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请家长在假期间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h3><h3>葛店幼儿园放假时间:4.5号------4.7号(共三天)</h3><h3> 周一正常上课</h3> <h3><br></h3><h3></h3><h3>放假在家/ 注意事项 /<br></h3><h3>◆ 1. 利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尽可能带幼儿去瞻仰先贤,接受优秀传统教育;积极倡导送花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方式祭尊先祖寄托哀思。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做个合格的小公民。特别在祭祖期间严禁孩子玩烟花、爆竹,做到文明拜祭、文明扫墓,确保人身安全。</h3><h3>◆ 2. 放假期间,安排好宝宝的一日作息。坚持早睡早起(尽量做到中午让孩子午休),注意动静交替,保证宝宝有规律的饮食与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回到幼儿园出现不适应的情况。</h3><h3>◆ 3. 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脱鞋子、自己叠放衣服、自己吃饭等等。如果出去旅游,可以让孩子参与收拾物品等。</h3><h3>◆ 4. 带孩子游玩时,时刻注意宝宝的安全。不要让宝宝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品。同时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远离火、电、开水,特别是远离河套,养鱼池等地点,保护好宝宝的安全。</h3><h3>◆ 5. 加强安全教育。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一定要有成人监护与照顾,遵守交通规则,以防走失。</h3><h3>◆ 6. 控制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把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提醒宝宝与电视机保持距离1.5米以上,注意保护眼睛。</h3><h3>◆ 7. 注意做好预防工作。春季正值手足口等传染病高发季节,放假期间尽量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减少被传染的机会。提醒孩子多喝水!</h3> <h3>/节日活动 /</h3><h3>节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休息、旅游,其本身的涵义已经渐渐消弭。我们越来越关注假期的长短,忽略节日的由来;我们越来越在乎身体的享受,忘却节日承载的精神与品质……</h3><h3>中国作为第一大文明古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作为炎黄子孙应该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你和家人的节日活动中加上下面其中的一两项内容,这个节日一定会因为更有意义而变得与众不同。</h3><h3>清明时节雨纷纷</h3><h3>路上行人欲断魂</h3><h3>借问酒家何处有</h3><h3>牧童遥指杏花村</h3><h3>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这首诗写出了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的节日,是中国人表现孝道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因此,也被许多人称为中国的感恩节。</h3><h3>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在怀念先人的同时,也是一次教育孩子的好时机。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一定要和孩子做这几件事!</h3><h3>◆ 1、讲一讲清明节的传说</h3><h3>春秋战国时代,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地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h3><h3>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想要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介子推却不愿意,背着母亲躲在绵山。最后,重耳只好火烧绵山,希望介子推自己走出来,但火烧三天三夜至熄也不见其出来。重耳上山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h3><h3>重耳将介子推母子俩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在山上建立祠堂。他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h3><h3>第二年,重耳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重耳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掐了一条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h3><h3>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h3><h3></h3><h3>◆ 2、谈一谈家庭过去的事</h3><h3>每个家庭都有故事可说,在这样一个亲子相处的时刻,父母可以与孩子讲讲家庭过去的事情。虽然,并非每个家庭故事都惊心动魄或富有传奇色彩,但那些温暖的、有趣的、励志的、打动人心的家庭故事能让孩子从他们长辈的经历中,获得更多的滋养。</h3><h3>多和孩子说说这些过去的日子,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起更加深厚的亲情,在潜移默化中也能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h3> <h3>◆ 3、聊一聊生老病死的话题</h3><h3> 在祭奠亲人时,孩子可能会问到关于死亡的敏感话题。父母不要刻意回避这样的话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适当地跟孩子聊聊。<br></h3><h3>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对死亡的了解分为三个时期: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所以,在跟孩子聊生命教育的话题时,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只有珍惜,积极地对待生活,才能让生命变得有意义。</h3><h3>◆ 4、祭祀,让孩子学会感恩<br></h3><h3> 清明祭祖,其内涵是孝文化。向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思念与敬意,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孝文化的环境,让他们知道感恩。</h3><h3>◆ 5、玩一玩传统游戏<br></h3><h3> 清明节除了祭奠祖先,还有很多适合孩子玩的传统游戏,比如放风筝、荡秋千。<br></h3><h3> 古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还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希望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古时候,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br></h3><h3> 清明节,爸妈可以带孩子玩一玩这些传统游戏,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浓浓的传统文化。<br></h3><h3>◆ 6、带孩子亲近自然<br></h3><h3> 清明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时候。因此,清明节还有一个名字——踏青节。你可以带着孩子沐浴清新秀美的自然风光,走进远山近水的田园村落,踏着绿油油的青草,踩着软绵绵的春泥,感悟魅力十足的春天。“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也是种花种草最好的时候。此时,可以带孩子一起种花种草,让他参与到种植、照料花草的生命过程中,感受生命成长的过程,在心里播撒下热爱生命、对未来充满美好希翼的种子。</h3><h3><br></h3> <h3> 教育无处不在。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祭奠先辈、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清明节所蕴藏的内涵,过一个有收获的清明节。</h3>