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南极(四)

梧桐秸

<h3>2月6日 (正月初二)</h3><h3>前日夜间,游船从奥恩岛(Orne Is.)开回到南设得兰群岛,当日上午登欺骗岛,下午登格林尼治岛的扬基港。</h3><h3><br></h3><h3>欺骗岛(Deception Island)也有翻译为奇幻岛,我喜欢后者译名,但视频已做好,也就不改了。欺骗岛因为其断形环状,在任何地图上都能很容易地认出来。</h3><h3><br></h3> <h3>下面这张图是我从船上图书室的书中偶得,能看到期骗岛的全景,非常难得。欺骗岛是因为一万年前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从岛上涌出30立方公里的溶岩,火山顶坍塌形成的,环形岛就是一个填满水的火山口,现在仍被列为“有高度的火山爆发危险的活跃的火山口”。</h3> <h3>船上告示栏每天都会张贴有关活动图片,下面是一张欺骗岛的地理详图,也非常难得。岛中央最大的湾叫福斯特港(Port Foster),靠近断口处的湾叫捕鲸人湾(Whalers Bay),尽管火山会定期喷发,但岛上塌掉一角的火山锥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天然良港之一。但要到达这秘密天堂,船只必须航行穿过火山墙230米宽的险恶断口,这里从19世纪初海豹捕猎时就被称为尼普顿风箱(Neptunes Bellows),意思是大风特别强劲。断口在19世纪当时被称为“地狱大门”或“龙之囗”。写这段是想说我们乘坐的探险船能开进捕鲸人湾是真不简单,真难得。当天上午广播通知说,探险队员曾试着在欺骗岛外围登陆,但风浪太大,船长已将船驶进了欺骗岛。(很可惜当时沒有看到船穿过尼普顿风箱的过程)</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下面粘贴一段我在南极邮轮上发朋友圈时写的一段话,即图省事也能真切表达当时的感受。</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游轮每次组织游客登岛都要派先遣队寻找安全登陆地点。昨天欺骗岛外围风大浪急,冲锋舟无法靠岸,所以船长决定从环形岛的断口驶进欺骗岛。岛内风平浪静,一片寂静,可能这就是欺骗岛名称的来由吧?</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里是个天然良港,上世纪初,挪威人最先在这里建立捕鲸浮动加工厂,随后大量捕鲸船都在这里停泊,加工,最高时这里停泊20多艘捕鲸船。当时一头鲸鱼制成的鲸油可卖5000英镑,鲸油可以做燃料、汽车润滑油,美容品,鱼皮作服饰,鱼内脏作饲料,鱼骨烧炼成肥料等等。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鲸油价格下跌,这个捕鲸站才停止加工作业。挪威人不願提及这段历史,更无人来收拾这堆乱摊子,这里就成了一个南极捕鲸历史遗址。1967年的火山爆发又摧毁了一部分房舍,更显一片狼藉。</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人类为追逐金钱和利益而破坏自然,但是一次火山爆发或其他自然方式就能毁掉这一切。<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eb在现场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需要大自然,但大自然不一定需要我们一一印象深刻!”</span></h3> <h3>小视频《欺骗岛》</h3> <h3>下图背景是1912年建的挪威海岸捕鲸站,用熬油炉烧炼鲸鱼脂、鲸鱼肉、鲸鱼骨头等,做成鲸油、肥料后储藏。</h3><h3>挪威人在二十世纪初来到捕鲸人湾,建了一个浮动加工厂基地,许多捕鲸船停泊在福斯特港,他们把鲸脂割下来,但却无力处理鲸鱼肉和鲸鱼骨,而鲸肉鲸骨中还含有大量的鲸油。英国人于1908年正式宣称对欺骗岛拥有主权,其后许可一家挪威捕鲸公司建立一个海岸捕鲸站,处理利用这些鲸鱼残骸。</h3> <h3>斑驳的废铁箱成了海豹的栖身之所。</h3> <h3>探险队员Seb在给大家讲解岛上的历史。1967年、1969年这里多次发生火山爆发,火山喷发时融化了上面的冰川,引发了泥沙流,迫使阿根庭、英国和智利的科研站人员全部撤离。</h3> <h3>下图是捕鲸者公墓,曾安葬了45人,如今已被几米厚的火山泥流的沙子掩埋,只剩下两座十字架。</h3> <h3>Seb拿着过去的图片对照被火山泥石流摧毁的英国考察站。</h3> <h3>下图是一座波纹钢顶的飞机库,飞机库旁边曾有一条跑道。飞机在南极洲的第一次起落就是在欺骗岛完成的。</h3> <h3>下图:Seb 手中的图片是英国建的一座永久气象站,在1969年的泥石流中受损严重,绿色建筑是厨房、餐厅,四面墙体全被冲走,只剩下台基。</h3> <h3>残存的炉灶</h3> <h3>下图是西班牙的一个地震测量仪。</h3> <h3>登陆南极已接近尾声,当天带着国旗有备而来,让五星红旗在南极上空飘扬起来!</h3> <h3>回到船上后,听Seb做有关欺骗岛的讲座,他首先放了一段资料片,影片真实地再现了九十多年前的南极捕鲸和欺骗岛上的捕鲸站。这是个默片,Seb 在旁白做解释,我觉得资料珍贵,录了下来剪短并写了点中文说明附在这里,作为欺骗岛内容的一部分。</h3><h3><br></h3><h3>小电影《南极捕鲸史料片》</h3><h3><br></h3> <h3>下面是放完电影后录的一小段Seb的讲话,因为录的不全,而且我翻的可能也不准确,大概意思是欺骗岛的火山爆发让所有金属的、木质的建筑都倒在沙土中,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即大自然她遭受痛苦,她要收回一切回到原样。捕鲸人建火山捕鲸站,她就让火山喷发扫平这块地方。Seb 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类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自己。下面一段内容是一位名人于1970年在欺骗岛拍了一部电影《航行到世界尽头》,当晚船上电视有播放。</h3><h3><br></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eb是位历史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航空工程师,航海家,拥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英国皇家游艇协会和国际汽艇联合会世界纪录保持者等头衔。次日,Seb做了南极探险者沙克尔顿和他的“坚忍”号南极远征的讲座,并演示很多影像资料。(听完讲座后发现,我们住的第六层甲板冠名就是沙克而顿,过道里挂满这次远征的照片,以后有时间再做专辑)更牛的是,</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eb应沙克尔顿孙女的邀请,加入了“沙克尔顿史诗”探险队,仿造一条沙克尔顿小船,横渡南大洋。下面照片中右数第二人是Seb 。</h3> <h3>还带来部分真实仿造上世纪初的冲锋衣、防水服,救生绳等用品给大家演示。</h3> <h3>下午,船开到扬基淃(Yankee Harbour),扬基港位于格林尼治岛西南侧的冰川断崖和岬角之间。早在1820 年,美国和英国的航海者就已经知道这个港口。</h3> <h3>港口被一条弯曲的石头、沙砾沙洲所包围。</h3> <h3>还可以看到早期捕猎海豹者留下的三角架、用品等。</h3> <h3>这里是个企鹅基地,建造了海滩梯田,约有</h3><h3>4000对巴布亚企鹅(金图企鹅)在这里繁殖。</h3> <h3>岛上还有许多海豹在晒太阳,睡懒觉。见海豹偶尔相互打斗一下,和企鹅们倒是和谐相处。</h3> <h3>小视频《扬基港》</h3> <h3>当天是船上的最后一晚,晚上举行告别宴,晚宴前在三层活动室做行程回顾。行程回顾视频是当日第三项活动内容,视频中,船长说我们这趟航行了500多海里。餐厅部、客房清洁、管理等服务人员也一起来和游客告别。这是一支菲律宾团队,水准高,素养強,服务好。</h3><h3><br></h3><h3><br></h3> <h3>2月7日 (正月初三)</h3><h3>船回到乔治王岛的梅克斯威尔湾,上午船上进行了几场讲座,下午登岛参观了俄罗斯站的东正教堂,在智利弗雷站乘飞机返回蓬塔阿雷纳斯。</h3> <h3>下图:最后一次登岛,和探险队员们合影留念。</h3> <h3>别林斯高晋站(Bellingshausen Station)</h3><h3>俄罗斯于1968年建成这座基地,基地取名于沙俄海军上校法比安·冯·别林斯高晋。他受沙皇派遣前往南大洋航行,于1820 年1月26日穿越南极圈,是看到南极大陆的第一人,虽然当时他自己并不知道。下面这些张照片是我在船上用相机长焦镜头拍摄,当时估计是俄罗斯站。</h3> <h3>这是南极洲的第一座东正教堂,教堂上有3座小型洋葱形圆顶,教堂的牧师每周带领俄罗斯站的居民做礼拜,在这个教堂内还举办过一次婚礼,智利弗雷站的居民和俄罗斯机修工的女儿在此结婚。</h3> <h3>智利爱德华多·弗雷 ·蒙塔尔瓦总统站,简称弗雷站(Frei)建于1969年,10年后在距离不到一公里处建立了Marsh站,此后两站合并,地图上显示为Frei/Marsh Stations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下面照片是Marsh站,我当时在船上用长焦拍这些建筑群时并不知道。这些建筑里有医院、学校、银行、邮局和旅游商店,还有一座小教堂和一座大型体育馆,当地南极站之间会在这里进行足球联赛。Marsh区有一条1300米长的压实砾石跑道和控制塔、停机坪等,我们乘坐的大力神C130飞机就是在这里起降。</h3> <h3>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依依不舍的留恋挥手告别南极,在船上我曾开玩笑说,十年后再来!会吗?不可能啦!来过一次,此生足矣!</h3> <h3>2019年4月5日 清明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