索取,虽然没有文化,可胸襟宽阔,这就是女儿对母亲一生的评价。<br> 母亲离开我们快8年了,我永远也忘不了2012年元月9日(农历2011年12月15)那天,母亲终于彻底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带着对疾病的痛苦和无奈,带着对儿女们深深的眷恋,走完了她七十九岁的人生旅程。<br> 母亲去世的最初几年,我常常在夜晚重复着同样的梦境:躺在床上病痛缠身的母亲,守在床前看着母亲身体衰竭,气息奄奄而无可奈何不知所措的儿女,那种凄凉哀伤痛入心扉。每梦到此总会惊醒。 时光飞逝,岁月沧桑,时间模糊了我许多记忆,也冲淡了我许多伤痛,我原以为自己对母亲的记忆也会在日复一日的时间轮回中支离,在年复一年的岁月蹉跎中破碎。但是,在近8年如水般流荡的时光里,关于母亲的记忆却被冲洗的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对母亲的怀念依然镌刻心中,永不褪色,母亲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时时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闪现在我的脑海里。<br> 母亲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用四个字可以总结概括出母亲的一生,那就是勤劳善良。母亲生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初五,是一个贫苦农民家的女儿,有一个弟弟,外祖父是一个地地道道老农民,靠种地为生,外祖母体弱多病,生活清苦,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过着只有她们那个年代才能体会到的生活。母亲平凡,平凡的像田野里的小草一样,她十七岁嫁到父亲家,父亲兄弟五人,排行老四,还有一姐一妹,祖母双目失明,在我记忆中,从没见过祖父和大伯父、三伯父及三个伯母,他们很早就过世了。二伯父神经不太正常,所以年轻的父亲便成了这个大家庭的顶梁柱。不管是叔叔家还是叔伯哥嫂家的大事小事都要父亲操心,为此母亲也就付出更多。伺候失明的祖母,一日三餐,送汤送饭,床前床后,端屎端尿,母亲是细心周到。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异常艰难,糠菜成了保命的主食,祖母年龄大了,消化不良,便秘得很难受,母亲就用手指一点一点的抠,还生怕弄痛了祖母。所以母亲的孝顺在我们家十里八乡也是出了名的。<br> 母亲克勤克俭,晨兴夜寐,一生养育了我们姐弟五人历尽艰辛,白天下地干活,操持家务,照顾儿女,伺候祖母,晚上还要缝制一家人的衣服鞋袜,有时候半夜醒来,见母亲还在灯下或纺线织布,或纳鞋缝衣。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母亲对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一粒粮食,一根线,家里有了好吃的,都是先是给祖母,再给父亲,最后给孩子,自己一点都舍不得吃,一辈子粗茶淡饭。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母亲节俭的习惯一点也没有改变,剩下的饭菜舍不得倒掉,我们不穿的衣服都要做二次利用。母亲把人间最宝贵的母爱全部奉献给了我们姐弟五人,用其一生践行着一个母亲的伟大慈爱和舐犊情怀。<br> 母亲通情达理,温和谦让,与左邻右舍相处的非常和睦。母亲处事都是先人后己,亲戚朋友照顾的都很周到,尽管父亲不是长子(按照我们地方的风俗,大家庭的诸事一般都是有长房主持打理),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事都是有父母打理,所有的老亲少眷都有母亲照应,母亲的明事理也赢得了亲戚朋友的赞誉和家族里晚辈们的尊敬。父亲是大队里的干部,整天在外面做事,从我记事起,家里家外的事情都是母亲一个人在 操劳,很少看到父亲的身影,母亲从未有过怨言,并且父亲喜欢喝点酒,脾气还有点爆躁,常对母亲大声吆喝,母亲总是逆来顺受,能忍则忍,典型的中国贤妻良母形象。<br> 母亲乐善好施,与人为善,从不与人争长道短,遇事委屈求全,常常以德报怨,她教导我们要宽容待人,吃亏是福,长幼有序,家庭和睦,邻里友善。母亲以她那朴实的为人境界和质朴的情操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使我们为之骄傲。<br> 母亲敬老尊贤,崇尚知识,她虽然不识字,但特别重视学习,敬重文化人,注意培养我们姐弟五人上学读书。尤其是对我的培养教育上,更使我终生难忘。我是家里的长女,母亲在我五岁的时候就把我送去上学,那时候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好多人都劝母亲,不要让我再读书了,让我在家照看弟弟妹妹,帮助做点家务,减轻母亲的负担。母亲却说:“我没有文化,不能让孩子们也没有文化,我就是再累、再难、再苦,也不能耽搁了孩子的学习”,正是因为母亲的坚持,我才完成了学业,有了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br> 母亲一生坎坷,历经风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母亲善良贤明,通情达理,和亲睦邻,朴实无华。母亲不仅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们,更以高尚的品德影响了我们,我们姐弟五人在母亲的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下,也都遗传了母亲的慈善心肠,慈悲情怀。母亲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流芳百世的伟业,但她的人格力量和优秀品德,永远激励着我们,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br> </h1> <h1> 母亲平凡,平凡的犹如红尘中的一粒沙,风吹过后无影无踪。母亲渺小,渺小的犹如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微乎其微。可母亲又伟大,伟大的犹如立于茫茫天地之间的巨人,为她的儿女遮风挡雨。母亲无私,无私的傾其一生所有,全部奉献给了她的家人和儿女。母亲一辈子呕心沥血,只知道付出,却从未为自己想过,要求过什么,特别容易满足。母亲一辈子都没进过照相馆,仅有的几张照片,一张是二妹的小儿子结婚时女儿用手机拍的,一另两张是母亲来我家时用相机拍的,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h1> <p class="ql-block"> 这是母亲的两个侄媳妇,也是母亲最好的朋友,情同姐妹。</p> <h1> 能围绕在母亲身边的孩子最幸福!就是少了二妹参加。</h1> <h1> 这是儿子上军校后,寒假回来时照的,母亲后面是我的一双儿女,母亲左边是四妹的儿子阳阳,右边是弟弟的长女李丹。</h1> <h1> 这是女儿结婚时母亲和三妹在一起。</h1> <h1> 梦遇娘亲两鬓松,</h1><h1> 可怜相见又朦胧。<br> 谁能拭去思亲泪,</h1><h1> 往事悠悠伴我行。</h1> <h1>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母亲还在,那该多好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手里也富裕了,我可以带她去游山玩水,赏花看景,还可以带她去吃遍天下美食,尽享天伦之乐。我愿意用我的一切去换取母亲的存在,哪怕是让自己受尽苦楚也值得。人有时候就是那么幼稚可笑,明明知道逝去的人不会再回来,却喜欢假想,太多的如果,让我徒留遗憾。</h1> <h1> 《游子》<br> 孟 郊<br> 萱草生堂阶,</h1><h1> 游子行天涯。<br> 慈亲倚堂门,</h1><h1> 不见萱草花。</h1> <h1> 《游子吟》<br> 孟 郊<br>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br>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br>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h1> <h1> 这是94年春节照的全家福,在那个欢乐的大家庭里,母亲你是核心!是支柱!是靠山!你 把母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您的孩子们。你和父亲健在,才使我们永远感受到家的温暖,家的团圆。我怀念那个幸福的大家庭,怀念那个美好快乐的时光。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照片上的十个孩子都已长大,成家立业了,最小的李博(父亲怀抱中的)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母亲你怀中抱的阳阳参军已经八年,也当爸爸了。下面那个拿枪的小男孩是你的重孙,他们这一辈兄弟姐妹已经十五人了,虽然这个大家庭每年也有几次相聚,但是没有父母在,总是感觉少了什么。</h1><h3><br></h3> <h1> 尽管母亲平凡无功,但她在儿女的心中是真正的英雄。王侯将相的功业谁能记住多少,儿女却把母亲的功德牢记心中。尽管母亲人微言轻,但她在儿女心中比泰山还重。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 却用母爱浇灌了儿女的成功。<br></h1><h1> 最后,祝天堂里的父母一切安好!<br> <br></h1><h1></h1><h1> </h1> <h1> 清风捎去儿女心,<br> 对空跪拜祭灵魂。<br> 双亲一去无归日,<br> 满腹情怀泪染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