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记惠民二实小学数学组参加省教科院“送教助教”活动

张肖

<h3>  4月3日,惠民二实小学部数学老师一行8人,在韩小雷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在邹平市第一实验小学举行的山东省教科院赴滨州“送教助教”活动。与山东省的数学教学名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学习,如沐春风,收益颇深。下面就这一天的学习与大家分享。</h3> <h3>  第一节课是烟台芝罘区的王云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一课,这节课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小数数位的构建上大做文章,教师提出: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0.1这个小数?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交流,学生借助整数数位的经验成功的在个位的右边建立起第一个小数的数位,教师又引领学生解决给这个数位起个名字,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样两个问题,借助计数器学生清晰而深刻的理解了小数的数学、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韩小雷)</h3> <h3>  第二节课是由济宁市的王成君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这一节课,王老师从生活情境出发,给同学们展现了3张不同大小的中国地图,适时抛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先入为主的让学生初感图形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紧接着让学生观察所用黑板的长和宽与作业纸上黑板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采用小组合作,亲身经历比例尺的探索过程,继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设置自学提纲,由学生自学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及其互转化问题,在课堂最后,又回归生活,比例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扣,注重知识的沉淀,每个新知后都紧跟练习,给学生打实基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们的努力的方向。(张肖、张晓茹)</h3> <h3>  第三节课是由东营市的薛永梅老师执教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课,薛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一个实际的生活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探讨两种促销方式:满100减50与六折,哪种更加优惠,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的时间与机会,通过举例的形式自主探讨,进行充分的尝试,进而通过观察规律,探讨出本节课重点,学生在质疑与肯定中,成为数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樊文娟、潘学天)</h3> <h3>  下午第一节课是滨州实验学校的翟莹老师带来的《小数的意义》一课。翟莹老师的语言极具感染力,每每抛出问题总能引人入胜。她在课初就将学习目标——为什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地呈现在板书上,在结尾时将前面的问题带领学生逐一去回顾和整理。教师在课中始终贯彻小数、分数统一的思想,遇到问题常向学生问问“为什么”,时刻注意学生对意义的理解程度。当然,翟老师这节课最核心的思想是细分思想,她引导着学生将整数细分为一位小数,学生又陆续在她的引导下将一位小数层层细分到四位小数,并提醒,只要想分,就能一直分下去。这一点不仅仅坚持了数学教学的前后一致,更是为学生的思维拓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孙梦瑶、左佳)</h3> <h3>  下午第2节课是由邹平市的孙国梁老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这节课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以邹平市的旅游线路为主线,比例尺的运用为重点,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课堂上老师稍作点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真正投入到知识当中一步步思考感悟理解掌握,知识被学生主动获取。听了这节课感觉就像春风吹醒了冰冻的大地,希望我们也能够驾驭了这样的课堂。(刘占平)</h3> <h3> 每节课结束后,山东省教科院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肖婕文老师和滨州市实验学校谷翠翠老师分别与执教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这一环节两位专家的问题精准而又精彩,执教教师深入浅出的回答让听课教师对课堂有了更清晰和深刻的理解,可谓是锦上添花之笔!</h3> <h3>  最后,省教科院兼职教研员肖婕文老师做了“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的报告,肖老师的报告直面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剖析了被我们熟视无睹的现实问题,指出数学课堂应该走出肤浅和浮华,努力走向深刻和生动,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所教。<br></h3> <h3>编辑:惠民二实小学数学组</h3><h3>审核:韩小雷</h3>

学生

小数

老师

比例尺

教科院

课堂

执教

这节

数学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