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林觉民《与妻书》</h3></font></h3> <h3> 读林觉民(1887-1911)的《与妻书》,第一句便被感动了。也许是因做过“孩子王”的缘故,就有了“痼疾”,喜欢掰开了揉碎了细细咀嚼慢慢品味。</h3><h3> “意映卿卿如晤”——多么温馨的画面呈现出来,似就在眼前展开了一幅温情脉脉的爱恋故事:阳春三月,窗含垂柳,一对璧人,摩鬓擦耳,低声呢喃;亦或春江明月,花前月下,花好月圆,佳人相慕,软语倾述……</h3> <h3> 然而,这却不是一封鸳鸯蝴蝶、才子佳人、你侬我侬的情书,而是一封诀别的家书。这是一封沉淀于历史长河百年之久的诀别的家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h3> <h3> 觉民君作此书信之时,正是阳春三月春如潮,两岸垂柳绿成丝的盎然生机勃发之时。或许觉民君也在看着窗外青春勃发的生机而感受到新生的生命力的蓬勃盎然,但他却要依然抛弃自己的生机,以自己勃发的生命去唤醒芸芸众生麻木灵魂。时年,觉民君二十四岁!</h3><h3> “意映”,那或是觉民君与妻之最私密的爱称;“意映卿卿如晤”,觉民君在心里唤出“卿卿”的时候,眼睛里该是怎么的含情脉脉,怎样的柔情似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的眼睛里却盈满了泪水,他柔肠寸断,水珠儿便噙不住地跌落,和着墨落在纸上,湿透纸背……</h3> <h3> 那个叫“意映”的年轻女子,在读到这封情书的时候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那年的那天,那个叫“意映”的女子亦才二十的年华。或许在那些天里,天空阴霾,阴雨绵绵,一个偏僻简陋的民居,淅淅沥沥的春雨,淋湿了房屋顶上的青瓦,淋湿了院中的花树草木,淋湿了院子的地面和青砖铺就的有些青苔的小路……雨水还如断线的珠子顺着房檐成串地跌落下来。</h3><h3> 站在细雨朦胧的院子里,可以看见隔着窗户的明净的玻璃但却显得模糊的女子,她的细小贝齿长久地咬合着拳头,断线的雨珠儿和她的泪珠重叠在一起。此时她的脑海里,重复着一个低沉而温和的声音: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h3><h3> 这不是她所要的,这不是她所要的,这不是她所要的结果……说好了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说好了的“生同眠死同穴”呢?说好了“绝不弃我而先去之”呢?</h3><h3> 情太深了,怕的不是死,而是永不再聚的失散(周国平语)。今世你所遇之挚爱,血肉相连般地生长在一起了,一旦逝去了,来世还能在遇见你吗?亦或者在天国还能相见吗?没有了,彻底的失散了,再也寻不回来了!</h3><h3> 亦或许,她此时脑海一片空白,陷入了思维的停滞之中,眼前空洞无物,模糊的视线失去了焦距,盈盈的清泪只如两个泉眼咕咕地涌出眼眶……</h3> <h3> 陈意映(1891-1913),螺江陈氏十九世孙女。一个世家出生的才女,幼年受过良好的家教,“耽诗书好吟咏,尝著《红楼梦》人物诗一卷”。自古才女总多情,自古才女殇于情。于是,“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汉小吏焦仲卿之妻刘兰芝为公婆所遣,自誓不嫁,投水而死;于是,才女李清照就有了“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于是还有了林黛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h3><h3> 意映与觉民君成婚,觉民君十八弱冠之年,陈意映也刚及笄之年。新婚燕尔,柔情蜜意,卿卿我我,也是金玉良缘,佳偶天成应有的画面。冬月的十五,碧蓝的天空里清冷皎洁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梅枝洒落下斑驳的月影,落在了并肩携手、窃窃私语的俊秀青年和妩媚少女的身上,一对儿璧人何事不语?何情不诉?</h3><h3> 然觉民君思想激进,新婚的蜜意柔情也不能迷恋和羁绊觉民君的脚步。十五岁就接触和崇尚“民主革命和自由平等”思想的他,便开始追逐着民主革命的步履。稚弱的女子亦有着紧密跟随的坚定:“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可觉民君又怎肯忍心至爱追随自己受那颠沛之苦、断头之危。“吾至爱汝”,便“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故惟日日呼酒买醉”。而“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h3><h3><br></h3> <h3> 一个多情的文弱书生,却有着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也唯有多情,则多豪情!</h3><h3>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铮铮之语,振聋发聩!</h3><h3> 不负天下而负卿,忍舍卿卿而先死!也曾许下过“与使我先死,无宁汝先我而死”,以伴意映而终老,不忍卿卿因我先死而独享孤苦寂寥之悲。爱之至也。</h3><h3> 杨绛先生曾描述这样的画面: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个人,站在荒郊野地里……杨绛与锺书失散在了时空里,无法重聚在一起了。</h3><h3> 觉民君与意映也失散了,他们失散的更早更早……那是在春光明媚的清晨,无尽烂漫的小野花点缀着嫩绿的青青草地,带着晶莹剔透的晨露,潺潺的溪流带着冰雪融化的清凉欢快闲逸地流淌,勤快的小鸟在低空中飞舞滑翔鸣唱着歌儿赞颂着生命的鲜活和生动,两个年轻的爱人手拉着手一起迎着初生的朝阳,欢快地奔跑着,可是忽然间就两人失散了,手心里分明还留着那个青年的体温,耳畔边也分明还回响着两人的嬉闹的情话,但却没有了那个人的影踪,就这样失散了?找不回来了?茫茫的世界顿失了色彩……</h3><h3><br></h3> <h3>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但“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1911年4月,林觉民依然参加了广州起义,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h3><h3> 意洞深知意映: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意映无法承受丧夫之痛的沉重打击,终因悲伤过度,在1913年病逝,年仅22岁。<br></h3><h3><br></h3><h3> 这沉淀于历史百年的情书,重现了一段百年前纯情而忠贞的感情。觉民君用自身行动表达了对于国之大爱以及对于妻意映之深切的感情。</h3> <h3>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h3> <h3>本文图片源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